漢朝是一個強盛的朝代,這個朝代擊敗了西方、北方多個強悍的遊牧民族,開拓了許多疆土,被稱爲中國歷史上的“強漢”;但是,史書中的漢朝一直都是軍事、政治強大,而農業、商業卻差強人意,這又是爲何呢?本篇文章,就爲大家剖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縱觀兩漢時期的國家發展,他們一直存在一個頭重腳輕的問題,即軍事、政治強大,而基礎產業,農商業等發展卻滯後。因此,漢朝軍隊雖然征討四方,所向披靡,甚至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但是,這份榮光的背後卻隱藏着財政和糧食的雙重危機。

漢承秦制,土地也沿襲秦朝制度

在漢武帝時期,爲了北征匈奴,漢武帝把爺爺父親輩辛辛苦苦攢下的家底全部打光了。由此導致漢武帝后期,漢朝長期處於財政入不敷出,糧食供求失衡的狀態。那麼偌大的漢朝搞得好軍隊和政治,爲什麼就搞不好基礎市場建設呢?

漢朝的農業制度和秦代相同,但是卻因循守舊,不懂變通;漢朝實行的農業制度和秦代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搞土地私有化,土地可以自由買賣交易,只要你有錢,你就可以隨意地買土地。同時每一塊土地的所有者必須要給國家繳納田稅,而田稅一般就是這塊地產值的二十分之一。

就當時來說,土地私有化的制度,按理是一個比較先進的農業制度,但是西漢政府最初沒有搞清國內人口情況,秦末戰爭結束後,人口損失巨大,當時的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地廣人稀。西漢政權建立時,全國人口總共才一千多萬人,而且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中原地區。

漢朝北方、南方土地價格低賤,中原地區土地卻是搶手貨

因此,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土地無人耕種,土地價格低賤的可怕,而中原地區的土地卻是搶手貨,大家搶着耕種,土地價格是高漲的可怕。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爲北方連年戰亂,土地一到收穫的時候,就會被北方遊牧民族或土匪盜賊掠奪,農民辛苦耕作的成果就這樣毀於一旦。

所以,人們都願意往中原地區遷移,甚至寧願當貴族豪紳手裏的僱農,都不願意去北方耕作;而南方地區因爲氣候較爲溼潤,不適合種植米粟之類的作物種植,漢朝的農民又不善對技術進行創新或者變通,幾乎每塊土地都是種植常規的一些粟米和蔬菜,卻很少種植適合南方氣候的瓜果,因此,西漢初期的市場上很少看到水果之類的商品,最多的就是蔬菜和粟米。

人口數量不足造成大量土地荒廢

西漢初期,經過秦末戰爭,楚漢之爭,朝代更替,連年征戰,百姓十室九空,劉邦爲了安定人心,恢復經濟,就把各地存活下的農民,都按照人口劃分數片土地,於是,農民都去耕種自家土地了,很少看到農民去耕種地主豪紳的土地。

同時,大量的土地無人認領,於是,劉邦直接把一些無主之地賞賜給貴族功臣們,作爲他們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獎勵;但是漢初無主土地太多了,這些貴族功臣們也犯難,雖說土地多是好事,然而當時哪裏有那麼多的僱農可以用?所以,在西漢初期,臣子貴族手中的土地往往無人耕種,都荒廢了。

地主豪紳對農民的盤剝促成土地徹底私有化

隨着,文景二帝,採取黃老學說的無爲而治,兩代勵精圖治,休養生息,西漢的國情稍微好了一些,人口也增加到了3000多萬;這時候,農民們開始有了多餘的人手,去接受地主豪紳的僱傭,所以,在文景時期,農民們是比較幸運的,他們有自己的家業,同時還有自己的副業,一家老小生活的很是滋潤。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漢元帝時期,人口增至5000多萬人,這時候因爲土地太過集中化,幾乎都集中在中原一帶,大量的農民辛苦種植出來的作物賣不到好價格,同時他們的兼職收入卻被豪紳地主們肆意剝削。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是當時的時局混亂,沒有保障,老百姓再怎麼辛勤勞作,勞動成果都會被竊奪。因此,農民收穫後,就會急匆匆把糧食脫手,一些地主富紳就趁這機會壓低價格收購,農民無可奈何就只好以低賤的價格出售糧食。

大量的農民破產,破產後的農民又無奈淪爲僱農;自此之後,漢朝的農業發展徹底走向私有化,國家糧食收入大部分都被貴族、臣子、地主、豪紳給掠奪了,他們憑藉各種專利專權大肆收購農民的土地,僱人耕種又不繳納田稅,這麼一搞,當地士族肥了腰包,國家卻財政喫緊。

不合理的稅收政策扼殺了商業的發展

再說說商業,兩漢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低買高賣,這是兩漢商業的老套路;同時,他們還喜歡搞運輸貿易經濟,就是說把南方的東西拉到北方來賣,賺個差價;按道理來講,這種商業模式還是中規中矩的商業模式,雖說,無法讓漢朝經濟繁榮起來,但是至少不會讓漢朝經濟一片哀嚎。

如果按照這種模式,漢朝的經濟還是會穩步提升,關鍵就是漢朝搞了個“重農抑商”政策,政府名義上大力扶持農業發展而抑制社會商業運作,而實際上是農業和商業一起被壓榨剝削,只是剝削的對象不同。

剝削農業的是地主豪紳貴族們,而剝削商人的是漢朝政府;於是農業被貴族士族們給搞死了,市場流通的商業也被漢朝弄得半死。試想,當一個商人購買一車的貨物,總價值約爲5萬錢,但是,貨物每過一道關卡和州郡就得繳納一定的商品稅,並且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不同的收費標準。

例如,這批貨物是從武陵運到陳留,那麼從武陵經過就得經過數個郡縣,過南郡、過襄陽、過宛城等地都要繳納稅金,如果單過一個城,繳納這麼點稅金是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從武陵到陳留需要走過幾十個城市,光是稅金就得支付一筆不小的數目(西漢是貨物價格的數百分之一),這筆稅金支付後,商人哪裏還有錢可賺?所以,兩漢時期的經濟不可能繁榮,市場經濟無法給國家帶來利益。

商人謀取政治地位行爲加劇了經濟政治的腐敗

兩漢時期的商人地位極其低下,比工匠的地位還低,如果商人冒犯了農戶,那麼官府首先是會懲治商人,當然,這種狀態是西漢前期的表現;隨着時代的發展,一些商人也通過行賄來買賣官爵,搖身一變成爲了士族貴族。

但是身份轉變後,許多商人就開始通過權位來撈取自身利益,很少有人通過正當途徑來擴大自己的財富,這纔有了西漢的病態經濟狀態。

結尾

在東漢時期,中國經濟還開拓出了絲路貿易,就是和西域做生意,但是同樣受限於關稅,漢朝經濟還是沒有發展起來。因此,漢朝的商業經濟運作是比較失敗的,雖說,他們的商道比較通暢,但是高昂的稅金致使無數商人無錢可賺。

漢朝的商業和農業,雖說有一套完善的體制,但國家內部諸多因素制約了兩大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國家的制度和官僚蛀蟲,共同毀壞了商業和農業的蓬勃發展。

面對此種情況,漢朝政府也沒有做出有效的改變,反而是放任這種亂象愈演愈烈,最終,使得漢朝的兩大支柱產業呈現了發展疲態,國家無力支持軍事的發展,最終使漢朝逐漸走了下坡路,難以再現曾經的輝煌。

通過對漢朝經濟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國家要想強大,經濟軍事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可偏廢;軍事保障經濟,經濟反哺軍事,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繁榮富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