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公元296年,在討論關中地區災情的朝議上,晉惠帝司馬衷一語驚人,再次提醒了西晉王朝的文武百官:你們的皇帝,沒有智商。

關於晉惠帝的智商問題,我想多說一句,首先他不可能是個傻子,因爲傻子沒有自知之明,不會很好的配合皇后賈南風的“合理化”安排,更無法分辨臣子的忠奸,否則也不會有“嵇侍中血”這樣的典故。當然,他也絕對不聰明,至少不具備一個帝王應有的智慧。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難道司馬衷的情況他老爹司馬炎心裏就沒點數麼?當然有,晉武帝也明白,這個太子不靠譜,但是,要換人的話也沒那麼容易。

在晉武帝的一大堆親兒子中,司馬衷雖說資質最差,但總歸是皇后所生,從周朝開始,嫡長子繼承製就不接受任何反駁,何況現在維護這條規則的是晉武帝難以拒絕的人。

每當晉武帝在朝臣的勸誡下產生改立太子的想法,總會不由自主地去顧及兩個人的感受,分別是司馬衷的生母楊豔和老丈人賈充。楊豔是晉武帝的結髮妻子,兩人感情至深,而賈充是勳舊之臣,當年司馬昭要廢掉嫡長子晉武帝,是賈充挺身而出,爲他保全了儲君之位。

就在晉武帝爲是否易儲而兩難的時候,一個簡單有效的法子擺上了桌面,行不行考考就知道了。於是,晉武帝親自出題,密封之後差人交給太子,爲防止作弊,在司馬衷答卷期間,東宮有文化的人都被請到了皇宮大內,卻偏偏落下了他的兒媳,一代妖后賈南風。

其實賈南風也沒啥文化,但爲了讓丈夫過關,她從外面請來了高人,精心炮製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交卷之前,賈南風仔細審查了卷子,心裏總覺得缺點什麼,還是太監張泓腦子機靈,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這篇引經據典的錦繡文章,傻子都知道不是司馬衷的手筆。

在賈南風的修改之下,晉武帝得到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雖說全篇沒有出彩的地方,可文路清晰詞能達意,雖是白話卻說得句句在理。晉武帝高興了,差人把“司馬衷的文章”送到了衛瓘那裏,因爲在不久之前,這位太子太傅竟在宴會上質疑自己的兒子,此舉也是告訴世人,立司馬衷爲太子,他是正確的。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太子司馬衷在朝中有識之士的唏噓中即位,是爲晉惠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