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可以补气补血,增长肌肉

猪肉可以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羊肉可以温中健脾,补肾壮阳

这些统称为红肉的肉类

撑起了中华肉类美食的半边天

然而

正是这些的日常食用的肉

反而增加了总死亡率

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几率

红肉中的致病元凶 —— 血红素、肉毒碱和TMAO

左旋肉碱分子(肉毒碱)

血红素(铁)对红细胞运输氧气至关重要,但红肉中含有的血红素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进而导致结直肠癌高发。

红肉中存在着大量的肉毒碱,而人体中定植的肠道微生物会将肉毒碱转化为氧化三甲胺TMAO,影响血脂水平特别是胆固醇的水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了红肉本身,加工肉包括香肠、培根或者经熏制过的肉类,如牛肉干等以及经过烤制的肉类,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致癌成分,导致癌症的发生。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归为1类致癌物,即直接导致癌症发生的物质。

适当食用红肉,也可白肉替代红肉

红肉的有害性建立在大量食用的基础上。

事实上,适度的食用红肉,有助于补充机体需要的蛋白质、铁元素等物质。每天吃肉量小于300克对身体健康有益无损,只有每天吃肉超过500克才容易发生癌症。

此外,包括鸡、鸭、鱼、虾在内的白肉,因为不含血红素且脂肪量较低,也是理想的肉类选择。

与此同时,调节饮食结构,少吃高脂肪食物,多食用水果和蔬菜,也可预防和减少癌症的发生。

蔬菜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无机盐和大量纤维素,纤维能促进肠的蠕动,帮助及时排出大量有毒物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