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淘宝针对手机淘宝个人店铺评价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版,好评及淘宝中差评标签不再单独展示。淘宝官方对此表示:“此次改版后,好评、中评和差评不再单独展示,且以后中评和差评类目将全部展示在“感觉不佳”中,但是淘宝并没有取消中评和差评,用户在收到货品后仍然可以给出中差评的评价。”手淘取消中差评也引起了媒体与网友的讨论。

手淘中差评改为感觉不佳,网图;侵删

对于商家而言,取消中差评无疑是好事情。差评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商品的成交量,而由于差评的影响,往往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恶意差评或者部分用户(差评师)的无理取闹。为此,许多商家不得不通过雇佣人力刷好评,各种语焉不详的五星好评店铺的出现反而使得用户增加了挑选难度。中差评改成感觉不佳能让商家更专注于店铺的经营。

商家赞成自然有其理由,但这对于消费者而言自然是不公的。凤凰网文章《淘宝弱化“差评” 不是一个好决定》认为厂商以及商家和普通用户的地位并不对等,销售方可以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来给自家商品进行全方位的正向营销,这个过程里自然会规避商品存在的缺陷、瑕疵以及风险。换句说,中差评是为数不多的能给用户提供负面信息的渠道,而具有稀缺性的负面评价是让用户对商品获得全面、客观认知的必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差评内容给用户发表不满提供了一个宣泄渠道,对其他用户起到了警示作用,也能够督促商家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水平。在同商家的博弈中,中差评无疑是一项极为有利的武器。

而行业人士则是认为,对于现在的电商行业来说,商品评价好坏与否已经不再是挑选淘宝商品的唯一标准。以前好评率是淘宝个人店铺和商品搜索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卖家的好评率过低,将会影响到搜索、参与营销活动和直通车等多个方面。然而,随着流量入口不断偏向天猫,淘宝C店的搜索排名已经靠后很多。目前很多淘宝C店已经转型,通过淘宝直播、短视频和自媒体等内容营销方式进行引流。而直播和粉丝流量带来的客户,对于评价看重的很少,更多的则注重内容和产品。对于不喜欢的商品,买家根本不需要花时间进行中/差评,只需要退货就行了。

也许是认证了行业人士的分析,又或者是多年来跟商家的各种好评、差评拉扯中消费者失去了耐心。我们发现在社交平台上有关于手淘取消中差评话题的关注度也是稀稀拉拉,高潮点也是断断续续,没能形成持续性的讨论。

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权益不关心。自24日手淘取消中差评在网络上引起波澜后,网友言论整体上是以负面情绪为主的。尽管在29日网络情绪出现一定积极态度,但很快这股言论就被负面情绪所追上。网友对于自己购物最后一丝权益的取消是生气是愤怒。我可以不打差评,但这不意味着我没有差评的权利。

手淘取消中差评,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电商生态的良性发展。首先,差评的取消让消费者不容易通过用户评价筛选出优质商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其次,商家的良莠不齐,没有差评的存在,会使得部分商家捞一笔就消失,造成平台的口碑的崩塌。而在今天,网购与实体店购物价格线越来越模糊,慎重的消费者减少网购行为是对整个电商生态的沉重打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