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常在采访中说,将囧系列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IP没有陈思诚的“唐人街”做得好。

言语中是遗憾,是反省,也是对陈思诚的欣赏,更有导演间的“较量”。

作为观众认可的青年导演,也作为导演界的中流砥柱,徐峥与陈思诚两人的“较量”一直都未停止过。外界对他们的比较,也没有停下。

01打造IP,做系列电影

徐峥之所以说囧系列不如“唐人街探案”,也是因为他将这条路越走越窄,硬生生将本可以做成大IP的系列,做得大不如前。

反而,陈思诚的系列电影,做出属于自己的IP,做成独有的品牌。

2010年的《人在囧途》,让徐峥找到灵感,从而诞生了“囧系列”电影。他将目光聚焦到“囧途”上,在“囧途”中创造笑点。

时隔两年,他自编自导自监制自演的《泰囧》上映,上映22天累计票房突破10亿人民币,最终票房为12.67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并荣获七个大奖。

《泰囧》一炮而红,取得高票房与高口碑,让徐峥名利双收,在喜剧界占有一席之地。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一是观众认可了徐峥在喜剧上的天赋,二是给了徐峥更明确的目标。

2015年徐峥再次推出囧系列电影——《港囧》,这一次,他将目光聚焦到爱情上,从爱情出发去制造笑点。

虽票房远超《泰囧》,但无论是口碑还是评分,都无法超越。

时隔五年,也就是2020年,徐峥再次推出《囧妈》。可以看出,他想将囧系列电影继续做下去,也想去打造囧系列电影的IP。

奈何,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到2020年的《囧妈》,这十年间,徐峥都没有将囧系列的IP做起来。相反,囧系列的电影也大不如前,评分口碑双下滑。

十年了,徐峥的囧系列,只将目光聚焦到“囧途”中,但没有去系统的打造团队,以及各方各面的统一。也没有为囧系列做出明确清晰的定位,就连供给电影笑点与看点的主演王宝强也被换掉。

提到囧系列电影,观众能想到的演员也都不固定,人员杂乱关系杂乱,除了“囧”之外,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没有这些作为支撑,囧系列电影也就无法打造成观众认可的IP。

在IP打造上,徐峥没有打出漂亮的牌,但后来者陈思诚将这一切都做到完美。

2015年,陈思诚自编自导喜剧电影《唐人街探案》上映,这部影片,不同于徐峥的囧系列。

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主讲喜剧,而《唐人街探案》是集喜剧与悬疑于一体的侦探类电影,欢乐幽默的同时也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去推动观众去讨论去关注。

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陈思诚乘胜追击,三年后推出《唐人街探案2》,继续将喜剧与悬疑融为一体,继续沿用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身份与性格。

一是观众不出戏,二是加深《唐人街探案》的风格,三是有利于打造“唐探”IP。

为了打造“唐探”的IP,陈思诚下了不少功夫,作为主角的王宝强与刘昊然不换,唐仁与秦风的人物特色以及人物关系不换,背景音乐《往事只能回味》不换,主角服装始终坚持使用风衣等等。

从电影本身的喜剧+悬疑的风格不变,到人物关系、性格以及服装与音乐的统一,当这些都做到后,“唐探”的IP也就打造出来了。

当提到“唐探”,观众能想到的就是王宝强与刘昊然穿着风衣,伴着《往事只能回味》的前奏走路拉风。

冲击力强,有明确清晰的定位。

“唐探”打造成IP后,陈思诚推出网剧版也都好评如潮,监制的《误杀》不负众望,《唐人街探案3》还未上映就已吊足胃口,某打分平台上也早已有222294人想看。

相比徐峥东打一下西打一下还不成型的囧系列,陈思诚的“唐探”更加成熟。往后只需坚持原本的再加入新鲜的,两者融合便可持续输出。

在IP打造上,“唐探”略胜一筹,陈思诚考虑更加深远。

这也就是为什么徐峥多次称赞陈思诚,也多次遗憾表示没有做好囧系列的原因。

02囧系列电影,难留住观众

2020年贺岁片由于特殊原因几乎全部延迟上映,其中有观众期待已久的《唐人街探案3》也有徐峥的囧系列《囧妈》,这两部影片撞在一起,两位导演正面切磋,又是一大看点。

而就在《唐人街探案3》以及其他贺岁片推迟时,徐峥的《囧妈》从院线变成网播,掀起一阵风波。

徐峥的“免费”请大家看电影,获得观众好评,但短短时间内,观众也意识到所谓的“免费”并非“免费”。徐峥的口碑,受到影响。

由于院线变网播,徐峥不仅被院线的工作人员diss,还被业内人士毕志飞怒斥“滚出电影圈”。就连陈思诚也发文表明态度:“不干折损同行的事。”

一个决定,徐峥惹怒各方人员成为众矢之的,曾营造的形象也略有影响。

以上的风波,都属于电影圈的较量,作为外行人无法理解,这其中孰对孰错也不能妄下定论。观众能看到的,有权利进行评价与评分的,也就是徐峥力推的电影《囧妈》。

但,这部时隔五年的囧系列电影,并没有掀起火花,甚至让人失望。

虽是囧系列电影,却没有以往的笑点足,虽沿用囧途的方式,但效果大不如前。《囧妈》评分5.9,足以看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失望。

从《港囧》的5.7分,到《囧妈》的5.9分,这评分一次又一次将囧系列电影推向绝路。本就没有打造成IP,又一次次自断后路,徐峥的导演实力以及他在喜剧上地位,也遭到质疑。

江郎才尽、太过商业化也频频成为质疑他的点。

相比陈思诚的品质制作,与系统的规划,徐峥将囧系列电影的路越走越窄。当口碑越来越差,当评分迟迟上不去,即便囧系列曾创出辉煌时刻,但也难留住观众。

03正面切磋,扳回一局

2020年国庆档成了电影人的狂欢,多部影片齐上映,其中《我和我的家乡》集齐五位优秀导演,徐峥与陈思诚也进行一次正面刚。

这一次,徐峥略胜一筹,成功为自己扳回一局。

同一个主旋律,不同的表达方式,营造出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五位导演的风格,对喜剧的理解,以及深度与广度,全展现出来。

宁浩的小人物大格局、陈思诚的脑洞大开、徐峥的小视角重情怀、邓超俞白眉的中规中矩、沈腾马丽的笑中带泪。

五部短片,五种不同风格,五种不同水平。

五部短片,三位导演“夹带私货”,唯独徐峥运用得恰到好处。

邓超与俞白眉导演《回乡之路》,两位导演的老婆孙俪与代乐乐出演空姐,短短几秒钟的出镜时间,还没看够就一闪而过,没有起到重要作用。

陈思诚导演的《天上掉下个UFO》,不仅用了老婆佟丽娅,也将自己的《唐人街探案》融入其中。两部影片融到一起,王宝强与黄渤搭档,本看点十足却由于没有做好衔接而导致整部影片过于闹腾,深度与广度没有做到位。

最后呈现出来的短片,喜剧不够喜剧,没有沈腾马丽好笑,悬疑又不够悬疑,没有“唐探”有内容。仿佛唐仁带着秦风走错片场,又在片场逗留一会最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反而将片场搞成大杂烩变成了四不像。

“夹带私货”的陈思诚想将两部影片融合,却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像各演各的没有代入感。

虽母题立意新颖有深度,利用“UFO”表达用新科技带动经济的发展。奈何,发挥不稳定,最后两头都没有做好。

最后的结尾略显浮夸,佟丽娅被拍得很美,但太过于理想化,不够现实与搞笑,有些生硬。

想要的太多,想表达的也太多,正因如此才没有做到极致。但整体还算中规中矩,说得过去。

同样是“夹带私货”,徐峥的导演才能就在此尽显出来。

《最后一课》主线清晰,就是参照老照片恢复出1992年的一堂课,来帮助记忆停留在那时的范老师,讲述范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以此致敬乡村教师。

在此短片中,徐峥一家三口齐上阵,女儿演路人甲,妻子陶虹演曾被范老师教过的学生,徐峥演范老师的儿子。三个人的分配恰到好处,都有属于自己的清晰定位,虽然在角色中他们互不牵扯,但凑在一起后却尤为的和谐。

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帮助范老师,帮他回到1992年的最后一堂课。

在人员安排与角色对应上,徐峥就赢了,在拍摄手法与叙事方式上,徐峥做到了“笑泪合一”。

整部短片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1992年,一个是现阶段。

当范老师患病回到小山村,顶着一头白发在讲台上关心着每一位学生时,躲在墙后偷看的大人们都湿了眼眶。当镜头一转,教室里白发苍苍的范老师又变回年轻模样,两个时间点融合,前后对比令人鼻酸。

1992年的最后一堂课,范老师顶着大雨回家拿染料,踩着水坑扶着墙,一路小跑回到家。没有来得及收拾自己,而是拿着染料就往回走,小心翼翼用蒲扇保护染料不被大雨淋湿。

小小的细节全是范老师对孩子们的爱。

中途不慎摔跤,染料洒满小水沟,他第一时间不是爬起来而是捞起掉进水里的染料。那时,站在他前面的是嘴里喊着老师却又不太懂事的学生们。

时光荏苒,那群孩子们长大了,也有出息了。但当年那意气风发的范老师却老了。

他按照脑子里仅存的那点印象,寻找当年的路,他在前面走着,跟在后面的人不再是小学生,而是长大后的他们。

长大后的孩子们被范老师的行为所打动,那条小路也把他们拉回到1992年。老师曾经的叮嘱,老师的担心,以及曾经的每一个场景都勾起回忆。

他们在后面跟着范老师,一边躲着一边感动地哭着。前后对比,两个时间点的融合,又一个笑点与泪点。

然而最大的泪点,是曾经那个没有水彩笔的姜小峰长大了,曾在画中出现的教室也建成了。

那一句“姜小峰,我看懂你的画了”成催泪弹。

最后镜头回到最初的那副画,首尾呼应,有始有终。

镜头的转换,过去与现实的交错,这周遭事物都在越变越好,而范老师对学生的那颗心却始终未变。

一幅画勾起回忆与泪点,姜小峰的出现,以及画中学校的出现,不需多言却已泪两行。

有泪点、有笑点、有深度、有广度,《最后一课》将一位乡村老师的奉献,一座城市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复苏都概括其中,同时还紧扣主题。

笑中带泪,感动中带着对老师的感恩,对家乡的思念,对时代飞速发展的感慨。

《最后一课》赢得掌声,徐峥的才能在此尽显。

徐峥的实力依旧还在,他并非江郎才尽,这次与陈思诚的“正面刚”可算扳回一局。三位导演“夹带私货”,徐峥却赢得恰到好处,也展现出他的才能。

不仅如此,他挑选演员也有独到目光,用范伟来演老师可谓是明智之举,他教科书式的演技又给年轻演员上一课。

虽囧系列没有打造成成功的IP,但徐峥的实力依旧在,只需好好打磨必出精品。

《我和我的家乡》不仅是徐峥与陈思诚的“较量”,也是优秀导演们之间的“较量”。作为导演界的中流砥柱,他们都需要互相作参考,互相进步,共同推动电影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