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戰國時代的秦國,自簡公時代,就開始頒佈新政令;到了秦獻公時期,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承繼前人經驗的革新,爲秦孝公時代的商鞅變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商鞅變法的意義,除了法律的革新與徹底實踐的成果,背後更重要的部分,是再次開啓了秦國使用外來人才的大門。

關於客卿對秦國的貢獻,李斯已經列舉出許多重要人物,然而除了李斯所提、主掌秦國政治、權傾一時的執政者外,還有許多外來客卿,對於秦國的富強與發展,給予了莫大助力。

春秋時代,秦穆公重用外來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五人,而創造稱霸西戎的歷史;進入戰國時代後,一直到秦孝公時期,纔有再度重用外來客卿商鞅而成就帝業的記載。

秦孝公元年,在國中頒佈了一道“招賢令”,秦國由此廣開任用賢人的大門,客卿不斷地從東方湧入秦國,而客卿將秦國以外先進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帶進秦國,提升了秦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水平。

商鞅相孝公,爲秦開帝業

公孫鞅,衛國公子。因秦孝公封給他的地在商,故又稱商鞅。商鞅對秦國最大的貢獻,是在秦孝公時代進行的兩次變法。

商鞅劇照

依史料所見,商鞅的改革非常徹底,且一直影響到秦孝公以後的歷代君主。《韓非子》中便提到:“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敗也。”

秦國的法律可以說定於商鞅,並依照商鞅的思想行政。如在秦昭襄王時,某次秦國發生饑荒,應侯范雎請昭襄王發糧食給民,昭襄王卻認爲此是“此亂之道也”。衆所周知,有功則賞、有罪則罰是商鞅變法中相當重要的思想,由此可見,此思想已深植於秦。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商鞅的變法是成功的。除了內政上的變法改革,商鞅也是一位軍事將領。他曾率軍進圍魏都安邑,此時魏國的大軍正在與對付趙國,以及出兵助趙的齊國,無暇西顧,因此安邑便投降了秦國。

接着,在秦孝公二十二年,趁着一年前魏國剛在馬陵被齊國打敗、尚未恢復之際,商鞅聯合齊、趙兩國一同攻魏。此次戰役,秦之所以勝了魏國,主要是因爲商鞅假借昔日交情,欺騙了魏國公子卬。

商鞅領軍打敗魏國的兩次作戰,都顯示是時秦國力量尚不足抵魏,然而商鞅作爲軍事將領,把握魏國無力防禦西方的時機,以計謀得勝,於秦而言雖不光彩,但終究是對魏的勝利。

商鞅與秦孝公劇照

自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直到孝公去世前,商鞅一直在秦國位居要職。在他執政期間,除了兩次由商鞅親自擔任將領、對魏戰爭的勝利外,秦孝公八年,秦國趁着魏、趙交兵之際,出兵攻魏,在元裏大敗魏軍,取得了變法後第一次的勝利。

這次的勝利,或許對魏而言沒有多大的折傷,但是卻顯示了秦國變法的勝利成果。可見,秦孝公重用衛人商鞅,在內政與對外關係上,都讓秦國快速前進了一大步。

公孫衍爲秦國的連橫政策竭智盡力

公孫衍,魏國人。秦惠王五年,公孫衍被任命爲秦國的大良造,被派去攻打魏國,取得雕陰。

公孫衍任大良造在商鞅死後五年、而早於白起四十一年,當時秦國還沒有“宰相”這個官職,因此,大良造掌握了軍政權力。

公孫衍可以在秦國擔任這樣一個烜赫的官爵,可見他擁有一定的能力。公孫衍擔任秦國大良造的時候,秦、齊兩強東西對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合縱連橫的外交活動也已經開始。

公孫衍劇照

秦惠王五年,爆發了楚齊的徐州之役。這場戰爭爆發前,公孫衍曾建議魏王明與齊結交、暗與楚結交。用意在令齊楚反目,從而削弱齊國的力量。

魏惠王顯然接受了公孫衍的策略,戰前與齊約定一同對抗楚國,然而,在齊被楚攻得節節敗退時,魏又不出兵相救。這場戰爭令齊的鋒芒大受挫折,齊魏間也失去了信賴,因此這樣結果,可以說是十分有利於秦國的。

徐州之役發生的年份,也是公孫衍被任命爲秦國大良造的年份,或許因爲在徐州之役前的唆使有功,公孫衍才能以一異國人的身份,爬上這個權高勢高的位子。

徐州之役隔年,公孫衍煽動齊威王、魏惠王聯合起來伐趙。他巧妙利用前一年徐州之役中,趙國支持楚國、攻打齊魏聯軍的把柄,唆使齊國大將田盼與他一起鼓動齊魏兩國的君主,去攻打趙國。初戰時趙國被打敗,但後來趙國決黃河堤水灌齊魏聯軍,齊魏聯軍不敵,只好離去。

公孫衍之所以不斷介入東方諸侯間的矛盾,原因皆是出於要“破壞東方諸侯合縱關係”,以利秦國的連橫政策。可以說,公孫衍任職於秦國期間,爲貫徹秦國的連橫政策而破壞六國的團結,立下不少功勞。

公孫衍劇照

除了扮演“縱橫家”的角色,公孫衍也爲秦國打了兩次勝仗。一是魏獻陰晉於秦,此時公孫衍正在秦國當權,他原是魏國陰晉人,此事想必與他有絕大的關係;一是公孫衍與公子卬率領秦軍擊敗魏軍於雕陰,俘虜魏將龍賈,這是他在秦國最終的戰事。不久後,他便離開秦國,回到魏國去了。

公孫衍離開秦國的原因,是與政敵張儀不和。秦惠王八年的雕陰之役後,張儀來到秦國,此時約在前330年。也就是說,至遲在前330年,公孫衍已經到了魏國。之後,公孫衍便扮演與秦對立的角色了。直到前309年張儀死後,公孫衍才又到秦國,但兩年後被逐。

公孫衍在致仕秦國的客卿中,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他晚年的政治生涯轉往他國,甚至策劃與自己先前所推動完全相反的政策。

公孫衍爲秦國的連橫政策竭智盡力,然而,當公孫衍回到魏國,推動的卻是聯合東方各國的合縱政策。但不可否認的,早年公孫衍以外來客卿的身份,在對外戰爭上的勝利;或是身爲縱橫家的遊說,所帶給秦國的貢獻,皆是不可磨滅的。

張儀——縱橫家中的翹楚

張儀入秦的時間,約於秦惠王八年,在秦敗魏的雕陰之役後。兩年後,張儀便以秦國將領的身份,攻打魏國,魏國投降。之後,張儀出使魏國,表明秦對魏的友好,魏國因此將少郡、少梁獻給秦惠王。

張儀劇照

由於這樣的功績,在秦惠文王十年,秦王以張儀爲相,這是秦國第一次設相邦,張儀也就是秦國的第一個相。

張儀成爲秦國的相之後,推動了秦惠文王的稱王。隔年,秦派張儀和齊、楚大臣在齧桑會盟。秦國意圖拉攏齊、楚,然後使魏臣服於秦,但公孫衍看清了秦的目的,便發動魏、趙、韓、燕、中山等五國的“五國相王”,以對抗秦、齊、楚的集合。

然而,“五國相王”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功效,秦國很快地又與魏國友好,派遣張儀到魏國,希望魏國成爲諸侯效秦的先驅者。

以外交使者身份出使魏國的張儀,其政見不受魏惠王採納。由於魏國的不合作,秦國怒而攻打魏國的曲沃、平周。然而,秦王對身處魏國的張儀,卻是益加厚待之,可見秦王對張儀的信任。也可以說,秦王認爲張儀是個能爲秦國帶來大利益的人才。

魏惠王死後,惠施回到魏國,張儀仍試着遊說魏哀王採取“事秦”的策略,然而魏哀王不聽,甚至在隔年參與了公孫衍策劃的合縱伐秦。

於是,張儀在魏國偷偷策劃,令秦兵攻打魏國。在攻魏之前,秦軍先進攻韓國,打敗申差之軍,斬首八萬,諸侯皆大爲驚恐。以這樣的勢頭,張儀再次說服魏哀王事秦,背棄了合縱且與秦友好,至此,秦能“高枕而臥、國必無憂”。

張儀到魏國的使命終於達成,於是回到秦國爲相。在張儀任秦相期間,對魏國的外交可謂相當成功,魏國盡被掌握在秦國的股掌之間。

張儀劇照

不僅如此,在《史記》中還有兩段張儀與楚懷王的故事。一是“楚懷王與齊絕交”,一是“張儀至楚,楚懷王欲殺之”。雖然有學者認爲這兩件事皆是僞造,但姑且不論事情真僞,張儀爲秦屢建功勳當無置疑。

秦惠王死後,羣臣在新王面前進讒言,說張儀是個無信用之人,即位的秦武王也不重用張儀。諸侯聽說此事,立即背棄與秦的連橫約定,再次回到合縱的陣列。可見張儀代表秦國在各國的影響力。

張儀一生在秦國爲將或爲相,受到秦惠王高度信任,而他貫徹秦國一直以來的連橫策略,不論以武力或是外交手段,力求與各國建立和秦的友好關係。而張儀對秦國最大的貢獻,便是對破壞齊、魏同盟、以及齊、楚同盟,瓦解東方六國的團結,使秦國從中得勢。

秦國從秦簡公開始,到秦獻公一連串的改革,使國內實力開始增強。然而,即使秦國做了不少改革,其實也遭到舊勢力的抵抗,不能全部貫徹到底。

由於秦獻公的改革效果有限,整體而言,秦國與東方諸侯的實力還是差得很遠。要到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後,纔開始有了大轉變。

秦孝公開啓了任用外來賢能客卿大門,之後的秦王依循這個傳統,讓許多外來人才在秦國的內部施政、對外關係上大放異彩,使秦國的政治逐漸成熟,創造了統一的有利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