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若是看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觀衆,再看《姜子牙》和《哪吒》、《哪吒》和《大聖》的聯動,想必心裏都燃起了一團火:國產動畫,有希望了~

01 封神精神的一次擱淺。

《哪吒》可以說是喚起了國內觀衆對國產動畫的熱情,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既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也點明瞭整個封神系列的主旨:不信命!

哪吒,一個出生就被稱爲魔童,一年後就要被銷燬的工具人小男孩 ,在錢塘鎮過着萬人嫌的單身生活,除了母親,無人關心他,更加沒有人敢陪他玩,基於這種緣故,他自暴自棄活成了混世大魔王。

隨後遇到的龍王之子,和他身世相似,但性情卻完全相反,龍王之子,從小就承擔着家族的使命,直到遇見了活潑、叛逆的哪吒,反而打開了他童趣的一面。

這種一體雙生,與天鬥,與地鬥,與不公抗爭的精神,集聚在兩個小男孩身上,既沒有苦大仇深的沉重感,又平添了幾分活力。

《哪吒》的橫空出世,使得封神宇宙被提上日程,而最新上映的《姜子牙》毫無疑問是這種精神的傳承。

《哪吒》的設定是天命抗衡,那麼《姜子牙》就直接來了個和師尊正面槓,來延續整個系列的內核。

然而遺憾的是,單單從《姜子牙》本身來說,他失去了推動故事進展的驅動力,姜子牙在怒斬狐妖的當下,看到了一個無辜的元神,於是決定放下屠刀,可這卻被師尊斥責爲被狐妖迷惑,從而被貶下凡間修煉。

在苦行的整個過程中,姜子牙始終鬱鬱寡歡,因爲他始終堅信自己是對的 ,因爲他親眼看到了元神,這個邏輯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壞就壞在,這個驅動力還不足以變成推動整個故事前進的籌碼。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因爲: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他的家庭因爲他分崩離析 ,他才因此產生了要捍衛自己生存權利的爆發力,對於觀衆來講這個內驅動力也足夠真誠可信

而到了姜子牙這裏,就變成了師尊冤枉了他,他要找到真相,證明自己的清白,姜子牙的驅動力是向外的,他飽含了更多的疑慮,他對於自己看到的真相不是100%的有信心,直到看到了被狐妖擄走的小女孩重新回到世間,這才成了他開始探尋真相的起因。

這樣一來,這種被逼無奈的衝擊感就少了很多,姜子牙是有選擇的,他可以留在凡間繼續修行,他也可以回到仙界,他沒有對抗的絕對性和必要性。

02 姜子牙人物塑造的瑕疵。

姜子牙的這個設定倒有點最近上映的網劇《沉默的真相》的味道,江陽爲了一個關係並不怎麼樣的大學同學,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乃至生命,只爲求得一個公正,還大學同學一個公道。江陽苦苦所求的這個公道和正義,一來出自自己作爲檢察官的職業使命,另一方面來自於他性格中堅韌和擰巴的一面。

他不相信世間會如此黑暗腐敗,他更加不願意讓自己的法治精神葬送在這種黑暗之下,這種身心合一的統一,才讓他有了探索下去的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江陽所探尋的真相是板上釘釘的,只是需要法律來給予一個回答,人被冤枉是真的,壞人逍遙法外是真的,真相都在,只差法律的制裁,有了這種篤定,隨之展開的艱難險阻 ,就更能讓觀衆站在了主角這一邊,我是對的,憑什麼不給我公道。

而到了姜子牙這裏,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對自己探尋的正義是不確定的 ,是不是誤殺,天戰對於蒼生是好的還是壞的,他都不確定,他帶着這種不確定在找尋答案,而他爲什麼要去找這個答案,只因爲他被冤枉了?他生性向善?這些太不人性的一面都使得姜子牙這個角色太浮於表面,他是天神,他過於完美,無法產生共鳴,他受傷了,他犧牲了他的神獸,這似乎都無法給予故事推動很好的支撐。

而另一個主線人物,就是妲己,這個不冤枉成狐妖,不被父親重視的小女孩,這原本可以成爲姜子牙反面的對立人物,卻硬生生寫成了無依無靠的小女孩 ,嚐盡世間冷暖,最終被姜子牙拯救。

妲己在以往的電視劇中,也有過成功的塑造,而在《姜子牙》裏,她初步設定是一個被父親拋棄,隨後被狐妖控制的無辜女孩,在和父親的關係上,原本可以大做文章,卻淺嘗輒止,妲己小的時候受父親喜愛,她與父親關係極好,父親給她布娃娃,她一直覺得父親是愛她的,直到出嫁,父親把她許配給紂王,甚至搶走了她的心愛之物布娃娃,她才發現:父親不是出於愛,撫養她長大,而是爲了利用她 ,才把她養育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這種背叛是致命的,如果在這一層深挖,妲己的索求身世真相也可以變得很動人,很遺憾的,整個故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美術和特效上,而忽略了核心人物的鍛造,故事的推動都乏善可陳,貫穿始終的都是一場接一場的打鬥,連電影最基本的三個小精彩推至大精彩的基本設定都完全拋棄,直接沒有任何鋪墊,給了一個大反轉。

03 大叔和蘿莉的歷險記,大可不必。

如果說《姜子牙》的人物設定不給力,那麼劇情上就是更加的無力吐槽,姜子牙發現少女妲己,爲從她身上尋找真相,於是陪着她去大西北,去深山尋找真相,在尋找真相中,他看到世間蒼茫一片,他開始懷疑人妖大戰對人類的傷害多過造福,而隨着他對妲己的更多瞭解,他終於理解這個自命不凡的小女孩經歷了多少艱辛和非議,他發誓要保護好小女孩。

原本這個大的方向是沒有問題的,可到實施上,就基本沒了這種步步爲營層層推進,哪吒和龍王之子從大打出手到和好如初,到最後的患難與共都有着充足的鋪墊 ,他倆對打來自誤會,他倆和解是因爲兩人身世相同,最後的患難與共則來自於命運共同體,不抗爭都得死。

可到了姜子牙和妲己這裏,就完全沒了這種共通能力,姜子牙和妲己都是在尋找真相,可真相卻不是同一個真相,最終也沒有導向一個目標,姜子牙要的真相是關於師尊是否欺瞞了蒼生的真相,妲己要的真相是她記不起來的前世,這兩個真相從邏輯上來說也沒有什麼相關性,更加沒有合作對抗的必要。

而到了劇情後半段,整個重擔也完全壓在了姜子牙身上,小女孩淪爲他對抗師尊的驅動力,可遺憾的是,就連這個驅動力都顯得薄弱不堪,小女孩和姜子牙從始至終都沒有建立這種同仇敵愾,同呼吸共命運的緊密聯繫,姜子牙爲何替她喊冤,要拯救她,完全來自於姜子牙單方面的善心 。而他這個善心在師尊口裏又是不好的,只看到眼前的狹隘的愛,到底他這種以己度人的小愛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以哪吒爲開篇的封神系列讓人滿腹激情,而以姜子牙爲中篇的封神則讓人沒有看到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只看到了趁熱收割票房的慾望和迫切,如果放棄了講好故事,單純想以封神系列爲賣點,《姜子牙》的熱度不會持續太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