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5日,德國吞併了奧地利,甚至明目張膽的在奧地利搞了個公投,結果99%的投票者都贊成德奧聯合。

本來意大利墨索里尼曾經極力反對,但自從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墨索里尼改變了在奧地利問題上的立場,開始默許甚至支持德國。

對希特勒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爲,西方列強僅僅表示抗議。不久,英、法、美等國又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併,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爲駐維也納領事館。蘇聯強烈譴責納粹德國的侵略,並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討論集體對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建議置之不理。

然而,二戰後西方列強又極力的反對德奧合併,爲什麼戰前戰後西方對這件事做法完全不一樣呢?

早在一戰後,歐洲就不同意德奧合併,凡爾賽條約明確規定: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奧地利合併。"而戰勝國在與奧地利簽署的聖日耳曼昂萊條約中,再次提到禁止奧、德合併。

要說起來也很好理解,德國和奧地利一旦合併的話,勢必對法國及周邊國家是一個威脅,誰都不希望身邊有個這麼強大的鄰居,而英國呢,歷來實行大陸均衡政策,也不樂見德國的強大。

畢竟一個德國就把歐洲鬧得天翻地覆,再加上一個奧地利,恐怕他們更不是對手。

可是爲什麼二戰前各國又都默許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呢,這可不像他們這些國家的性格。

英國確實奉行大陸政策,但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德國和法國的矛盾了,畢竟還有一個更強大的蘇聯在虎視眈眈,而強大的德國正好可以阻止蘇聯向西方擴張。況且英國實力可是直線下降,英國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恢復國內經濟上。

法國是受德國影響的重災區,自從德國強大以來,法國幾乎沒佔到什麼便宜,每次都是被打的一塌糊塗。怎奈法國自己不爭氣,國內經濟不景氣,政局不穩定,根本對德國強硬不起來。

也正是由於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給了德國出兵吞併奧地利的機會。

到了二戰後可不一樣了,德國已經被打垮了,和一戰一樣,又來了個對德國的清算和懲罰。

這一次乾脆直接把德國瓜分了,捎帶着也對奧地利來個分區佔領,還逼着奧地利成了永久中立國,不得參加任何軍事同盟。

但隨着冷戰的開始,西方又開始了老一套的把戲,先是統一了聯邦德國以便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甚至在九十年代,再一次讓德國統一,儘管從根兒上杜絕了德國和奧地利的統一。但西方這種爲了自己利益損害他國利益的“傳統”還有記喫不記打的做法,勢必再一次讓他們付出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