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0後女生偷查倒賣3000多筆徵信報告 泄露密碼銀行員工被開除還不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利用職務之便,中國建設銀行一分行外包人員將客戶個人信息倒賣給貸款公司,獲利3.6萬元後被“判三緩三”。

近日,湖南永州市冷水灘區人民法院公佈的一審刑事判決書披露了這起90後銀行“內鬼”盜取客戶信息獲利案的詳情。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背後還有另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當事人不是別人,正是將密碼泄露給外包人員的銀行員工。

偷查3678筆個人徵信報告

10元/份賣給貸款公司

據永州市冷水灘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間,被告人崔某(1990年10月14日出生)利用在永州市建設銀行總行擔任外包人員的職務之便,通過盜用管理人員陳某操作碼,查詢外地個人信用報告3678筆。

此後,崔某將非法查詢到的客戶信息以10元/份的價格通過被告人呂某芳賣給廣東一名經營小額貸款公司的男子,然後再將非法查詢的公民的個人徵信信息以WORD文檔的形式通過QQ郵箱發給該廣東經營小額貸款公司的男子,被告人崔某共非法獲利36780元。

被告人呂某芳在本案中,幫助廣東經營小額貸款公司的男子聯繫到被告人崔某,協助該男子與被告人崔某談攏買賣公民信息的價格,每次被告人崔某出售公民信息給該男子後,該男子都是將買賣信息的款項轉賬給被告人呂某芳,被告人呂某芳再通過微信轉賬給被告人崔某,被告人呂某芳從中收取一定的佣金,非法獲利3600元。

作案三年多後,兩人東窗事發。2019年12月17日,崔某被民警口頭傳喚到案,2020年4月8日,呂某芳被抓獲歸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的犯罪事實與檢方指控一致,認爲崔某、呂某芳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爲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本案爲共同犯罪,崔某爲主犯,呂某芳系從犯。

考慮到崔某犯罪後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呂某芳犯罪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兩人認罪認罰,積極繳納罰金。法院一審判決,崔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七千元;呂某芳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六百元。

泄露密碼銀行員工被開除

兩度上訴被駁回

本以爲案件到此就告一段落,但細心的網友想必注意到一個問題:操作碼被盜用的管理人員陳某,是否需要擔責?

每經小編注意到,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另一則判決書給出的答案是——要。因爲銀行進一步調查發現,密碼不是被“盜取”,而是其該管理人員主動給出去的。

一份公開於去年底的《上訴人陳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州市分行(以下簡稱“建行永州分行”)勞動爭議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顯示:

一二審法院認定,陳某於1997年進入建行永州分行工作。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任電子銀行信用卡營銷中心一級業務員,永州分行信用卡徵信查詢的客戶經理

2016年2月,在建行永州分行開展員工違規違紀行爲排查工作中,陳某主動向所在單位報告違規事實:2016年1月份期間,陳某未嚴格執行徵信查詢操作規定,密碼保管不善,被外包隊員盜取,未造成嚴重後果。建行永州分行鑑於陳某在規定時間主動向所在單位報告違規違紀行爲,並主動承認錯誤,未造成嚴重後果,可以從輕、減輕處理,遂於2017年4月26日決定給予陳某減發績效工資2000元的處理。

2017年1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永州市中心支行以陳某“無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爲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永銀罰字(2017)第8號],決定對其罰款0.9萬元,對建行永州分行以“無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爲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永銀罰字(2017)第7號],罰款10萬元

然而到了2017年8月10日,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向建行永州分行發出《關於落實整改處理違規查詢個人信用信息的函》,要求對違規者嚴肅處理,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全面問責。建行永州分行根據省行的意見重新啓動對陳某違法違規行爲的調查。

2017年10月31日,建行永州分行重新調查得知,陳某的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並非被盜用,而是其主動給予信用卡外包合作公司團隊,該團隊中有六人知道。2017年11月9日,陳某在談話筆錄中承認其於2016年將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委託過外包內勤人員查詢。2017年12月8日,調查外包工作人員伍某,進一步確認大部分外包人員知道陳某的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陳某將修改後的密碼告訴過外包人員。

2018年3月26日,建行永州分行查明陳某存在以下違規問題:於2015年開始將其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委託他人使用,並被信用卡外包合作公司團隊成員崔某獲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崔某利用陳某的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違規查詢客戶個人信用報告3460份,引發客戶投訴,形成嚴重風險事故;2017年11月,兩者因此分別受到中國人民銀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行政處罰。建行永州分行因此根據《中國建設銀行工作人員違規失職行爲處理辦法》[建總髮(2011)1號]第六十九條、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做出了《關於給予陳某行政開除處分的決定》,決定給予陳某行政開除處分。2018年5月31日,建行永州分行送出《關於給予陳某行政開除處分的決定》和《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陳某認爲,開除處分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向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並支付其工資損失。2018年12月6日,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爲建行永州分行的作出行政開除處分決定,事實清楚,法律依據充分,作出永勞人仲字(2018)第291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駁回陳某的仲裁請求。陳某不服該仲裁裁決,向該院提起訴訟。

二審法院認爲,根據現有證據證實,系其主動向外包人員提供上訴人徵信查詢用戶和密碼。陳某因本次事故造成了建行永州分行重大損失,建行永州分行可以要求上訴人陳某承擔損失賠償責任,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綜上,陳某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應予駁回;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