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二字是一個人的成長中時常會被用以評價其言行舉止的詞彙。綜合來看,教養實質是家庭教育,行爲舉止,個人修養相互造就的結果。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很容易從細節中體現出來。

韓雪第一次見農村廁所,脫口說出這6字

韓雪作爲家喻戶曉的女明星,參演過不少好作品,也在一些綜藝中有十分良好的表現。

一次,韓雪去參加一檔綜藝的時候,急着去上廁所。但是當時攝製組所在的環境是農村。當韓雪看到農村的茅廁時也呆了,這是她第一次見到農村的廁所,薄薄的竹簾,兩塊簡陋木板組成的茅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臭氣熏天。但是待韓雪小心翼翼上完廁所以後,她脫口說出這六個字"是我見識太少了"。

作爲養尊處優的明星,也是家庭的獨生女,韓雪從小的生活環境不會太差。但面對農村的茅坑,韓雪並沒有抱怨,反而用自己見識太少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謂既得體又不失對他人的尊重。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果然教養裝不出來的。

爲什麼說教養是裝不出來的?

一個人下意識的言語習慣和行爲舉止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總是會將教養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

從這點上說,一個人的修養是由家庭教育薰陶出來的,體現在其爲人處世,言行舉止等細節中。對於他人的尊重,下意識的行爲難以掩蓋,所以教養難以僞裝。

"良好的教養"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1、提高孩子的社會評價

良好的教養會讓孩子與他人相處時更體諒他人的處境,言行舉止中體現更多對他人的尊重。這在社會上行走時無形會提高孩子的社會評價,讓孩子獲得更多來自他人的讚許與肯定。

2、獲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相互的,教養有助於讓一個個體懂得如何尊重另一個個體。反過來說,也有助於個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與禮讓。良好的教養帶來的處事思維,會讓我們在社交中把控言行的界限,獲得他人的好感。

父母應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家庭教育,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教養。

1、教導孩子不要隨意評頭論足

一個有良好教養的人不會隨意對他人的言行舉止和生活處境評頭論足。孔子也說過,背後說人壞話,是小人。父母要教導孩子,不要以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度量他人。比如面對家境比自己差的同學時,要教導孩子不要隨意評判他人的衣着與言行。禁止孩子在背後對他人進行腹誹。

2、父母以身作則,尊重他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對於社交的理解首先源自於父母的經驗。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首先充當尊重他人的榜樣。比如父母招待客人時,應有得體的社交禮儀,對擁有不同習俗的人都表示尊重。當他人因文化與習俗不同陷入難堪境地時,主動進行解圍。如此,讓孩子在無形中受到薰陶與學習。

3、讓孩子對世界保有敬畏

世界很大,人生很長。家長應主動帶孩子開拓眼界,比如去貧困的山區,去福利院,去聾啞兒童幼兒園等。讓孩子對世界始終保有敬畏,對他人保留尊重。如此,孩子才更容易收穫他人的尊重與禮遇。

真正的教養刻在骨子裏,體現在言行的細節中,核心是對他人的尊重與理解,背後是長期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薰陶的結果。所以家長應注意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成爲一個有教養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