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凌晨,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創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新時期,揭開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序幕的南昌起義爆發。在參加南昌起義的這支隊伍中,28年後的1955年授銜的十大元帥中,有8位元帥,與南昌起義緊密相連。他們在這次起義中,有的參與了策劃,有的參與了指揮,有的參加了起義的全過程,有的趕上了起義的尾聲,因此起義這一天後來也被定爲我軍的建軍之日,八一建軍節。

更爲有意思的是,這些開國元帥們所率領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除一個團外,全部都是一個人統率的部隊!此人便是國民黨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

張發奎,又名逸斌,字向華,1896年7月25日出生於廣東北部毗鄰江西的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是漢族客家人,他8歲入私塾,後就讀於縣立高等小學堂,15歲那一年因爲與同學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發奎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後從軍當兵。16歲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並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第二年,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

20歲那一年張發奎畢業後返回粵軍,曾擔任孫中山侍衛,陳炯明叛變時,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衛團營長的張發奎率軍對抗,後退入老家始興,據山抗守半年之久,被人稱爲“大王”。孫中山重返廣州後,張發奎升任團長,後建立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張發奎任獨立旅旅長。

北伐戰爭開始後,張發奎升任十二師師長,率部和葉挺獨立團作爲先鋒,迅速攻佔湖南,吳佩孚部退守湖北咸寧的汀泗橋。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只有西南鐵路橋可通,可謂天險,吳佩孚集兩萬重兵據守。張發奎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衝殺,戰士們前仆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衝過了鐵橋。吳佩孚軍被包圍,繳械投降,十二師佔領汀泗橋,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因有戰功升任第四軍軍長。

隨後,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第四軍因而得了“鐵軍”之稱,張發奎也一戰成名,被稱爲“鐵軍英雄”。北伐軍攻克武昌後,張發奎率十二師援贛,首戰馬回嶺,全殲孫傳芳謝鴻勳部,繼又協同第七軍克九江取南昌,旋迴師武漢,張發奎升任第二方面軍總指揮。

張發奎所率領的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下轄第4、11、20軍,他之所以能夠短短几年從一個營團級指揮晉升爲方面軍團司令,與他在第一次共國合作期間與我黨密切合作協同作戰不無關係,他手下的愛將,很多都是黨員。

而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在他部隊中的黨員處境日益艱險,作爲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統帥,張發奎對於清共一事並不積極,他的政治態度還是同情,對發出的輯共清共命令,張發奎一直消積拒絕處理,比如當時基本由黨員組成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上面命令收繳武漢分校學生的槍支,將分校解散,分校學生爲了自衛,倉率撤出武昌城,借野營戰鬥演習爲名,在洪山以東地區盤旋,張發奎表示願意收容武漢分校的學生,編爲第二方面軍的軍官教導團,那支部隊沒趕上南昌起義,但後來成爲了廣州起義的主力部隊。

然而,張發奎雖然同情並反對在自己軍中排斥黨員,但思想境界並沒有到達革命者高度,畢竟還是舊軍閥的他,對南昌起義有所察覺,並決定要計劃以開會爲名想把主要將領將調虎離山到廬山,解除兵權,同時,他的“清共”方式卻極其平和,他請人離開自己的部隊,他甚至派了一架車,送當時擔任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等20多人去南昌,對離開二方面軍的還發了遣散費。

面對這種局面,組織決定在南昌打響第一槍,當時起義會選擇在南昌,而不是在軍隊駐紮地九江起義,從地理位置上看,九江臨江,交通在江西是最便利的,敵人調兵很快就能到達,大部隊蝟集於此,並無迴旋空間,只能迎面對撞死拼,周邊的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成功的把握並不大,這對兵力居於絕對弱勢的起義軍來說極爲不利。

而南昌相對可以算是江西的腹地,整個江西的地形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江,當時的整個江西的交通相當落後,從地圖上看,可供大部隊機動的路線,大體呈一個“天”字形。上面這一橫是沿江通道。下面這一橫是橫貫贛北丘陵地帶的一條東西向走廊,也就是今天浙贛鐵路途經之地。一撇是指由南向北注入長江的贛江及其沿岸。一捺是指撫河及其沿岸,所以,在南昌起義隊伍有足夠的退路,對弱小的時候保存實力是相當有利的,不過從後面的發展就看出選擇的正確性。

南昌起義爆發後,張發奎賴以起家的大部分精銳家底損失殆盡,使他失去了成爲割據一方軍閥的資本,大家知道,軍閥有一個原則,就是有兵就有權,沒兵你就完蛋,在南昌起義是把張發奎的老本給掏了,兩邊一打,反正損失的都是他的老部下。當一個軍閥,你的資本就是你的中間幹部,比如你是軍長,是集團軍總司令,下邊有兩個軍,再下邊有四個師,直到團都是你一步一步提拔起來的,如果你提拔起來這些人或者是死傷或者是投敵、叛變,你就完了,以後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隨後,張發奎多次反反覆覆,又是軍閥混戰,又是聯合倒蔣、又是鎮壓起義軍,但都是失敗多勝利少,後來心灰意冷,辭職閒居,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張發奎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組織武漢保衛戰等役,爲抗擊日本侵略者不遺餘力。雖然他還是一方面的長官,但是他所帶的部隊就不再是他當營長、團長、旅長、師長那個時候親自帶起來的,一直被蔣邊緣化,能有什麼作爲嗎?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公開表示反蔣反內戰,不願再爲老蔣賣命,1949年後,張發奎沒有選擇去臺灣,也沒有留在大陸,而是去了香港。

1980年,張發奎病逝於香港,終年85歲,當年他的部屬,後來成新中國高層給他發去電報:“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算是對這位在南昌起義曾經送過大禮包,算得上是亦敵亦友,對建軍大業有過幫助故人的懷念吧。

張發奎在老家的紀念亭
張發奎墓

張發奎病逝後,根據他“落葉歸根”的遺願,組織允許其在他的老家始興隘子鎮彩嶺村一座名叫陳屋背夫山的地方興建墳墓,夫妻倆合葬於此,門樓兩旁寫着對聯雲:百餘歲駕返瑤池,夫人金骸歸故土安息萬年;數千載隨君在伍,榮獲鐵軍勳譽芳名垂千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