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士子連中三元在科舉時代乃是最爲榮耀之事。所謂“連中三元”,有小三元和大三元之分,小三元是縣、府、院,三次考試連續考中第一;大三元則是鄉、會、殿三次考試連續考中第一,因爲小三元是明清之時纔有,所以“連中三元”在未特別說明時一般指的就是大三元。不過無論是大三元還是小三元,考中者除了實力之外,更需要一點兒運氣。要知道在一千多年的科舉史上,能夠“連中三元”者不過區區十數人,一百年難出一個。然而在金朝時,卻有一人能夠打破常規“連中四元”,他就是孟宗獻,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蹟主要得益於當時獨特的科舉制度。

自宋朝“重文抑武”後,科舉制度也日益完善,人們紛紛以科考作爲自己的唯一出路。金朝統一北方後,爲鞏固統治,也學習宋朝實行科舉取士,但金朝對科舉做了一些改革。與宋朝相比,金朝的科舉考試製度別具一格,學子們先要在所屬各縣考試,稱爲“鄉試”(其餘朝代省一級考試才稱“鄉試”),考官是當地縣令,榜首尊稱爲“鄉元”。鄉試取中的學子就要分三路考試,黃河以北的得去燕京(今北京)考試,關西、河東人士則去雲中(今大同)應試,黃河以南的則都到開封參加考試,這第二級考試稱爲“府試”,主考官由朝廷選派大臣擔任,考中者第一名稱爲“府元”。“府試”後約半年,各路舉人就要齊集金國都城燕京,將舉行“會試”與“殿試”(時有時無)。

自小聰穎異於常人的孟宗獻,長大後學問淵博、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但由於其過分自負,他第一次參加鄉試時竟然名落孫山。受此打擊後,孟宗獻轉而潛心讀書,學業日漸進長,來年再戰鄉試時高中榜首第一。鄉試主考楊伯仁見到他寫的文章後大加讚賞,還將他推薦給了海陵王完顏亮。次年春,孟宗獻於開封取得府試第一名,秋天趕赴燕京參加會試又奪第一,此時已“連中三元”的孟宗獻名聲大噪,備受其他學子羨慕。當年金朝臨時增加殿試,孟宗獻又高中狀元,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連中四元”。

當時,即位不久的金世宗完顏雍聽聞孟宗獻“連中四元”的奇蹟後很是欣喜,認爲這是上天預兆大金興旺之象,便下旨破格提升他爲六品奉直大夫。按照金朝舊制,狀元一般只授七品官職。在聖旨之中,金世宗表示:“朕即位未久,曾令有司徵召賢才。孟宗獻自鄉試到府試、會試、殿試皆爲第一,非才之高、學之博,何以至此?”不久又提拔他爲翰林應奉、知制誥。

值得一提的是,孟宗獻性情恬淡,並不熱衷功名,反而對道家修行很感興趣。據開封地方史志記載,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王重陽與其弟子丘處機等人西返關中,因病體力不支而滯留開封旅邸,孟宗獻曾前去拜望,王重陽對“孟四元”很是看重,破例收其爲徒。次年王重陽仙逝時,喪事由孟宗獻一人操辦,王重陽靈柩也曾安葬於孟家後花園。爲人至孝的孟宗獻,在其母病逝後,因哀傷過度,不幸於服喪期間病逝,享年50歲,結束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