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十一”假期在三亞的度假型酒店,“人手一孩”幾成旅客標配。 記者王曉斌 攝

三亞旅遊:“窩酒店”一族興起

中新網10月7日電 題:三亞旅遊:“窩酒店”一族興起

記者王曉斌

今年國慶、中秋疊加,國內遊客旅遊需求集中釋放。不過囿於新冠疫情,遊客處在“內循環”國內遊之中。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成了國慶假期不少度假者的首選。三亞也由此開啓直至來年4月份的傳統旅遊旺季。

據三亞市旅文局公佈的數據,9月30日-10月3日,三亞市進港旅客21.9萬人次,同比增長16.18%。10月1-4日(截至4日16點)全市旅遊飯店平均開房率爲79.92%,同比提高3.38個百分點。對比之下,假日前四天,三亞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共接待遊客50.14萬人次,同比下降了7%。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年輕旅客喜歡在“網紅”酒店拍照“打卡”。 記者王曉斌 攝

上述數據表明,相比去年同期,來三亞的人增多了,去當地景區的遊客變少了。一升一降之間,這部分客人去了哪?

記者連日來走訪發現,很多高端酒店受到追捧,成爲新型旅遊目的地,不少旅客在三亞的行程就只是“窩”在一家酒店,或“窩”換不同酒店。

酒店能“窩”得住?

酒店曾經只是旅客們住宿、歇腳的場所,假期只“窩”酒店,能“窩”得住麼?

5日傍晚在金茂三亞亞龍灣希爾頓大酒店(下稱“亞龍灣希爾頓酒店”),年輕的秦先生和伴侶一起,準備前往沙灘享用晚餐。“現在酒店不光是住的地方,這邊有玩有喫有喝,比較方便省心。”秦先生說自己喜歡體驗不同的酒店、民宿,旅行專挑有特色的住處,而且假期越長更願意待在酒店,因爲可以更好地享受假期。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家長帶着孩子在三亞海棠灣仁恆皇冠假日酒店的“兒童俱樂部”玩耍。 記者王曉斌 攝

海南島東南沿海陵水至三亞一帶,高端度假酒店密集分佈。各家酒店設計風格迥異,服務理念各具一格,吸引不少像秦先生一樣來海南“打卡”式住店的遊客。“海邊酒店能‘窩’更長時間,但即使不靠海,一些酒店也會提供SPA(水療)、自行車騎行、徒步等項目,能玩幾天。”秦先生如是總結自己“打卡”酒店的經歷。

不過相比“打卡”人羣,度假酒店裏拖家帶口的親子家庭更爲普遍。在三亞海棠灣仁恆皇冠假日酒店(下稱“仁恆皇冠酒店”)兒童水樂園內,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在漫天水泡中互滋水槍,玩得不亦樂乎。

“每一天從早餐開始就有親子工作人員和兒童互動了,從室內的手工活動、廚藝課堂到戶外的泡泡體驗、浮毯挑戰等,貫穿全天的兒童活動填滿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度假行程。”仁恆皇冠酒店市場傳訊總監周京說,酒店推出的“3天2晚親子度假套餐”等類旅行社產品頗受歡迎,類似產品中親子活動貫穿全天,“客人大部分的度假時間就會放在酒店,不大會外出了”。

臨近仁恆皇冠酒店的亞特蘭蒂斯酒店更是以“耐玩”著稱,住店客人可在水族館觀賞海底世界,在“水世界”參與玩樂項目,在“C秀”觀看實景演出,喫、住、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在此“閉環”齊備。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金茂三亞亞龍灣希爾頓大酒店的“水桶王國”兒童餐廳入口。 記者王曉斌 攝

爲什麼不逛景區了?

酒店的類旅行社產品是因應住店客人的需求推出的,爲什麼這些客人到了旅遊城市,不再熱衷逛當地景區了?

“不是在酒店,就是在換酒店的路上。”來自北京的王女士一家四口假期首日就飛來海南了,計劃最後一天返家。王女士家大娃今年7歲,這已經是第八次帶來海南。自有了小孩,酒店幾乎成了他們一家海南之旅的唯一目的地,“帶着小孩子出行不便,去逛景區小孩體能跟不上,且外面餐飲條件良莠不齊,不方便也不放心。”

此外,“窩酒店”一族還擔憂節假日景區景點排隊、戶外陰晴不定、人扎堆地方不利疫情防控等。

“經歷了疫情,我們發現家庭客人更注重度假的氛圍,希望在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快樂,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年輕人也更喜歡運動,酒店健身房、戶外跑道使用率比以往更高。”

亞龍灣希爾頓酒店經理顧蘇鑫介紹,在日常執行“清潔無憂住”“清潔無憂·安心會”基礎上,“十一”期間,酒店推出七日不同主題的自助餐,舉辦中秋燈謎、“熒光派對”等濱海嘉年華活動,不少遊客反饋“推開窗就呼吸到來自海洋的空氣,舉步就可以逐風踏浪,在酒店裏度假就足以放鬆身心”。

在三亞旅遊酒店行業協會會長劉凱強看來,三亞的酒店業在旅遊行業近年來提質增效的背景下,硬件水平得到長足提升,深耕親子游市場也聚集了不少人氣,“黃金週推出各種適合客人宅在酒店裏的度假產品,可以說每一個酒店都成了客人的旅遊目的地”。

劉凱強認爲,疫情客觀上進一步擴大旅遊市場上自由行散客的佔比,催生更多親友組團定製遊,另外追求網紅“打卡”文化、注重體驗的“90後”“00後”年輕客羣湧現,多種因素疊加,使得三亞出現了“來客增多,去景區遊客降”的現象。

住酒店的人比去景區的人多 三亞“窩酒店”一族興起

在酒店舉辦的濱海嘉年華活動上,住店小朋友和“熊貓”“北極熊”共舞。 記者王曉斌 攝

遊客“窩酒店”帶來什麼?

酒店受到追捧,直接使得目前三亞酒店呈現“價量齊增”狀態。據三亞旅文局抽樣調查,10月1-4日(截至4日16點)全市旅遊飯店平均房價隨着平均開房率一併提高。其中高端度假酒店最密集的海棠灣片區,旅遊飯店客房開房率爲79.67%,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平均房價爲2042元,同比提高了575元。

不過,即便不時有“三亞十萬一晚客房搶訂一空”的標題刷屏,劉凱強強調,三亞酒店的特點一直是奢華高端型、商務型、經濟型平衡佈局,“這些年隨着旅遊產品的不斷打造以及酒店市場的不斷發展,三亞的酒店產品適合各個階層”。

遊客結構、需求變動下,喫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由過去的分散逐步綜向一體。三亞的傳統景區亦在集約“遊”之外的其他旅遊要素:天涯海角引進跨境電商體驗城賣起了免稅商品,熱帶天堂森林公園“鳥巢”度假屋一房難求,蜈支洲島定套餐送民宿……

在全球旅遊業受到重創酒店行業裁員大背景下,三亞“景區化”的“目的地式”酒店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今年首屆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超過九成;三亞學院旅業管理學院、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整體就業率在全校18個二級學院中排名第四。

“學生就業率比往年差一些,但是還是超出了早先預期。”三亞學院旅業管理學院院長、國際酒店管理學院院長楊玉英教授注意到,疫情控制後,三亞酒店恢復速度和情況比預想要好,離島購物免稅購物也日趨火爆。

楊玉英認爲,“人山人海喫紅利,圏山圏水收門票”的傳統旅遊模式帶來“消費附加值”有限,酒店、免稅店“二店”更能促進遊客消費,這契合海南自貿港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戰略定位。(完)

netease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