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奇點網

長期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究竟致不致癌?

前不久,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研究了12萬美國女護士長達36年的數據後,給出了一個答案。

總的來說,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風險和癌症相關死亡之間沒有發現正相關關係。

但是,基底細胞癌、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陰性或激素受體陰性)和卵巢癌的風險增加;以及天然深色頭髮的女性患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天然淺色頭髮的女性患基底細胞癌的風險更高。

據調查,在歐美有50-80%的愛美女性和10%的40歲以上的臭美男性使用染髮劑。

現代染髮劑分爲氧化型(永久性)染髮劑、直接型(半永久性或臨時性)染髮劑和天然染髮劑,其中對髮質傷害最大的永久性染髮劑在美國和歐洲的市場佔有率約爲80%,在亞洲的市場佔有率更高。

由於染髮劑使用人羣非常大,它的安全性也一直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機構的持續關注。

根據現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動物生物測定等相關數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職業性接觸染髮劑歸類爲可能致癌的2A類致癌物;但個人使用染髮劑則被劃分爲致癌性證據不充分的3類致癌物。

也就是說,有危險的是那些天天接觸染髮劑的髮型師等人,咱們這種最多每年接觸幾次染髮劑的人可能沒啥危險。

但是,普通人對說不清道不明的“致癌性證據不充分”顯然不滿意,這到底是致癌還是不致癌?

爲了詳細評估永久性染髮劑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哈佛研究人員就發起了這項研究。

這項研究採用的是著名的護士健康研究隊列,這是一個從1976年開始,且仍在進行中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目前一共招募了超過12萬名年齡在30-55歲的美國女護士。

根據本研究的需求,最終有117200萬名女護士的數據被納入到本研究之中。

在36年的隨訪期間,一共有20805名女護士確診爲實體惡性腫瘤,1807例血液癌症,22560例基底細胞上皮瘤,以及2792例皮膚鱗狀細胞癌。此外,累計有4860名女護士死於癌症。

從染髮劑的使用習慣上看,自然髮色爲金色或淺棕色的女性更有可能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而自然髮色爲深棕色、黑色和紅色的女性則較少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那些沒有個人永久染髮劑使用史的人相比,永久染髮劑使用者更有可能吸菸和飲酒。

總的來看,使用持久染髮劑持續時間、使用頻率、累計劑量、首次使用年齡或首次使用後的時間與整體實體惡性腫瘤(不包括主要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整體血液癌症的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在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和大多數特定癌症亞型之間沒有發現關聯。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觀察到基底細胞上皮瘤的風險略有增加,而腦癌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風險較低。

從劑量依賴性的角度分析的話,基底細胞上皮瘤的發生風險沒有觀察到劑量依賴性。

但是,較大的累積劑量與較高或潛在的較高的總體乳腺癌風險相關,具體來說就是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孕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的風險隨劑量升高,而受體陽性亞型的乳腺癌則沒有這層相關性。此外,卵巢癌的發生風險也表現出劑量依賴性正相關。

從頭髮顏色的角度看的話,與不使用染髮劑的女護士相比,曾經使用過永久性染髮劑的自然黑髮女護士患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樣本量非常小),患肺癌的風險較低;而自然淺色頭髮的女護士沒有發現這種關聯。

在自然淺色頭髮的婦女中,觀察到基底細胞上皮瘤和總體乳腺癌的風險較高或可能較高。

此外,無論女護士的自然頭髮顏色如何,卵巢癌和幾種特定乳腺癌(如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陰性、激素受體陰性)的風險較高或潛在較高。

無論是從染髮劑使用持續時間、頻率,還是累積劑量的角度分析,研究人員都沒有發現與癌症相關死亡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總的來說,永久性染髮劑使用者的大多數癌症風險或癌症相關死亡風險沒有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家的一部分擔憂。

但是,研究人員還是觀察到了基底細胞上皮瘤、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陰性和激素受體陰性)和卵巢癌之外風險存在少許升高。這種相關性還需要進一步的證實。

當然了,由於這項研究是在美國女護士羣體中開展的,因此不能直接推及到其他國家的人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