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罗友枝的著名代表作《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一书,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该书作者以及该书的简介;该书主要内容和中心观点的概括;我个人对于该书的一些看法和质疑。

一、罗友枝与“新清史”

罗友枝是美国中国史学界一位非常知名的学者,她于1968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及远东语言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匹兹堡大学历史系任教。罗友枝还曾在1995~1996年期间当选美国亚洲研究会会长

罗友枝在早期的研究中,便十分关注清代的社会史,曾写下或于他人合著过多部关于清代社会历史的著作,如《清代教育及民间识字率》、《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等。

罗友枝其实很早便展露出一种看法,那便是:中国封建社会并不是无差别的整体

1998年,罗友枝出版了《清代宫廷社会史》一书,在史学界引起了一场浪潮,而她与何炳棣之间的争论,在清史研究中,也是耳熟能详的一件事。

罗友枝出版该书之后不久,国际知名的期刊《国际历史评论》专门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清帝国问题的讨论;到2002年,《亚洲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组书评,其中,罗友枝的这本《清代宫廷社会史》,与柯娇燕的《半透明之境》、欧立德的《满洲之道》、路康乐的《满与汉》这四本研究清史的专著,一起被称为“新清史四书”,继而“新清史”流派的名称便渐渐流行起来。

毫无疑问,罗友枝是“新清史”的代表和核心人物之一,《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这本书,也成为了“新清史”最早和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那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罗友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新清史”呢?能不能通过阅读本文,便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便感兴趣的读者之后深入阅读,不深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开阔眼界,不至于浪费了时间呢?

我尽力而为,希望能给阅读本文的诸君,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增量”。

二、《最后的皇族》内容

罗友枝在“绪论”中,便明确提出,这本书是以“清朝统治者的视角出发,探讨清朝历史中的民族问题和历史问题”,其中心思想,也在“绪论”中开宗明义得表现了出来,那便是:清朝统治者从来没有淡化自己的满族认同,统治中国是保持一种“满族中心观”的。或者换一种说法,罗友枝在本书中的出发点是反对“汉化论”。

这一点,在阅读该书时,一定要牢记在心,否则就会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

《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一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清代宫廷物质文化”、第二部分讲“清代宫廷社会结构”、第三部分讲“清代宫廷礼仪”。

第一部分只有一个章节,即第一章“宫廷社会”。在这一章中,罗友枝集中展现了清朝不同于汉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比如,都城文化政策

罗友枝认为,清朝像蒙古、契丹、金朝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一样,拥有多个“都城”,清朝虽然以北京为行政中心,但是统治者却频繁来往于承德、木兰、盛京等地,这些地方有着实际上的“都城”功能,另外,满族对于北京城的改造,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将北京分为内城和外城,这类似于辽国的双城模式。

在文化上,罗友枝承认清朝开始便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但是,清朝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包括语言政策、满族姓名、服装、朝服、弓箭、食物、语言等级、艺术等方面。

我想,罗友枝想说明的,是清朝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而不被汉族所“同化”。

第二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到第五章)。

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征服者精英和皇亲宗室这一问题。她认为满洲的贵族们,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满汉大臣被鲜明地区分开来,这是清朝不愿意汉人过多参与核心决策的手段。

第三章论述家族政治。罗友枝从亲王、皇子等方面来说明满族的“特性”,而且她认为终清一朝,都没有发生过想明朝那样篡夺皇位或王公叛乱的事情,反而将宗室亲眷团结了起来,这些都和和非汉族政权极为相似。

第四章写皇家的妇女们。她着重写皇家妇女在宫廷政治中发挥的作用,并且认为清朝将后妃和娘家亲戚隔离起来,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做的要好,因此很少发生外戚乱国的现象。

第五章写清代的宫廷奴仆,包括太监、包衣、伴当、工匠等人,着重强调内务府这一特别机构的作用,由此来表现清朝的非汉化性或独特性。

第三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六章到第八章)。

这三章,分别论述了皇权对儒家礼仪的实践、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在清廷中的地位、私人礼仪。这三章虽然论述的内容不同,但是其中心思想大同小异,便是通过清代宫廷礼仪的各个方面,提炼出满族统治者特有的部分,从而为自己“满族中心观”的主旨服务。

以上部分为本书的架构,也是各部分和章节所描绘的大致内容,当然,作者洋洋洒洒数十万字,描绘地非常详细,此处我也只能就我所理解的进行提炼,细节处不是如此简短的篇幅所能详尽的。

看完罗友枝的这本书,个人感触还是蛮深的,但同时也有一些疑惑之处,下面我来具体说一下,抛砖引玉,供大家互相讨论学习。

三、《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之我见

无疑,这本书,对清代宫廷生活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描述,对于想了解清廷社会史的读者,会有很大的帮助,“满族中心论”的视角,也无疑给研究清史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作者在史学上对材料的整理,也煞费苦心。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珠玉之处不再多说,总之还是值得一读的。

但是,要注意到的是,罗友枝所描绘的清代宫廷社会生活,大多是带有满族细节的,对于汉族文化在清廷中的影响和展现,不够全面。虽然作者要论述的是“满族中心”,但我认为,如果不将汉族方面的东西进行对比,未免失之偏颇,因为,满族作为“入侵者”入主中原,如果不能将多数的汉族人笼络好,就很难顺利统治下去,罗友枝着重表现满族特有的文化方面,但是却忘记了在中国范围内,汉族人口占据大多数,无论研究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权,都不可能忽略汉族的影响。

清朝与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类似,都是拥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如果只着重描绘一个方面,不进行横向对比,很容易带偏读者思路。再者,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只强调某一个民族(即便是非汉族的统治政权),未免有厚此薄彼之恨。

另外,从具体内容来说,一些论述未免有失客观。

比如,罗友枝强调满族统治者立储君的手段,并将其与明朝想对比,认为这是满族特性的表现。但据我所知,清初的康熙皇帝,深受《资治通鉴》等史书的影响,对于立储之事,曾多次深入思考,其政策似乎多来自于历朝历代的经验,而不是满清特有的。如果因为明朝在清朝前面,而且因立储多发宫廷政变,而忽略了明朝以前中国的数个朝代,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还有,对于清朝宫廷礼仪的叙述,罗友枝明显表现出一种倾向,即萨满教、藏传佛教与汉族儒家礼仪分庭抗礼,以此达到满族多元化、中心化的目的。可是,在正式的宫廷礼仪中,萨满教、藏传佛教从来都没有纳入正式的国家礼仪层面,说其与儒家礼仪平分秋色,未免让人觉得不太信服。

全书中类似的细节不在少数。

罗友枝非常强调满族中心观的构建,重点突出满族特性,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突出”,未免有过犹不及之嫌,总有种说服力不足的感觉,正如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评价海明威的话:“老是喋喋不休,一直让大家相信他的话很精彩的家伙”,话虽然有些过分,但道理类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