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討論羅友枝的著名代表作《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一書,閱讀本文你將瞭解到:該書作者以及該書的簡介;該書主要內容和中心觀點的概括;我個人對於該書的一些看法和質疑。

一、羅友枝與“新清史”

羅友枝是美國中國史學界一位非常知名的學者,她於1968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得歷史及遠東語言學博士學位,之後長期在匹茲堡大學歷史系任教。羅友枝還曾在1995~1996年期間當選美國亞洲研究會會長

羅友枝在早期的研究中,便十分關注清代的社會史,曾寫下或於他人合著過多部關於清代社會歷史的著作,如《清代教育及民間識字率》、《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等。

羅友枝其實很早便展露出一種看法,那便是:中國封建社會並不是無差別的整體

1998年,羅友枝出版了《清代宮廷社會史》一書,在史學界引起了一場浪潮,而她與何炳棣之間的爭論,在清史研究中,也是耳熟能詳的一件事。

羅友枝出版該書之後不久,國際知名的期刊《國際歷史評論》專門出版了一系列關於清帝國問題的討論;到2002年,《亞洲研究雜誌》發表了一組書評,其中,羅友枝的這本《清代宮廷社會史》,與柯嬌燕的《半透明之境》、歐立德的《滿洲之道》、路康樂的《滿與漢》這四本研究清史的專著,一起被稱爲“新清史四書”,繼而“新清史”流派的名稱便漸漸流行起來。

毫無疑問,羅友枝是“新清史”的代表和核心人物之一,《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這本書,也成爲了“新清史”最早和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那麼,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羅友枝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爲什麼會被稱爲“新清史”呢?能不能通過閱讀本文,便了解這本書的大致內容,以便感興趣的讀者之後深入閱讀,不深感興趣的讀者,也能開闊眼界,不至於浪費了時間呢?

我盡力而爲,希望能給閱讀本文的諸君,帶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增量”。

二、《最後的皇族》內容

羅友枝在“緒論”中,便明確提出,這本書是以“清朝統治者的視角出發,探討清朝歷史中的民族問題和歷史問題”,其中心思想,也在“緒論”中開宗明義得表現了出來,那便是:清朝統治者從來沒有淡化自己的滿族認同,統治中國是保持一種“滿族中心觀”的。或者換一種說法,羅友枝在本書中的出發點是反對“漢化論”。

這一點,在閱讀該書時,一定要牢記在心,否則就會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

《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一書共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清代宮廷物質文化”、第二部分講“清代宮廷社會結構”、第三部分講“清代宮廷禮儀”。

第一部分只有一個章節,即第一章“宮廷社會”。在這一章中,羅友枝集中展現了清朝不同於漢族文化的外在表現方式,比如,都城文化政策

羅友枝認爲,清朝像蒙古、契丹、金朝等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一樣,擁有多個“都城”,清朝雖然以北京爲行政中心,但是統治者卻頻繁來往於承德、木蘭、盛京等地,這些地方有着實際上的“都城”功能,另外,滿族對於北京城的改造,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將北京分爲內城和外城,這類似於遼國的雙城模式。

在文化上,羅友枝承認清朝開始便拉攏漢族知識分子,但是,清朝同時也保持着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包括語言政策、滿族姓名、服裝、朝服、弓箭、食物、語言等級、藝術等方面。

我想,羅友枝想說明的,是清朝如何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特性,而不被漢族所“同化”。

第二部分包括四個章節(第二章到第五章)。

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征服者精英和皇親宗室這一問題。她認爲滿洲的貴族們,保持着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滿漢大臣被鮮明地區分開來,這是清朝不願意漢人過多參與核心決策的手段。

第三章論述家族政治。羅友枝從親王、皇子等方面來說明滿族的“特性”,而且她認爲終清一朝,都沒有發生過想明朝那樣篡奪皇位或王公叛亂的事情,反而將宗室親眷團結了起來,這些都和和非漢族政權極爲相似。

第四章寫皇家的婦女們。她着重寫皇家婦女在宮廷政治中發揮的作用,並且認爲清朝將后妃和孃家親戚隔離起來,這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做的要好,因此很少發生外戚亂國的現象。

第五章寫清代的宮廷奴僕,包括太監、包衣、伴當、工匠等人,着重強調內務府這一特別機構的作用,由此來表現清朝的非漢化性或獨特性。

第三部分包括三個章節(第六章到第八章)。

這三章,分別論述了皇權對儒家禮儀的實踐、薩滿教和藏傳佛教在清廷中的地位、私人禮儀。這三章雖然論述的內容不同,但是其中心思想大同小異,便是通過清代宮廷禮儀的各個方面,提煉出滿族統治者特有的部分,從而爲自己“滿族中心觀”的主旨服務。

以上部分爲本書的架構,也是各部分和章節所描繪的大致內容,當然,作者洋洋灑灑數十萬字,描繪地非常詳細,此處我也只能就我所理解的進行提煉,細節處不是如此簡短的篇幅所能詳盡的。

看完羅友枝的這本書,個人感觸還是蠻深的,但同時也有一些疑惑之處,下面我來具體說一下,拋磚引玉,供大家互相討論學習。

三、《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之我見

無疑,這本書,對清代宮廷生活進行了細緻和全面的描述,對於想了解清廷社會史的讀者,會有很大的幫助,“滿族中心論”的視角,也無疑給研究清史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路,作者在史學上對材料的整理,也煞費苦心。這些都是本書的優點,珠玉之處不再多說,總之還是值得一讀的。

但是,要注意到的是,羅友枝所描繪的清代宮廷社會生活,大多是帶有滿族細節的,對於漢族文化在清廷中的影響和展現,不夠全面。雖然作者要論述的是“滿族中心”,但我認爲,如果不將漢族方面的東西進行對比,未免失之偏頗,因爲,滿族作爲“入侵者”入主中原,如果不能將多數的漢族人籠絡好,就很難順利統治下去,羅友枝着重表現滿族特有的文化方面,但是卻忘記了在中國範圍內,漢族人口占據大多數,無論研究哪個少數民族的政權,都不可能忽略漢族的影響。

清朝與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類似,都是擁有多元文化特徵的,如果只着重描繪一個方面,不進行橫向對比,很容易帶偏讀者思路。再者,中國自古便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只強調某一個民族(即便是非漢族的統治政權),未免有厚此薄彼之恨。

另外,從具體內容來說,一些論述未免有失客觀。

比如,羅友枝強調滿族統治者立儲君的手段,並將其與明朝想對比,認爲這是滿族特性的表現。但據我所知,清初的康熙皇帝,深受《資治通鑑》等史書的影響,對於立儲之事,曾多次深入思考,其政策似乎多來自於歷朝歷代的經驗,而不是滿清特有的。如果因爲明朝在清朝前面,而且因立儲多發宮廷政變,而忽略了明朝以前中國的數個朝代,也是無法讓人信服的。

還有,對於清朝宮廷禮儀的敘述,羅友枝明顯表現出一種傾向,即薩滿教、藏傳佛教與漢族儒家禮儀分庭抗禮,以此達到滿族多元化、中心化的目的。可是,在正式的宮廷禮儀中,薩滿教、藏傳佛教從來都沒有納入正式的國家禮儀層面,說其與儒家禮儀平分秋色,未免讓人覺得不太信服。

全書中類似的細節不在少數。

羅友枝非常強調滿族中心觀的構建,重點突出滿族特性,原本無可厚非,但是過分“突出”,未免有過猶不及之嫌,總有種說服力不足的感覺,正如美國作家雷蒙德·錢德勒評價海明威的話:“老是喋喋不休,一直讓大家相信他的話很精彩的傢伙”,話雖然有些過分,但道理類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