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生活,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殷殷期待,是無數人爲之努力奮鬥的美麗圖景。在臨沭縣蛟龍鎮,五十多歲的段衛平把他的“小康夢”種在了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用四年的時間澆灌出屬於他的致富“碩果”。

記者 趙天琦:金秋十月,瓜果飄香,我現在來到的是臨沭縣蛟龍鎮山子村,在我的周圍,上百畝的無花果迎來了豐收季,一顆顆紅紫相間的果實掛滿枝頭,只需要輕輕一掰,香甜軟糯的果肉就在眼前,咬上一口,滿滿都是秋天的味道。

臨近中秋,又趕上農忙,接連不斷的訂單讓段衛平一家變得格外忙碌。採摘、包裝、運輸,每天休息兩三個小時已經成了這段時間的常態。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喫完飯就開始摘,摘完就半夜了,半夜開始包裝,包裝完基本到下半夜了,基本上天不亮的時候我就開車去送貨,就算這樣我還是摘不出來賣。

2016年,已經49歲的段衛平有了在土地裏刨金的打算,可究竟要種點啥,他心裏也沒想好。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不知道搞什麼項目好,就出去考察學習,接觸到無花果,就感覺到好管理、省事,前景是很好的,所以就選定了無花果這個項目。

做農業,首當其衝就是先解決土地的問題,段衛平找到了支部書記徐加彬,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臨沭縣蛟龍鎮山子村黨支部書記徐家彬:我當時我說好,希望咱村裏農民能夠發家致富,能有個項目,願意流轉的戶,咱給他籤合同,不願意流轉的戶看中咱村裏哪塊地,咱給他調哪塊地,這樣農戶比較高興,順利的把合同簽了。

一個星期,一百二十畝土地的流轉合同順利簽下,另一邊,選育無花果品種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段衛平妻子 周自敏:爲了選這個品種,我去了浙江、威海,泰安,反正有無花果的地方我都去了,最後我上了四川,到了四川選了五個品種,最後淘汰剩了三個。

栽下果苗,精心培育,2016年秋天,段衛平的果園裏結出了第一顆無花果,然而,豐收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無花果的銷路又難倒了段衛平。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當時結了果之後,市場都不認,我跟對象兩個人開着車,摘了果,到處去(推銷),到這家這家不要,到那家那家不要,後來沒有辦法之後就是我不要錢,你給我代銷。

一方面是無花果銷路受阻,另一方面果園的投入像一個無底洞,無奈之下,段衛平只好賣掉了家裏的房子。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實在是沒有錢了,我就把房子賣掉了,我感覺無花果的路子特別廣,必須走下去。

品質上乘、口感極佳,段衛平的無花果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從人問津到供不應求,嚐到甜頭的段衛平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和妻子商量着搞起了深加工,果脯、果酒、果糖,各種無花果製品做的有模有樣。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想把無花果的路子走寬一點,也就兩人商量着上了機器,上了烤箱開始加工,像無花果鮮果咱一斤賣十多塊錢,咱幾斤烘乾出來,幾十塊錢一斤,它等於翻了好幾番。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段衛平用四年的時間打造出屬於他的世外田園,談及未來,段衛平和妻子信心十足,他們堅信,靠着勤勞的雙手,無花果裏的小康夢一定會實現,汗水澆灌的幸福生活一定一年更勝一年。

臨沭縣蘇興無花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衛平:現在上我這購苗的、學習的也很多,我會把我所學的、所會的都教給大家,帶着他們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

段衛平妻子 周自敏:一年肯定比一年好,我現在很有信心,因爲果子你不夠賣,你還愁什麼,一定能幹好,真是,真能幹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