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民革北京市委将组织6名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6名专家到纳雍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专家组简介如下,有相关需求的患者届时可到相应科室咨询就诊。

时间:10月10日14:30—17:30

地点:纳雍县人民医院

专家简介

张晓艳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健康研究所副所长、皮肤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委员,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北京市科委科技奖评委及生物医药领域评审专家,卫生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化妆品评审专家,《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库专家,《时尚健康杂志》皮肤健康顾问,《中国美容时尚报》皮肤健康与美容专栏特约专家。民革北京市委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及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常见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治,常见皮肤病与性病的防护以及皮肤保健和美容,擅长银屑病、皮肤疑难病的诊治、皮肤病理、常见皮肤病与性病的防护、皮肤保健与美容。

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等科研项目7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两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篇,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发表科普教育文章10余篇,应邀在人民网、新浪网、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等主持健康科普宣教讲座多次。

2012年分别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和北京地区优秀中青年医师荣誉称号,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年度学术奖,2007年获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个人奉献奖,2005年获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奖,2004年分别获中日友好医院优秀论文奖和优秀教师奖,1998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小川基金二等奖。

帮扶科室:皮肤科

吴志宏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获硕士学位,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7年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指导4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协调组织科室40余项各种来源的科研基金的申报和实施,目前承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产学研合作项目,还参加了多项科研工作,如: 卫生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多科协作的“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保健专项资金科研课题、卫生部科技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博士点基金、院内基金等。发表文章100余篇,参加《脊柱外科新手术》(第二版)、《现代外科学》《脊柱侧弯外科学》等编写。曾获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及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帮扶科室:脊柱和关节外科、四肢和创伤外科

苏俊武

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婴幼儿疑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尤其对微创、小切口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有十余年经验。

2000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外科博士毕业,2005年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后。曾到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美国国家儿童医院、美国华盛顿疾病中心研修

目前担任北京市小儿心血管病中心心脏外科副主任。该中心是国内最大、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量及质量最好的中心之一,年外科手术量2500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已经成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小儿心脏病中心。本人除完成手术3000余例外,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在研课题3项,参加编写著作5部,发表论文近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20篇,SCI文章2篇。是世界先心病外科协会会员、北京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委会委员、十二届北京市朝阳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及《心肺血管病》《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杂志等审稿专家。

现任北京市儿童心血管病中心外科副主任、世界先心病外科协会会员、北京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委会委员、北京市医疗鉴定专家组专家,北京市朝阳区儿童鉴定专家。

帮扶科室: 儿科

刘福生

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获博士学位,同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忠诚教授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2002.5—2004.12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NIH,NINDS,USA)师从Roscoe O. Brady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三次获诺贝尔奖提名,Lasker医学奖及美国科学院Kovalenko 奖获得者)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04年11月回国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外十一病区(电力医院内)工作,并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脑肿瘤研究中心主任,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专业特长:脑胶质瘤的各种手术及脑内立体定向手术

临床工作:开展脑胶质瘤的各种手术,额叶、颞叶、枕叶、丘脑胶质瘤、脑干等胶质瘤手术,特别擅长岛叶胶质瘤手术及脑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其中脑胶质瘤手术量约每年120余例,脑胶质瘤手术数量及生存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特别开展了脑胶质瘤扩大切除术联合病人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胶质瘤等综合治疗后,使恶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获得了明显延长,很多III级及IV级的恶性胶质瘤其生存期均超过三年,目前最长的已经超过了8年。近年来开展脑立体定向活检350余例,阳性率达97%,无一死亡或并发症,并开展了脑立体定向下脑室腹腔分流术,首次开展了基因工程化的溶瘤病毒治疗脑胶质瘤临床应用研究,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八六三子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1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1项,北京市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资助,科研经费近800万,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有关脑胶质瘤专著2部,获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一项,省级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为省级优秀博士毕业生。

国家科技部“八六三”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河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帮扶科室: 神经外科

刘国梁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特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以及肺部疾病的介入性诊断与治疗。擅长喘息性/呼吸困难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疾病、肺部肿瘤、呼吸危重症及胸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已撰写并发表呼吸病学相关论文及文章30余篇,参编《呼吸病学》《协和呼吸病学》《现代哮喘病学》等权威呼吸病学专著7部。参加省市级及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

兼任:中国医疗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数字听诊学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建设兵团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核心专家;第八、九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COPD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京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审稿专家。

帮扶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杜巨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康复科医联体分院主任、副主任医师

1991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神经康复二十余年,擅长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后的偏瘫、截瘫、吞咽、神经源性膀胱诊疗;也擅长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现担任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分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分会委员。近年来发表《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练在亚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58例卒中后抑郁在康复介入后的临床观察》等核心期刊论文十几篇,参与编写《神经康复学》、《小脑神经外科学》等专著5部。

帮扶科室: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