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模有樣:打造國際時尚之都,上海還有多遠

“人從衆”的小長假即將落幕。10月8日,以“永續T臺”爲主題的2021春夏上海時裝週粉墨登場,近100場新品發佈會在申城時尚地標亮相,以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爲代表的各大時尚展會次第開幕,吸引了數千品牌,迎來了各地買手,新一季時尚風暴全面開啓!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個月底開幕的巴黎時裝週。受歐洲疫情影響,原定舉辦走秀的85個品牌只剩下19個,看秀嘉賓則下滑至以往的25%以下。

兩相比較,不少人提出疑問:上海是否有機會成爲下一個國際時尚地標?距離打造國際時尚之都,上海還有多遠?

要討論這個問題,不妨先來看看現在世界公認的“四大時尚之都”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法國是時裝的起源地。1910年的巴黎,誕生了時裝屋、時裝沙龍等早期時尚聚會,這些便是現在主導時尚風潮的時裝週的雛形。1920年,時裝週變得更加大型和公開,全世界的買手開始一起按期造訪歐洲,巴黎成爲最受時尚界矚目的城市。直到二戰開始,許多時尚人士無法進入巴黎秀場,只能轉戰美國。1943年,紐約時裝週正式誕生,紐約成爲新晉時尚之都。

米蘭和倫敦的崛起,則歸功於一批優秀設計師、設計品牌的誕生。幾乎半數世界頂尖的奢侈品牌都誕生在米蘭,造就了米蘭無法撼動的時尚地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受當時流行青年文化影響,倫敦時尚產業蓬勃發展,最受年輕人追捧的時髦成衣品牌和酷感十足的服裝店匯聚在一起,倫敦時裝週應運而生。

縱觀巴黎、紐約、米蘭、倫敦的發展史,一個城市想要成爲全球性時尚之都,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讓我們來一一對照上海。

一是要有成熟的消費市場。

據麥肯錫中國發布的《201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報告》,中國人買走了全世界1/3的奢侈品,到2025年將達到65%。即使在今年,世界奢侈品行業低迷不振,中國市場也爆發出極大潛力。波士頓諮詢預測,2020年全球時尚產業跌幅在30%,中國奢侈品市場卻有可能逆勢增長10%。同時,受國外疫情影響,境外消費加速回流,像南京西路商圈,5月以來銷售額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甚至呈現出奢侈品漲價越厲害、奢侈品門店排隊越長的景象,這是 “天時”。

二是要有紮實的時尚基礎。

上海時裝週從2001年開始創辦,已具備很高的國際範、知名度、影響力,吸引了不少國際品牌及頂尖本土品牌的加入。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奢侈商場多、時尚買手多、帶貨博主多。這次上海時裝週,登臺亮相的新天地、博薈廣場、興業太古匯,都是非常有國際競爭力的奢侈品聚集地,也匯聚了不少新潮流行的時尚買手店。同時,上海的交通四通八達,國際化程度高,高級酒店多,服務水平好,這些都是建設時尚之都的基礎條件,這是“地利”。

三是要有包容開放的城市特質。

巴黎之所以能成爲巴黎,與它對外來設計師包容接受的態度密不可分。只有包容,才能真正吸引世界各地的時裝精英慕名而來;只有開放,才能刺激最新潮、最流行的設計在這裏誕生。作爲“東方巴黎”的上海,長期以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面向世界,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姿態擁抱未來,五湖四海的人們都可以在這座城市找到事業發展舞臺、人生出彩機會,這是“人和”。

可以說,今天的上海,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打造成爲國際時尚之都的機遇已經到來。當前,上海正積極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方位推進國際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設,積極創造新時尚,主動引領新潮流,努力打造成爲全球時尚“會客廳”。比如,強化品牌建設。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把時尚產業和在線新經濟深度融合起來,集聚時尚產業、構建時尚地標、打造時尚品牌、營造時尚文化。又如,深化設計賦能。從2012年開始,每年都舉辦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今年,又啓動“上海設計100+”培育工作,以設計促進消費品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努力帶來更時尚的產品和服務體驗。總的看,上海的設計競爭力、時尚話語權、品牌影響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正加快向比肩國際一流的時尚之都邁進。

但也不可否認,上海距離巴黎、米蘭等地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本土品牌的培育方面。目前,國內已出現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品牌,比如蓋婭傳說,曾四度代表中國磅礴亮相巴黎時裝週,以中國風驚豔世界。蓋婭傳說的成功充分證明,中國風是有國際市場的,中國製造是有國際競爭力的。這次,蓋婭傳說也來到了上海時裝週,和一批國際國內品牌同臺亮相。

未來,期待上海能聚集更多時尚人才、培育出更多時尚品牌。下一個國際時尚之都,看東方,看上海!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來源:魔都小哨兵SH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