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長假結束了,相信很多人都出門旅遊了,沒有去外地的朋友估計也逛了濱江道或者去郊野公園了吧。無論去了哪裏,大家都會有一個感受:久違的堵車重現了。

當一個城市開始擁堵,說明它已經開始復甦、發展,有着光明的未來。

比如1980年代,天津人實實在在地第一次感受到堵車。

當時的市區人口從解放初期的100萬人擴充到300多萬人,自行車數量增加了30倍,但道路面積卻只增加了2.4倍。城區道路七股八叉,東西不連、南北不通。城市街道彎曲狹窄、非常擁擠,當時在老百姓中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天津市一大怪,坐車不如騎車快,騎車不如步行快。”

因此,1985年天津開建第一座立交橋,到1985年7月1號,僅用半年時間,中環線西半環建成通車。在此基礎上,轉年的7月1號,東半環也完成建設,全長34公里的天津中環線正式貫通。

緊接着,外環線的建設也被提上日程。外環線沒有路型,幾乎是在莊稼地裏新開闢出的一條長達71公里的新路。

1987年10月1號通車當天,天津人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慶祝這一人民工程的勝利竣工。

到2020年,這條外環線終於從“鴨梨”變成了橢圓,完全通車。

2003年

2003年起,本市開始實施中心城區快速路系統工程建設,快速路的設計時速爲60至80公里。由東南半環和西北半環兩個快速路環線組成了一條快速交通環線,恰好在中環線與外環線之間,這其實已經是天津的第四條環線。在設計時速計算,駕車50分鐘左右可繞城一週。

2016年10月

“第五環”環城高速,薊汕高速全線完工標誌着天津“五環”來啦!

2017年

“第六環”繞城公路正在建設,將形成中心城區公路環線,分流外環線交通並分離過境交通和城市交通。

如今,壯觀的橋樑一座接着一座,天津的城市建設越來越美麗,堵車只有在某些節點還存在,估計明天很多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天津的早高峯也一起回來了。

還是那句話,堵車雖然煩,但這意味着城市從疫情中恢復,終於一切都要正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