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汽車市場大環境十分嚴峻,一汽紅旗依然可以高歌猛進。近日紅旗官方發佈8月份銷量報告,數據顯示8月總銷量突破2.1萬輛,同比大增110%。前8個月累計銷量突破10.85萬輛,同比增長108%。2020年紅旗年銷量目標爲20萬輛,截至8月底已完成54%。後4個月猛衝一下,完成年度銷量目標不成問題。

一汽紅旗銷量如此亮眼,不禁讓人心生疑惑:“真有那麼多人買紅旗車嗎?”

1.紅旗艱難轉型終見效

紅旗誕生至今已有60多年,是國內歷史底蘊最雄厚的汽車品牌。早些年紅旗主要生產政務專用車型,直到1996年纔開始轉型進入私人市場。不過市場並未完全接受紅旗,先後投放的明仕、世紀星和紅旗盛世三款車型,在2007年到2011年5年時間裏,總銷量居然不到7000輛。之後推出了“接班車”紅旗H7,結果上市6年一共只賣出了1.4萬輛。轉型20餘年的紅旗,始終未能完全走入尋常百姓家。

徐留平掌舵一汽後,大刀闊斧改革紅旗:先是內部整頓競聘上崗,又是招納得力舊將入駐“救火”,同時廣招各界大咖建設人才梯隊。設計變潮流、配置更豐富,紅旗車產品力上升了幾個臺階。當年紅旗品牌年銷量便達到2.5萬輛,2019年更是歷史性接近10萬輛。不過紅旗車型陣營仍然偏向高級別車,入門級紅旗H5售價就已高達14.58萬元。品牌沒有完全走大衆親民路線,於是乎坊間出現“官帶量”的質疑。

2.私人是主力消費羣體

有一說一,即便“自降身價”迎合民用市場,紅旗仍然受到“特殊照顧”。比如電動車型紅旗E-HS3,據悉2019年用於租賃業務的佔比高達73%。不過這也是紅旗試水新能源市場的車型,本來就不是主推走量款。而根據保監會交強險上險數據顯示,H5、HS5和HS7以私人消費爲主,2019年個人上險數佔銷量7成以上,機構及出租租賃佔比在2成左右。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三款車型銷量結構佔比仍沒有變化。以紅旗HS5爲例,今年前7個月總銷量4.96萬輛,機構等非私人採購形式佔比不超過10%。中大型轎車紅旗H7,則主要是機構撐起了銷量。2019年上險佔比還只有不到7成,2020年則破了80%。這一結果並不意外,畢竟轎車還帶有社交屬性(撐面子),要消費者花25萬元買紅旗H7並不容易。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紅旗H7的發展戰略就是走機構採購路線(主推公務車)。

3.歷史底蘊成就豪華地位

那麼另一個問題來了,紅旗車爲何備受追捧?因爲國人對於15萬元級以上車型的需求大增。中國汽車年銷量已經連續2年負增長,這意味着中國市場正式進入“存量時代”。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報告顯示,國產車7月份市場佔有率35.1%,相比於2017年42.7%的高點,市場份額下滑超過7%。反觀日系德系市場份額,大致都有3個點的提升。國產車暴跌、合資車猛增,意味着市場正處於消費升級浪潮。

雖說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但該買車的還是會買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願意花更多錢買高檔車型。這就好比大學生買手機,在學校簡簡單單用小米,工作有收入後更願意換華爲蘋果。在購買力最強的一二線城市,由於機動車保有量大及停車位稀缺,合資及豪華品牌佔據大部分高端市場份額。但在下沉市場,消費者選擇可就靈活了。

所謂高檔車,無非就是產品力過硬、品牌榮譽感強的車。國產品牌裏,唯有紅旗車。紅旗有60多年曆史沉澱,再加上以前深入人心的“官車”形象,可以說是目前消費者唯一認可的自主豪華品牌。而在製造技術方面,即便一汽被諷爲“扶不起的阿斗”,但技術儲備絕對領先所有自主品牌。舉最簡單的例子,紅旗6.0T、4.0T和3.0T發動機,在自主品牌裏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正因爲紅旗是獨一檔存在,再加上消費升級及SUV浪潮,所以起步價18萬元的紅旗HS5,(私人購買)月銷量可以突破6000輛。紅旗HS5的熱銷,也帶動了品牌其他車型銷量。但是在轎車領域及更高級別車型上,紅旗也是有心無力,畢竟國產車要完全得到國人認可,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