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戏里,常会有一句台词:伴君如伴虎。“虎”,什么意思!牲口,畜生,翻眼不认人的东西。“推出午门外斩首”,也是古装戏里常用,虽属夸张虚构之说,但大人物喜怒无常,横生祸端,这是事实存在的。臣子们如何遇上“虎”领导,那就是人生倒了八辈子的霉了。不过,万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正常的时候,都不是这样子的。

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在后花园里拿弹弓打鸟玩,有个小臣称有急事要奏。正玩在兴头上的赵匡胤一听,只好赶紧放下弹弓宣诏接见,结果那小臣所奏之事都是一些平常琐碎事,与“十万火急”的大事一点边也靠不上。这可把赵匡胤气坏了,白白的打扰了自己打鸟的雅兴。赵匡胤没好脸色地责问小臣,为什么要把这等小事也当“十万火急”的大事来奏。

小臣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臣以为我所奏之事,比起拿弹弓打鸟来,还是要紧急得多。”哦!这小臣的嘴巴还真厉害,刀子似的。赵匡胤一听,鼻子都要气歪了,还敢如此顶撞皇上,真是岂有此理,怒不可遏中举起自己身上装饰用的玉制的小柱斧,照着小臣的嘴巴就是两下,把小臣两颗大门牙给敲掉了。

小臣倒是很镇定,弯腰把地上的两颗大门牙捡了起来,而后很是慎重地揣进怀里。这举动,更加激怒了赵匡胤,泼妇无赖般的开口骂道:“你难道还想拿着大门牙去起诉我不成?!”小臣直了直腰说:“臣自然不能起诉陛下,但此事自然会有史官去书写。”

这话说得赵匡胤一下子没了脾气,大领导是爱惜自己羽毛的,这不是坏事。一个人心里有所畏惧,才会有理智,而后才是道德、原则、形象等。如果没了这些,后果是很难想象的。这时的赵匡胤如梦初醒,只好满脸阴转晴地承认错误,并赐给小臣一些金帛以示慰劳。

下面接着说赵匡胤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一件事。赵光义办事喜欢集思广益,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爱倾听下面的意见,喜欢民主集中。有一次,为了选择合适的人出使朔方,赵光义晓谕中书门下,开展“海选”。

宰相吕蒙正是为人宽厚正直,且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办起事来更是一个只认理不认人的主儿。他将所选人名及简历呈上,赵光义看了没有说可以或不可以。

过了一会,其他事情都办完了。赵光义又提到“海选”的事。前后三次询问,吕蒙正三次仍然推荐那人。难道满朝文武当中就没有第二第三!赵光义发怒了,将他的奏书扔到地上说:“何必太固执呢?”

吕蒙正不紧不慢地回答说:“臣下不是固执,而是陛下不信任罢了。”接着又坚定地说:“那人可以出使,其余人都不如他,臣下不想用谄媚之道胡乱附和人主之意来祸害国事。”

吕蒙正的话有点硬,软硬里还带着刺。同僚听了,都屏住气息不敢动弹。这时的吕蒙正向前几步,俯身拾取奏书,慢慢装入怀中,而后默默的退下。

这蒙太奇式的慢镜头,萌呆了在场的所有人,紧张的氛围在慢动中缓缓地舒展下来,却让大家记住了眼前的这一幕。

赵光义退朝后,对左右侍从感叹地说:“此翁的气量我比不上。”赵光义最终同意任用吕蒙正所呈报之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好事成双,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好搁一好。生活和工作是一样的,尤其是工作中遇上好领导,那才叫就一个痛快,在谋生中能够获得尊重和愉悦,这是什么感觉!遇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式的领导,三生有幸,就应该好好的珍惜,把工作做好做实。如果遇到的不是这两位兄弟当领导,也好办,脚是自己的,走着瞧吧!(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