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將相戲裏,常會有一句臺詞:伴君如伴虎。“虎”,什麼意思!牲口,畜生,翻眼不認人的東西。“推出午門外斬首”,也是古裝戲裏常用,雖屬誇張虛構之說,但大人物喜怒無常,橫生禍端,這是事實存在的。臣子們如何遇上“虎”領導,那就是人生倒了八輩子的黴了。不過,萬事都不能一概而論,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倆正常的時候,都不是這樣子的。

一次,宋太祖趙匡胤在後花園裏拿彈弓打鳥玩,有個小臣稱有急事要奏。正玩在興頭上的趙匡胤一聽,只好趕緊放下彈弓宣詔接見,結果那小臣所奏之事都是一些平常瑣碎事,與“十萬火急”的大事一點邊也靠不上。這可把趙匡胤氣壞了,白白的打擾了自己打鳥的雅興。趙匡胤沒好臉色地責問小臣,爲什麼要把這等小事也當“十萬火急”的大事來奏。

小臣卻一本正經地回答說:“臣以爲我所奏之事,比起拿彈弓打鳥來,還是要緊急得多。”哦!這小臣的嘴巴還真厲害,刀子似的。趙匡胤一聽,鼻子都要氣歪了,還敢如此頂撞皇上,真是豈有此理,怒不可遏中舉起自己身上裝飾用的玉製的小柱斧,照着小臣的嘴巴就是兩下,把小臣兩顆大門牙給敲掉了。

小臣倒是很鎮定,彎腰把地上的兩顆大門牙撿了起來,而後很是慎重地揣進懷裏。這舉動,更加激怒了趙匡胤,潑婦無賴般的開口罵道:“你難道還想拿着大門牙去起訴我不成?!”小臣直了直腰說:“臣自然不能起訴陛下,但此事自然會有史官去書寫。”

這話說得趙匡胤一下子沒了脾氣,大領導是愛惜自己羽毛的,這不是壞事。一個人心裏有所畏懼,纔會有理智,而後纔是道德、原則、形象等。如果沒了這些,後果是很難想象的。這時的趙匡胤如夢初醒,只好滿臉陰轉晴地承認錯誤,並賜給小臣一些金帛以示慰勞。

下面接着說趙匡胤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的一件事。趙光義辦事喜歡集思廣益,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愛傾聽下面的意見,喜歡民主集中。有一次,爲了選擇合適的人出使朔方,趙光義曉諭中書門下,開展“海選”。

宰相呂蒙正是爲人寬厚正直,且對上遇禮而敢言,對下寬容有雅度,辦起事來更是一個只認理不認人的主兒。他將所選人名及簡歷呈上,趙光義看了沒有說可以或不可以。

過了一會,其他事情都辦完了。趙光義又提到“海選”的事。前後三次詢問,呂蒙正三次仍然推薦那人。難道滿朝文武當中就沒有第二第三!趙光義發怒了,將他的奏書扔到地上說:“何必太固執呢?”

呂蒙正不緊不慢地回答說:“臣下不是固執,而是陛下不信任罷了。”接着又堅定地說:“那人可以出使,其餘人都不如他,臣下不想用諂媚之道胡亂附和人主之意來禍害國事。”

呂蒙正的話有點硬,軟硬裏還帶着刺。同僚聽了,都屏住氣息不敢動彈。這時的呂蒙正向前幾步,俯身拾取奏書,慢慢裝入懷中,而後默默的退下。

這蒙太奇式的慢鏡頭,萌呆了在場的所有人,緊張的氛圍在慢動中緩緩地舒展下來,卻讓大家記住了眼前的這一幕。

趙光義退朝後,對左右侍從感嘆地說:“此翁的氣量我比不上。”趙光義最終同意任用呂蒙正所呈報之人。

一個巴掌拍不響,好事成雙,說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兩好擱一好。生活和工作是一樣的,尤其是工作中遇上好領導,那才叫就一個痛快,在謀生中能夠獲得尊重和愉悅,這是什麼感覺!遇上趙匡胤和趙光義式的領導,三生有幸,就應該好好的珍惜,把工作做好做實。如果遇到的不是這兩位兄弟當領導,也好辦,腳是自己的,走着瞧吧!(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