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平原上的牛羚是一個有200多萬隻個體參與的食草動物大遷徒成員的一部分。這個龐大的遷徙羣,通過它們的蹄子、牙齒和糞便滋養着草原並影響非洲整個熱帶稀樹草原生態系統的外貌塞倫蓋蒂和馬薩伊馬拉保護區是一個從東非大裂谷中的肯尼亞和贊比亞邊境線兩側向外延伸的保護區,從20世紀50年代初享譽全球開始,這一保護區就成了動物遷徙的代名詞,它的名字便和壯觀的斑紋牛羚的大規模移動聯繫在了一起,這些大型食草動物會跟隨區域內受雨水滋潤而成熟的牧草的季節性變化而遷徙。

遊蕩遷徙的大家族

在塞倫蓋蒂一馬薩伊馬拉2.4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內,約有150萬~180萬隻牛羚在每年的特定季節以驚人的數量朝着地平線前進。和它們一起遷徒的還有多達35萬隻湯氏瞪羚、數量稍少的大羚羊和其他幾種羚羊,以及20萬隻普通斑馬。

和羚羊亞科的許多親緣關係較近的物種相比,牛羚外表醜陋也更像牛。它們像小型野牛,有着長長的臉、蓬鬆的鬃毛、毛髮叢生的胸部,以及不停擺動的尾巴,這些都使它們看起來比實際體型更大。牛羚儘管外觀較爲矮胖,耐力卻很好,遷徙效率也很高。由於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移動,所以它們可以逃過多數捕食者的追捕,捕食者可能會對經過的牛羚羣發動突然襲擊,但不能直追逐下去。換句話說,遊蕩是一種將非遊蕩的捕食者的傷害降到最低的有效辦法。

應對惡劣的自然環境

千萬年來,牛羚已經進化出了尋找豐富但不穩定的食物的能力,豐富的食物使它們得以保持較高的種羣密度,但不穩定的食物來源又要求它們不斷移動。它們隨着新草在不同地區的生長而在綠洲之間遷徙。它們似乎是追逐着孕育降水的天氣系統而在熱帶稀樹草原上移動。事實上,它們的旅程確實可能部分地受到大氣壓和空氣溼度變化的驅動,食草動物如牛羚對氣壓和溼度較爲敏感,同時它們也會受遠處烏雲等視覺信號的指引。

牛羚的遷徙之路

塞倫蓋蒂到馬薩伊馬拉地區的牛羚沿着近環形的路徑遷徙,按照順時針方向每年的遷徙距離長達3200千米。和其他動物的遷徙一樣,每年牛羚的遷徙時間和遷徙距離都會有所差異,但都有兩次主要的遷徙。每年6~9月,牛羚會往東北方向遷徙,主要的"推進"發生在7~8月;11~12月,它們會逐漸往東南方向遷徙,1~3月,它們會在塞倫蓋蒂南部的傳統產羔地,尤其是在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產羔。在產羔地牛羚會聚集成大羣,在數週內種羣密度就可達1000只/平方千米。從小土丘上望過去,一眼就可能看到10萬隻牛羚。產羔結束後,牛羚會進入它們西部的遷徙路線,在3~6月,一年一度的發情期開始了,之後它們再往北遷徒。

牛羚遷徙的速度較慢,它們通常沿着模糊的路線,以許多長長的單條線路和較寬的隊伍在大草原上蜿蜒前行。但通常讓觀光者感到失望的是,若沒有飛機的幫助,遷徙的牛羚羣難以被精確定位。在馬拉河進入汛期時,牛羚不得不在少數幾個渡口聚集成羣,因爲只有7個地方可以涉水過河,而且這些地方通常會有許多尼羅鱷在水中停留等待。鱷魚只能喫掉一小部分牛羚,絕大多數牛羚因爲被鱷魚驚擾而互相踩踏而死。

北部和南部的不同環境

多數年份內,塞倫蓋蒂一馬薩伊馬拉地區北部的降雨量約爲南部地區的兩倍,植被以高草和分散的林地爲主,而不像南方是無數的低草草原。爲何牛羚會放棄更加繁茂的北方呢?答案在於即便像北方這樣繁茂的草原,牛羚羣也會很快將各種資源消耗殆盡,另外南遷之旅也是爲了尋求蛋白質和礦質元素,尤其是磷,而磷在北方有樹的草原的含量非常低,但在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南部草原中卻較爲豐富。雌性牛羚尤其需要這些營養物質來分泌乳汁哺育幼仔。

面對肉食動物,牛羚幾乎沒有任何防禦武器,只能依靠羣體尋求保護,小牛羚剛出生僅僅幾分鐘就可以站立起來。僅僅塞倫蓋蒂一個地區,牛羚每年就會產下超過50萬的幼崽,雖然它們中大多數成員被獅子和鱷魚喫掉,但是依靠數量優勢,種羣還是可以繁衍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