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一部史詩級作品,以溥儀的一生來展開,從各個角度還原了中國的歷史,細節十分出色。

這部最地道最出色的中國電影,由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以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的著作《紫禁城的黃昏》爲構架,參考了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等,可以說是故事片中的紀錄片,紀錄片中的故事片。

尊龍將溥儀詮釋的太出彩,本身自帶貴氣,就算是落魄的時候,仍有傲骨,他只是大時代下無法左右自己命運的悲劇人物。

一開始導演貝託魯奇考慮的人選是梁家輝,因爲他看過樑家輝的《火龍》,但梁家輝因爲塑造過溥儀,再加上貝託魯奇和自己的恩師李翰祥有些恩怨,所以拒絕了。

尊龍當時是導演第一個面試的演員,一眼就相中了他,可是他覺得這男主角來的太容易,又面試了其他很多演員,最後兜兜轉轉還是覺得尊龍最適合,事實證明,尊龍是溥儀的不二人選,演活了溥儀。

整部影片長達3個多小時(電視版219分鐘),但是相比溥儀的一生來說,仍然是太短了。一位外國導演如何組織故事情節來塑造人物?他想要向世界展現一個怎麼的溥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01、寵物小白鼠——少年叛逆,內心柔軟

莊士敦正在和溥儀談論華盛頓,小白鼠探出了腦袋,於是莊士敦提醒溥儀,小白鼠可能想逃走,溥儀聽到這裏,顯出一絲慌張與不悅,他說:"下課吧"。

溥儀的生母去世了,雖然他對於自己沒得到母親的陪伴,有些怨懟,但還是想去看看母親。他騎車走向宮門,侍衛沒有攔他,只是快速地關上了大門,一氣之下,他將小白鼠摔死在宮門上。

在那個時候,除了貓、狗這些常見的寵物,也有馴化鳥、鷹等,但是幾乎沒有見過把老鼠當寵物的,溥儀是一個青春期叛逆的少年,他知道自己是可以任性的,他說老鼠是寵物,周圍的奴才就會對老鼠畢恭畢敬。

老鼠也是他自己的化身,老鼠的內心永遠是忐忑的,它想要逃走,這恰恰也是溥儀的內心,摔死老鼠既表達一種不得自由的憤怒,同時代替自己作爲陪葬,隨母親離開,表達自己對母親的不捨。

02、剪辮子——擺脫束縛,渴望變革

一天,溥儀向莊士敦請教是不是剪掉辮子的問題,得到的答案是"紫禁城已經成爲沒有觀衆的劇院",於是他下定決心,剪掉了長辮子。

這裏的臺詞很隱晦地點出了小朝廷的尷尬,民國建立之後,紫禁城牆外是剪了辮子的革命軍,在牆內,是末代皇帝溥儀和他的小朝廷,享受着優待條件,自說自話地延續着皇家傳統的驕奢享樂。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道:"從民國二年起,民國的內務部就幾次給內務府來函,請紫禁城協助勸說旗人剪掉辮子,並且希望紫禁城裏也剪掉它,語氣非常和婉,根本沒提到我的頭上以及大臣們的頭上。我這一剪,幾天功夫千把條辮子全不見了,只有三位中國師傅和幾個內務府大臣還保留着。"

這時候的溥儀渴望擺脫紫禁城束縛,渴望西方文明,渴望改革,他鼓足了勇氣,想像光緒帝一樣進行改革,此時的他充滿活力和鬥志,是一個渴望從封閉走向自由的代表。

03、溥儀大婚——試圖反抗,無奈軟弱

在溥儀選後之前,交代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排除了很多人的反對,溥儀要戴眼鏡了。

這一天,他以照片選皇妃,特意很認真地戴上了眼鏡,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妻子,他想要的也不僅僅是皇后,他想要一個摩登的妻子,會跳快步舞,他想要西化開明的皇后,他想要思想的溝通,他更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主。

然而事實是,他對婉容說,其實自己的婚姻是做不得主的。

皇上大婚曾經是天大的事情,這一次他們也想要同等的規模和傳統的儀式,首要的問題就是經費,即便儘量省儉也至少需要四十萬塊大洋。

民國政府連皇室的優待費還拖欠着,導致內務府一貧如洗,爲了日常開銷,少不得變賣宮中珍寶,而且還有很多人中飽私囊,這一次籌備大婚更是變本加厲。

即便如此,溥儀的婚禮還算是體面的,特別是各路達官顯貴送來了結婚賀禮,其中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贈送琺琅器、綢緞仗簾,徐世昌送來兩萬大洋、瓷器、中國龍鳳地毯,馮玉祥送來了如意和金鐘表等賀禮。

在這段戲的最後,溥儀對婉容說,"你必須和我一起牛津大學"。所以,雖然他對不自主有不滿,試圖反抗,但是還算稱心的婉容,還算體面的婚禮,還可以憧憬的牛津,讓他始終覺得自己是皇帝。

04、建福宮大火——銳意改革,力不從心

溥儀銳意改革的第一步,是任命鄭孝胥爲大內總管,清點自己的財物。可是,建福官的清點剛開始,就以深夜的一場大火告終,全部燒個精光。據說意大利公使館消防隊的救火車開到紫禁城叫門時,守門的還不知是怎麼回事。

結果是,建福宮附近一帶,包括靜怕軒、慧曜樓、吉雲樓、碧琳館、妙蓮花室、延春閣、積翠亭、廣生樓、凝輝樓、香雲亭等一大片地方燒成焦土,這是清宮裏貯藏珍寶最多的地方。內務府只交上來一部分糊塗賬,到底有哪些珍寶,至今是個謎。

溥儀帶着自信和決心開始的改革行動,渴望一展抱負,行使皇權,就如熊熊火焰一般,只是被熄滅了,站在城門上,當自己的太傅陳寶琛卻爲被驅逐的太監們求情時,相信他內心是失望的,感到了力不從心。

05、逐出宮門——冥頑不化,軟弱妥協

1924年,溥儀正在殿前打網球時,這是他在享受自己改革的初步成果。但是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這是他20多年來,第一次離開皇宮。

只有日本大使館願意收留他們,讓他在天津過着花花公子的生活。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把他當做一枚棋子,利用他建立僞滿洲國。

婉容不同意,太傅反對他,但是他很堅決,在他的觀念中,"沒有我就沒有僞滿洲國,我是世襲的統治者"。

在僞滿洲國的生活,保護不了婉容,侍衛不得佩帶武器,僞滿洲國新的總統,······一步步逼宮,他只能選擇退讓和妥協。

06、 旅順改造——做個平常人

被俘後,他在旅順監獄接受改造。在最初的日子裏,他仍然享受着可以有的優越感,他要小李子服侍自己,提醒小李子爲自己擠牙粉。

甚至被迫自力更生的時候,衣服的扣子都扣不齊,不會繫鞋帶,這些細節表現的不是他的笨,而是他思想上的固執。

他選擇妥協屈服,承認自己的罪行,甚至承認那些他沒有做過的事情,"就不能讓我一個人待著嗎?"

在影片的最後,當看到曾經的監獄長被批鬥時,他不明白爲什麼?但是他只想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在接受採訪時,講到"要是我對溥儀沒有同情,我就不會拍這部影片了。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

這部影片中,導演向大家展示了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有過鬥志,有過軟弱,有過固執,即便在影片的最後,他也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要爲新中國工作,他說"人是不會改變的",這是一個時代和地位賦予他的性格特點及侷限性,也使得這個人物故事極具歷史張力和感染力。(撰文:人間九月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