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梃擊案"是大明王朝一件國本之爭的大案,因爲此案牽扯到整個大明帝國最特殊的三個人,皇帝,太子和鄭貴妃,所以此案沒被破解,隱藏太多祕密,因此成爲大明王朝幾百年中的一個大疑案。明朝"梃擊案"發生後,審訊嫌疑犯後牽出萬曆皇帝寵妃鄭貴妃,但是萬曆皇帝卻下令制止案件審理,讓鄭貴妃主動和朱常洛講和,《明史》記載:帝曰:“外廷語不易解,若須自求太子,鄭貴妃向太子號訴。梃擊案發生後,鄭貴妃主動和朱常洛講和,是不打自招還是替人背鍋?

鄭貴妃劇照

"梃擊案"真兇真的是鄭貴妃嗎?

《明史列傳》記載:“梃擊”事起,主事王之寀疏言張差獄情,詞連貴妃宮內侍龐保、劉成等,朝議洶洶。

梃擊案發生後經過審理嫌疑犯確實牽出鄭貴妃,這讓人不得不深信意圖謀殺太子朱常洛的幕後真兇就是鄭貴妃,因爲鄭貴妃一直深得萬曆皇帝寵愛,萬曆皇帝也想廢掉太子朱常洛改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爲太子,梃擊案發生後鄭貴妃的作案動力最大,並且也牽出來幕後主使者就是鄭貴妃府裏的太監,這個時候無論幕後真兇是不是鄭貴妃,鄭貴妃都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鄭貴妃劇照

懷疑幕後真兇是鄭貴妃的人,卻忽略了兩個細節!

第一:真兇如果真的是鄭貴妃,那麼朱常洛遇刺身亡,她的兒子朱常洵就會成爲衆矢之的,怎麼可能被立爲太子呢?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嗎?

第二:鄭貴妃真的是梃擊案幕後主使者,那麼萬曆皇帝爲何故意包庇,爲什麼不敢一查到底弄個水落石出?面對這件牽扯到國家安危的大事,難道萬曆皇帝還會懼怕一個貴妃嗎?

種種反常現象表明,"梃擊案"的幕後真兇並非鄭貴妃而是另有其人!

萬曆皇帝劇照

"梃擊案"如果刺殺朱常洛成功,對誰最有利?

"梃擊案"如果刺殺朱常洛成功並非對鄭貴妃最有利而是對萬曆皇帝最有利。爲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朱常洛被刺身亡,萬曆皇帝就可以嫁禍於鄭貴妃,然後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爲太子,這種就滿足了自己從一開始就想廢長立幼的目的,並且可以藉此事打擊支持朱常洛的太后勢力,皇后勢力,權臣和東林黨勢力,進而達到高度集權!如果沒有刺殺成功,可以反轉導演一場愛子游戲,讓朱常洛對自己感恩戴德,讓鄭貴妃對自己服服帖帖!

太子朱常洛劇照

當然如果梃擊案幕後真兇確實是萬曆皇帝,他當然希望刺殺成功,因爲這樣他將會達到兩個目的。

第一:高度集權,將皇后,太后,東林黨,太子等權力盡收掌中。

第二:達到自己廢長立幼的慾望,畢竟朱常洛只是他和宮女意外生的,鄭貴妃生的朱常洵纔是他最喜歡的皇子。

因此推斷"梃擊案"幕後真兇最大嫌疑就是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劇照

結語

萬曆皇帝作爲一個權謀高手,在位48年屹立不倒,並且很有權謀手段,真正達到"君閒臣忙"的高明管理境界。那麼不得不讓人懷疑"梃擊案"的幕後真兇就是萬曆皇帝,案件發生後萬曆皇帝先不介入,讓刑部審問出幕後主使者是鄭貴妃府中太監後,然後介入制止案件審理,然後草草結案,並讓鄭貴妃和太子朱常洛講和。這種表演不可謂不高明,一箭三雕,鄭貴妃替自己背黑鍋,太子朱常洛對自己感恩戴德,朝臣講矛頭指向鄭貴妃萬曆皇帝自己卻在羣臣心中被塑造成一個愛妻愛子的好皇帝!

參考文獻:《明史》《明史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