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米粥看似易做,实则很多人错了:湿气不仅没除,反倒更重!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如果体内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人们可以通过饮食、起居可以调节湿气从而祛湿——而红豆薏米粥大家都知道,它是祛除湿气的最佳食补粥

但是看似非常容易做的一道粥,在大部分人手里却都做错了,为何?重要原因:一、薏米仁没有经过炒制直接煮

虽说薏米有利水消肿和健脾祛湿的功效,但是它性寒,味甘如果生的直接下过煮,岂不是寒气依旧存在嘛,因此要炒一下,炒过的薏米收缩了它的寒性,更有利于肠胃的吸收,健脾效果更好

那么薏米该如何炒制才能更好的让人体吸收呢?

超级简单:买回薏米,稍微挑拣一下,把坏的去掉。准备一个铁锅,不放油,放在火上,调到最小,直接将挑好的薏米放进锅里。用筷子搅拌,待到薏米局部变成金黄色,尝尝熟了就行了。整个过程大概20分钟

二、红豆赤小豆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都以为红豆和赤小豆是一种东西,其实从它们的外观形状是很好区别的,虽然都属于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也相近,但是赤小豆的功效比较强一些,中医入药方面都用赤小豆,而红豆一般只是食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呢?形状上区分:赤小豆颗粒比红豆小,比较细长;而红豆比较大呈圆柱状

因此之前做法不正确的朋友们一定要改正哦,否则的话,你吃下去的不仅没有办法祛湿气,反而还会给你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