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華夏五千年,沉澱了太多的歷史文化變遷,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從夏商到元明清的朝代更迭,再由四大發明、老子孔子開啓的人類文化教育達到頂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寶貴遺產,其中有一種是以血緣關係爲紐帶,也是我們中國老百姓很重視的“祖宗遺產”,那就是姓氏。

我國最早的姓氏起源於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這種社會是部落制的,因此伏羲氏就提出"正姓氏,別婚姻"的辦法,所以這個部落的姓氏都來自部落的首領。由於後面人口增長,部落居民遷徙異地和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就分裂出來了各式各樣的姓。

今天介紹的這個尷尬的姓並屬於《百家姓》,這個尷尬的姓氏就是“豬”。豬姓氏起源於三國時代,主要分佈在福建,臺灣,貴州等地區,如今在我國貴州的六盤水,一個古老約村子裏發現有40多位老人人姓豬,豬這個詞呢大家都知是貶義詞,甚至還是罵人的,但這個姓氏在古代沒有任何的歧義的。

這個豬姓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如何來的就無從考究了。除了年長一些的人還保留原姓外,年輕一代人爲了不被人笑話,多數都已把“豬”姓改成同音的“朱”或者“諸”姓了。

姓氏是一種傳承,是對老祖宗的掛念,同時也是我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見證,我們不應該對他們另眼相看,做好自己纔是最關鍵的。中國正因爲有了這些各種各樣的姓氏,才產生華夏民族多彩多姿不同的文化,纔有了我們中國和諧的一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