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爬了一趟山,结果接连被问住两个难题。

行至半山腰,遇见一汪水库,几个钓鱼爱好者正在屏声静气垂钓。

孩子兴奋凑前瞧个究竟,一边大声叫唤:“妈妈,你看,那儿有一条小鱼,还有一条!”

垂钓者侧目皱眉,于是先生赶紧叫住了孩子:“小声点,小心把鱼儿给吓跑了!”

“难道鱼儿也有耳朵?它怎么能听到我的声音?”孩子好奇地追问。

鱼是怎么听到岸上的声音而“闻声遁逃”呢?我暗暗思忖,这是问题一。

爬到山顶,有不少小贩在兜售小玩意儿。孩子喜欢,于是买了一个气球高高兴兴下山。结果,到了山下,原先还鼓鼓胀胀的气球,变得有些瘪气了。

孩子纳闷:“才下山的一会功夫,气球怎么就瘪了,难道漏气了?”

检查后却发现不是漏气的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问题二。

一趟出行,孩子不经意间提出的两个问题,都难倒了作为“理科困难户”的我。

当然,问题最终有了答案,前者是声波的关系,后者是气压的缘故,而帮我做出解答的是一位网红物理老师,他叫“李永乐”。

01物理学,其实是一门生活学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李永乐老师” 这是李永乐老师在他录制的物理教学视频中最经典的开场白,看似平常无奇,但如果耐着性子继续看,却会被他接下来讲的内容吸引,解答无数烧脑问题,令人脑洞大开。

“朝天开枪,子弹掉下来会打中自己吗?”“外星人存在吗?人类为什么看不到外星文明?李永乐老师讲费米悖论”“霍金研究的黑洞到底是什么?李永乐老师6分钟带你了解奇妙的黑洞”“别被高价不粘锅忽悠了!李永乐老师讲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史上最靓身份证号即将诞生!”李永乐老师揭秘身份证号码的秘密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为啥是涡旋形状的?李永乐老师讲地转偏向力……

生活中的天南海北事,脑海里的奇闻悬疑案,其实关乎物理学方方面面: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量子力学、流体力学……

简洁却不简单,在李永乐老师的一套板书下,各种奥秘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李永乐的趣味教学视频在网上走红,于是他成为了一名被央视、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等主流媒体转载点赞的“网红物理老师”,人称“科普一哥”。

事实上,生活中的李永乐老师更是一名硬核物理金牌名师,北大数学与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任职国内顶级名校人大附中,专职物理教学十多年,亲手将200多个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还培养了十余名国际国内奥赛金牌选手。

02为什么要学好物理?

自从教育部出台推行“3+3”新高考制度,不受专业选择的物理成为热门学科,选择物理后,其可报考专业率成为所有科目中最高,事实证明,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恰都是选了物理,并且发挥不错的学生。

六门科目对93个大学招收专业的覆盖率如下(图源:搜狐)

不仅高考物理成为重点学科,在中考中,物理也成为最能拉开差距的科目之一。如今,物理启蒙课已经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必修课。

物理的重要性不仅贯穿在整个学校学习阶段,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未来各种职业的基础素养、锻炼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都是能从物理学习中获得的终生收益。

03物理难,不在知识,而在思维

学物理难吗?

这个问题几乎问倒一片学生。虽说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一说到物理,仿佛给人的就是一堆枯燥的公式,一堆听不懂所以然的原理。

物理知识体量不算大,但尽管练习题没少刷,错题本也没有少做,物理成绩却难起色。企图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物理成绩,却发现离学好物理越来越远。

物理成为众多学生心生畏惧的一门学科,很多人甚至因为物理,而放弃理科。

究其原因,李永乐老师说:物理难,不在知识,而在思维。

说起自己对物理的钟爱,李永乐老师回忆说,那是源于童年时期看的一部物理科普动画片。其中有两个镜头,至今都令他印象深刻。

故事里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关系特别不好,一在一起就打架。而还有一个小朋友的脾气却特别好,他能够和两个打架的小朋友都成为好友。原来故事用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来比喻物理现象中的“质子”和“中子”,质子彼此带正电,相互排斥,而质子和中子却能够构成原子核。

故事又说,有一个人拿了大炮去轰击卫生纸,结果炮弹反弹回来,打到自己的身上了,那个人名字叫卢瑟福。

生动的比拟给童年时期的李永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以后也要去研究这些好玩的东西。

如果说,小时候对物理现象似懂非懂,但这种思维启蒙,让李永乐读中学后接触到物理学时,兴趣陡然增长,最终将教授物理学知识,成为了自己的事业。

04如何学好物理?

如何学好物理?

作为一个从教十多年的物理金牌名师,李永乐老师指出:从小对孩子做好物理启蒙,有助于孩子带着思考去看待生活万事。当孩子具备了这种物理求知的思维,那么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他所看到的不仅是表象,而是会用简单而神奇的物理原理去诠释这个世界。

那么,什么样的物理启蒙才是适合孩子的启蒙呢?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

一个深奥的物理知识,只需要花十几分钟就能轻松讲透,为什么给小朋友编写的物理启蒙书却要花上三年时间?

对此,李永乐老师表示:花那么长时间打磨一套科普图书,只是力求站在符合孩子的认知角度,用最精确、科学、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让孩子能够通过这套书,全面了解物理学,从这里得到启蒙,为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小朋友们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值得一个更深刻的回答。”这就是李永乐老师编著这套书的初衷。

那么这套中国顶级中学老师为中国孩子写的系统的物理启蒙课有哪些亮点呢?

一、权威打磨,将物理世界的奥秘变身趣味漫画,有助于孩子形象理解

李永乐老师本人擅长以幽默的方式讲课,这套启蒙书沿袭了李老师一贯风格,文字描述在符合儿童认知的原则下,传递准确有趣的科学信息。

与此同时,书中的漫画则出自另两位学霸:一位是甘肃省高考榜眼,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材生;另一位是北大学士,来自美国视觉艺术学院硕士。创作团队以“学霸+学霸+学霸”模式组合,确保了知识最精准的呈现。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举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

科学家们为“光到底是什么”吵得不可开交

古代人梦寐以求的炼金术可以实现吗?

相对论时空下,星际旅行的宇航员竟然可以“长生不老”

对于孩子而言,兴趣是一切学习最好的动力。

这些有趣的话题,能够激发起孩子对探知物理科学的求知欲,悄悄为孩子打下学习物理的基础。

并且,为了方便孩子用形象思维去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李永乐老师借用拟人的方式,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象进行信息传达。

比如他将小分子进行拟人化演绎:它们和人类一样,离得太远时,会“朝思暮想”,走得太近时,又会“横眉冷对”。他把比作小朋友,告诉孩子只有保持一个刚刚好的距离,才能在一起和谐相处。

不仅讲出了原理,也把人生道理渗透其间。通俗、有趣、严谨,三者之间,达到最好的平衡。

二、有趣又有用,贴合中国物理教育体系

之所以对孩子做物理启蒙,最终目的是通过激发兴趣为孩子未来的学习之路做好引导与铺垫,培养孩子科学思维,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有趣”的内容+“有用”的知识=物理关键学习

李永乐老师本人任职中国顶尖学府,深谙中国教育物理体系,结合中国孩子的普遍理解能力,将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这是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物理启蒙书。

比如,中学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物理场景和道具莫过于小滑块、小球、皮球、小磁针、小灯泡……李永乐老师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把这些未来物理学习中要用到的场景、道具融入进书中,为数年后孩子真正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再来看看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时常出现在高考选择题和实验题里的布朗运动

(花粉颗粒在水面的无规则的运动)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关于物理,生活中家长有一个认识误区,觉得那是初中以后的事,到时候只要当课程去对待就好了。

这种观念,会让孩子措手不及,在猛然接触物理时,一下子被陌生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吓倒,如果恰巧遇到讲课不生动的老师,那么孩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恐怕荡然无存。偏科,或从此拉开距离。

儿童阶段,是孩子探寻世界万物的敏感期,家长如果能及时捕捉和把握时机,让孩子接触一些物理的基本原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孩子未来学习物理就会得心应手。

三、层层推演,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就像李永乐老师说的,物理之难,难在思维。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灌输给孩子知识更重要。这种能力,它能够帮助孩子灵活地进行正向推导、逆向推理,发散思考。

而一个拥有良好逻辑感的孩子,他有更好的判断力,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更全面客观,拥有更强大的创新能力。

物理启蒙,培养的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

李永乐老师本人的讲课特点就是“逻辑清晰”,在读物中,他也把自己的风格融合在了内容编排里。

10本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到深,每本书内部知识点的讲解也是金字塔式的稳步进阶。不论是从掌握一门知识的角度,还是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孩子的逻辑思维培养从中受益。

从整体来看,十本书从简单可感的力与运动、热学讲起,到相对抽象的光学、振动和波,再到较难的电磁学、流体力学和原子物理,经典物理学的主要基础内容被囊括其中。

从每本的角度来看,主题内部更是环环相扣。以光学为例,先从小朋友熟悉的物品入手,区别光源和非光源,然后告诉我们光传播进眼睛是我们能看到光源(发光的物体)和非光源(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看到这些物体是因为光传播进了我们的眼睛,而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这里通过手影游戏引入光的直线传播,进而引导观察直线传播引起的白天和黑夜,日食和月食。

光的传播有多快?通过和飞机比较,给了小朋友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解答了闪电快于雷声的原因。

光虽然沿直线传播,但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反射”,遇到透明物体时会“折射”,遇到特殊的透明物体三棱镜,还会发生“色散”。反射、折射和色散的角度和位置完全遵照实际原理,科学严谨,与将来教科书里学到的知识保持着科学性上的一致。

色散后,白光变成七色光,其中的三原色也是彩色电视机成像的原理,而小水珠色散的七色都出现,就形成了彩虹。

在从身边例子出发的同时,其实这些场景也都是在未来物理学习中的“题库”来源。

学习始于问题,动力来自兴趣。不管是小学的科学课,还是初中的物理课,大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想让孩子学好物理,必定要联系生活,这样可以让他们产生兴趣,有动力去自发地学习探究。

一套《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推荐给您,物理启蒙路上,也许它会令孩子终身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