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術經緯

《科學》雜誌10月9日發表了一篇關於HIV研究的重要論文。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和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科學家們合作,構建了一個無細胞的體系,首次讓HIV在體外依次完成逆轉錄和整合。通過這個無細胞的體系,科學家們得以更好地觀察對於HIV感染而言至關重要的兩個步驟。他們也發現病毒的衣殼(capsid)在這兩個步驟中扮演的全新角色。

作爲一種逆轉錄病毒,HIV能將自己的病毒RNA基因組逆轉錄爲雙鏈的DNA,並整合入所感染細胞的基因組內。過去幾十年,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結構、生化、以及分子病毒學的分析,已經闡明瞭參與這些步驟的多個酶反應。但由於這些病毒顆粒深藏於細胞質與細胞核中,很難對其進行機制上的研究。這也是爲何科學家們想要開發一個“無細胞”的體系。

先前,也有一些體外實驗可以研究逆轉錄,或是整合的步驟,但這些實驗一次只能觀察一個步驟。而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和優化的體系可以連續觀察這兩個步驟。

具體來看,他們純化了HIV-1病毒體,使用能穿孔的多肽,在病毒包膜上“打”了一些小洞。隨後,他們添加了一些dNTPs,促使逆轉錄的發生。實驗中,科學家們成功觀察到了雙鏈DNA的積累。隨後,科學家們往實驗體系中添加了細胞提取物,重現了病毒DNA整合入外源DNA的過程。測序結果確認病毒DNA整合的方式與預期一致。

有意思的是,在確認哪些要素對於病毒的逆轉錄和整合起到關鍵作用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在科學家們面前——HIV的衣殼。從結構上看,衣殼是包裹在病毒遺傳物質外的一層保護。但這篇論文發現,衣殼在病毒感染的過程中,起到了更爲主動的作用。

HIV的衣殼(黃色和紫色所示)包裹着病毒的RNA(藍色所示)(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Credit:Janet Iwasa)

通過遺傳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研究人員們發現,如果衣殼變得不穩定,病毒就無法通過逆轉錄來複制自己的遺傳物質。這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直接表明,衣殼是HIV感染的重要元件。

俗話說眼見爲實。爲了看清衣殼如何參與到了HIV感染的過程,研究人員們使用冷凍電鏡技術,看到在逆轉錄的過程中,衣殼大部分都保持完整。在逆轉錄發生的8-10個小時後,研究人員們依舊可以觀察到大型的完整衣殼結構,且病毒的核酸從衣殼的網狀晶格結構中排出。這一時間段恰好是逆轉錄產物積聚到峯值,發生整合的時間。

冷凍電鏡和分子建模技術讓我們有機會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看清病毒(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Credit:Owen Pornillos, Barbie Ganser-Pornillos)

“這和教科書上寫的不一樣,”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Wesley I。 Sundquist教授說道,“我們的數據顯示病毒的衣殼在支持有效的逆轉錄方面,扮演了主動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研究人員們指出,這項研究在無細胞的體系中重塑了HIV的逆轉錄和整合,並表明病毒的衣殼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與先前的理解不同,它不僅能保護病毒基因組,讓病毒跨越細胞質,進入細胞核,接近整合位點,它還是逆轉錄過程的關鍵。

對於針對衣殼蛋白的在研HIV藥物來說,這項研究表明它們可能起效。而這個無細胞體系的建立,也有助於未來對HIV感染的關鍵步驟進行更詳盡的研究,找到阻止HIV的全新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