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地球观测网20周年和地球日50周年,地球观测网经过读者5轮投票共计56000张选票,从建站以来每天发布的图片中挑选出了最好的图片。最后三轮从32幅地球观测图片中评选出“Tournament Earth 2020”的最佳图片,《海沙 马哈马群岛》荣获第一名,《新疆的断层》进入前32,下面为地球观测网发布的2013年7月30日陆地卫星8号拍摄的新疆柯坪山逆冲断层带卫星图像。

图片1 皮羌断层
图片2 美国陆地卫星8号2013年7月30日拍摄柯坪山逆冲断层带

就在新疆西北部天山山脉的南侧,一系列险峻的连绵高山控制着那里的地貌。最高的山峰高出相邻盆地之上1200米,而且装饰着独特的红色、绿色、以及奶油色的沉积岩层。这些色彩反映了岩石形成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地层序列顶部的红色层是古代河流形成的泥盆纪沙岩。绿色岩层是深度适宜海洋中沉积的志留纪沙岩。奶油色的岩层是浅海里形成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

这幅柯坪山逆冲断层带(Keping Shan thrust belt)图像(图片2)是陆地卫星8号上的陆地成像仪(OLI)于2013年7月30日拍摄的。这些山脊线由东北向西南从阿克苏一直延展到喀什,山岭之间是狭窄的盆地,在一些最低点可以看到浅湖。虽然该地区大部分是干旱荒芜的不毛之地,不过,在图片下部的下方,一条绿色植被带沿着喀什河蜿蜒展布。图片顶部可以看到天山山脉的山麓。

新疆这一地区有着丰富而各种类型的地质历史。大约3亿年前,天山山脉开始形成,当时塔里木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这块塔里木大陆曾经是澳大利亚的一部分)。在中生代期间(2.52亿年前到6千6百万年前),一系列岛弧(弯曲的火山岛链)继续碰撞冲进欧亚大陆,进一步形成了这个山脉。大约8千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也开始碰撞,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造山阶段。

当大陆板块碰撞时,那种压力会产生地质学家所称的“褶皱和逆冲断层带”。原来水平堆积的沉积岩层可能被挤压形成波浪起伏的背斜和向斜。有时,这些岩层会完全破裂,以致较老的岩层堆积到较年轻的岩层之上,这种破裂形式被称之为“逆冲断层”,正是这种(叠瓦式)逆冲断层形成了上面图像中看到的一系列山脊。

还可以看到另一种断层类型,在两个区域里的山脊明显沿一条“走滑断层”或称“撕裂”断层偏移。图片1显示了皮羌断层,这条北西向的走滑断层大致与逆冲断层垂直,延展达70Km以上。在该地区内,五颜六色的沉积岩层被错动大约3Km。

这条断层虽然从上方看很明显,但从地面看可能很困难。“除非你徒步进入山里,否则根本不可能看到这条断层,”地质学家塞巴斯蒂安特纳说,他曾对条断层进行了研究。他解释说:“没有地图,没有明显的小路,也没有标志。沿着牧羊小路走都要4小时。在小路的山坳最高点有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小路继续通往下一条山谷(图片1“皮羌断层”标注旁边),到那观察点就可以正好站到这断层带之上。向一侧看,可以看到寒武纪的岩石,向另一侧看则可以看到泥盆纪的岩石。这让你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即这条断层究竟调节了多么大的位移。(海豆芽摘译自地球观测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