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被定义为头号致残性疾病。2019年10月12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关节炎日”。

设立这个节日旨在提醒人们, 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 关节如此“炎”重,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如何判断自己有无关节炎?

大家可通过 五项标准进行辨别,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红: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

肿:关节炎常见症状,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热:由于关节血运特别少,所以正常情况下摸起来就应该是凉的,比其他部位的体温低,这是正常的。如果关节是热的,甚至发烫,那就证明关节产生炎症,需要治疗了。

痛: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关节炎的疼痛部位应该很明确,某个关节疼,其他部位不疼。

功能障碍:关节炎发作会出现疼痛及炎症,引起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常见的关节炎有哪些?

常见的关节炎主要分3种, 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病。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变性疾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 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患病越多,常伴有骨质增生。全身各个关节都可能发病,但以膝关节、手指关节多见。

症状:患者早期多为上下楼梯、蹲起时感觉膝盖疼痛不适,早起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关节变形(多为“罗圈腿”畸形)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中年女性。

症状:它一般表现为手、足小关节的多个、对称性关节炎症,长期的关节滑膜炎症、肿胀侵袭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抽血化验多数伴有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因子等阳性。

风湿病

“风湿”是生活中常被人提及的疾病。其实“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一回事,而是传统中医对关节病的一种称谓。风湿病在中医又叫“痹”,其病因包括风、寒、湿、热、燥等。在西医中虽也有“风湿性关节炎”,但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却完全不同。

症状:风湿性关节炎一般发生于青少年,多因链球菌感染,常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但一般不造成关节畸形,有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等。

平时应如何爱护关节?

01

保暖。

天凉好个秋。秋冬时节,寒气加重,关节处更应注重保暖,穿厚些的衣服和袜子,可不要一味追求“美丽冻人”。

但同时也要谨防“过度保暖”,比如不能盲目使用护膝保暖,因为护膝弹性大,箍紧膝部后,会阻碍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使膝部的活动困难。

02

走起。

无论预防、治疗关节炎,都要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

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 避免爬山、爬楼梯类似的负重运动。正常人在爬楼梯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在瞬间增加4倍,这类运动对于已有隐性关节损伤的中老年人会进一步加剧关节的磨损。最好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户外舞蹈等。 而且运动前要做好关节预热,加剧关节软骨磨损。

03

休息足。

如果已经发现关节炎的苗头,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关节损伤。

04

吃对。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补钙是恢复关节健康的唯一解决方案。但是单纯的补钙,无法修复关节营养素及关节的软骨组织。

关节炎病症痛在关节,根在软骨,源在氨糖。 要想缓解关节不适,改善膝关节炎,重点是补充软骨保护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