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傳宇 編輯|老司機

汽車產業的新能源轉型進程,在2020年被按下了快進鍵。

10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上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距離上一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誕生,已經過去了整整8年。

《規劃》明確指出:要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其中,換電、加氫再次成爲熱點。

衆所周知,此前8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在政策支持與補貼退坡,技術發展與企業騙補的交織中迅猛發展。截至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連續4年保持第一,整體份額也佔到了全球市場的5成左右。

到了今年,形勢又有了新變化。2020年,是整個汽車產業從技術觀望,到全面轉型、發力的關鍵節點。大衆、奔馳、寶馬、豐田等發起了傳統汽車陣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攻勢,類似大衆ID.4、寶馬iX3都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在此背景下,這份新《規劃》的誕生,頗有些承上啓下的意味。

當爲期十天的北京車展落下帷幕,除了緊隨其後的《規劃》之外,又有哪些熱門的事件同樣在承上啓下?它們又會在今年這個關鍵時間節點,產生怎樣的“蝴蝶效應”?

讓“博格華納收購德爾福”飛一會

在汽車產業轉型的時代,汽車供應鏈變革的幕布也在緩緩拉開。

一方面,汽車核心零部件公司終於從產業發展的“隱祕角落”走到了產業變革的前臺。在本屆北京車展,華爲、博世和地平線三家供應商撐起了汽車供應商陣營在天竺新館的門面。

另一方面,供應鏈變革的進程中不光有車展上的技術推介,也有展外紛雜多樣的“合縱連橫”。10月2日,在達成協議8個多月後,博格華納宣佈以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完成收購德爾福科技。

對於汽車零部件行業來說,這樣的併購並非孤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零部件企業共發生了約20起企業併購,其中包括交易金額超過70億美元的大手筆——採埃孚收購商用車安全和效率控制系統供應商威伯科。

可見,在市場及疫情影響下,全球汽車企業及零部件供應商的壓力進一步增大,除了加快轉型的因素,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期冀通過收購實現抱團取暖。

當然,拋開企業併購的大手筆,新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在持續加碼,並與傳統供應商達成“新老合作”。

比如,華爲表示,2020年內將對華爲汽車BU投入超過5億美元,且短期內不考慮盈利。而且,華爲即將發佈一款車載智慧屏,搭載了華爲鴻蒙 OS 系統。此外,地平線也與大陸集團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綜合來看,各大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編制現在與未來、技術與合作交叉的立體網絡。這背後蘊含着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汽車產業轉型的浪潮,在新興車企的風口之後,最終到了基礎零部件公司執行、策動的階段。這其中,傳統零部件供應商試圖以併購的方式,取得成本、技術與未來發展之間的平衡,而新興零部件供應商則不斷進擊,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資本體量獲得撬動行業轉型的支點與槓桿。

奔馳“放手一搏”

奔馳從來不缺話題。

在本屆北京車展,奔馳展臺堪稱熱度最爲集中的明星展臺,無論是全新S級,還是中期改款的E級,抑或是被單獨展出的騰勢X車型,都引得觀衆駐足試坐。但是,奔馳的謀劃不止於此。

10月6日,梅賽德斯-奔馳發佈全新戰略,忙不迭爲下一步階段的發展續上熱度與火力。

在新的戰略中,奔馳表示要加大電動車與軟件投入,強化豪華品牌定位以提升盈利能力。具體而言,奔馳將推動四大子品牌增長,致力於全系產品及各細分市場的電動化,完善電動產品陣容。這其中,四大子品牌包括了 AMG、邁巴赫以及 EQ 系列,值得關注的是,奔馳大幅地提升了 G 的地位,把 G 作爲子品牌向外界推廣。

爲此,奔馳將推出專屬於大型純電車型平臺(EVA ),自2021年起,4款基於EVA平臺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將陸續上市。與此同時,奔馳將開發專屬操作系統MB.OS,並將於2024年面市。

總得來看,奔馳全新的戰略規劃,圍繞着電動化和軟件系統佈局展開,並最終落地於眼前最爲緊要的盈利能力,頗有點左手未來,右手現實的意味,在汽車時代變革下全面轉型、全新佈局。

不過,作爲一家中型跨國汽車企業,奔馳全新戰略的核心仍然是迴歸眼下的運營。數據顯示,2019年,奔馳息稅前利潤下降53%至33.59億歐元,而同期乘用車業務保持增長,創下2,385,400輛的歷史新高。而2020年第二季度,奔馳乘用車業務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僅爲-2.84億歐元。

對於現任CEO 康林松而言,在剛剛上任的一年後,有必要在德國車企管理層交替頻繁的當口,爲自己的餘下任期乃至下一個任期交出一份切實可行的行動路線圖。

另一邊,寶馬此之前就已經宣佈,到2030年,集團目標是交付超過7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三分之二爲純電動汽車。相較之下,奔馳的目標則顯得更爲保守:到2030年,奔馳電動車銷量佔比要超過50%。奧迪的新能源銷量,則只規劃到2025年。

那麼問題來了,在下一個10年,奔馳能否平衡好電動化和盈利之間的關係,完成2030年奔馳電動車銷量佔比超過50%的既定目標?而且奔馳能否擺脫銷量與盈利之間的負相關聯動呢?在保守的目標導向下,下一個十年會不會是奔馳寶馬奧迪發展的分水嶺呢?

或許,種種問題只能留給時間與市場來回答。

馬斯克:美國董明珠?

奔馳的熱度,敵不過特斯拉的“囂張”。

據 Electrek 報道,近期,特斯拉已解散了在美國的公關部。在此之前,特斯拉全球傳播主管基利 · 蘇普瑞齊奧(Keely Sulprizio)——目前已知的特斯拉美國公司最後一位負責公關和傳播的工作人員,已於 2019 年 12 月離職。

或許在馬斯克的眼中,好的產品自己會公關。但是,這其中缺不了其他方面的輔助。在美國市場,馬斯克通過推特就能吸引衆多的擁躉,猶如“特斯拉教主”一般,這種偶像光環無可替代。

而在中國市場,這一股膜拜的風潮,隨着馬斯克喫振鼎雞的“諜照”流出、Model 3的下線達到了頂峯,又隨着Model 3價格的下降在吐槽派和挺特派間來回搖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公關的本質是一種品牌形象的公共傳播,馬斯克在推特上與網友的高強度互動,的確部分替代了特斯拉公關部的職責與作用,但是全面裁撤公關部條件仍不成熟,就像不能完全取消線下門店一樣。

在中國,倒是有一家公司與之類似。比如,格力電器在公關上的花費就很少,董明珠幾乎已經代言了格力電器絕大部分的公關活動,而且親自出鏡爲自家產品打call、帶貨。

馬斯克和董明珠,也許都是深諳公關本質的同道中人。

只是,一向亦步亦趨特斯拉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這一次,真的敢學嗎?或許,是敢學但不敢全學。

比如,一向低調的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也試圖以一封《威馬家書》,打破“威馬已死”的流言,穩固自己創始人身份加諸企業發展的光環。從效果來看,這樣的溝通形式,遠非一般公關活動所能比擬。

就像互聯網企業所崇尚的扁平化管理,新的傳播渠道、傳播方式、傳播話語,或許確實能帶來新的公關模式。借用一句流行的廣告語來展望未來的公關生態,那就是“創始人直接發話,沒有中間公關部門來插話”。

ROAD

BOO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