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宋江,由於推行招安,長久以來人們都認定了,他是水滸中最可恨的人,坑死了衆多梁山兄弟。甚至更極端的說法是,宋江用梁山108位兄弟(包括晁蓋)的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花翎”。

自然,上任梁山老大晁蓋,因對比強烈,且死得又不明不白,而被許多人捧爲是:水滸真正的好漢!但果真是這樣嗎?

其一:對比老大的責任

宋江推行招安,這是事實。那麼晁蓋做梁山老大時,他要幹啥?就是想在梁山當一輩子好漢。用他的話說就是“大口喝酒,大塊喫肉,論秤分金銀”。可問題是這可行嗎?根本不可行!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

這是典型的快活一時是一時,最幸運的結果是,等他們享受到老了以後,被輕鬆剿滅,死得會更慘!另一個極大可能是,保不齊什麼時候來夥更狠的好漢,火拼了他們。這種事很常見,如魯智深殺掉鄧龍,奪二龍山。

因此我們可以把梁山,比作一個隨時都有破產危險的公司,但老大晁蓋卻天天跟咱們稱兄道弟,一起任意放飛自我,那麼你覺得這樣的老大是可愛可敬,還是可惱可恨?

答案一目瞭然——鬼才願意跟着這樣的老大混!那麼如今再看宋江推行招安,是不是感覺,起碼比坐地等死要強太多?

宋江招安真正的問題是,他就不該鑽營李師師這門路,李師師是啥人?會被滿朝文武認可嗎?鑽營了這樣的門路,就等於自貶身份!

宋江招安最有效、安全的途徑,就是通過蔡京去運作。且蔡京也傳達出想招安梁山的意圖。在《水滸傳》中,梁山攻破大名府後,蔡京說得很清楚,他本想把招安梁山的功勞給女婿梁中書。可惜梁山爲救盧俊義,血洗大名府,把這條路給毀了!

也許有人立刻反駁,這不是投靠奸臣嗎?豈能是好漢所爲!但問題是,原著中鑽營李師師就是好漢所爲了?且,宋江招安之所以被否認和捱罵,是因導致了梁山好漢慘死。如有了蔡京這棵大樹,梁山好漢結局不就完美了嗎?

不能啥都要求吧,這根本不現實!因此宋江跟晁蓋一比,誰才盡到了老大責任,是真正對兄弟們負責?自然是宋江——起碼梁山公司最終大宋收購了!梁山好漢們無論生死,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再是“賊”。而梁山好漢的子女,也都可以揚起腦袋堂堂正正地活着!

如花榮吊死宋江墓前,所說:“此事(子女的日後生活)不妨,自有囊篋足以餬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敢問,若花榮此刻還是個梁山好漢身份,他敢不敢吊死,敢不敢說這話?恐怕只會再來一輪推選新老大!

其二:對比朋友的義氣

晁蓋一直被讚美的,就是他對朋友的完美義氣。但凡事就怕細節!咱好好分析一下朱仝上山時的情況。

朱仝是晁蓋、宋江和雷橫的救命恩公。人們都說他是被宋江坑的:用李逵作惡,殺掉無辜小衙內,逼得朱仝走投無路,不得已上山。可問題是,此事卻出現了三種說法。

其一是李逵的說辭:“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

其二是吳用的說辭:“兄長,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將令,吩咐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曉。”

其三是宋江的說辭:“前者殺了小衙內,不幹李逵之事。卻是軍師吳學究因請兄長不肯上山,一時定的計策。今日既到山寨,便休記心,只顧同心協助,共興大義,休教外人恥笑。”

三個人,三種說辭,你信誰?恐怕所有人都會選擇相信李逵,因爲就他沒心眼!而吳用和宋江,一看就是互相甩鍋!

那麼問題來了,裏面出現了晁蓋!雖全程沒見晁蓋對此事說啥話,但顯然他不但知道此事,且也是默許的!否則以晁蓋的性子,必會如剛當梁山大哥時一樣,絮絮叨叨的叮囑,準備劫道的阮氏三雄等:只取錢財,莫傷他們性命。

但現在卻全程沉默了。所以朱仝被坑上山,能說跟他無關嗎?他是梁山老大,恩將仇報也有他一份,這能叫晁蓋義氣?

其三:結論

所以,晁蓋既是一位不負責的老大,視兄弟性命和未來如兒戲,同時他的義氣也根本沒那麼完美,甚至也是很無私的。

之所以許多人捧晁蓋,無非是爲否認宋江罷了。其實若深究下來,則會很容易發現:晁蓋比宋江更可恨,根本就不是一條響噹噹的好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