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角尖

五元文化又來了,這次是帶着首部“衛視劇”。

諜戰劇《瞄準》於前晚(10月10日),正式登陸浙江、東方衛視,以及愛優騰芒四家視頻網站。這部以狙擊手爲獨特視角,講述昔日並肩作戰的好友由於信仰問題最終走上對立面的諜戰題材。首播成績並不突出:酷雲直播收視顯示,該劇當晚在浙江、東方衛視的平均實時收視,分別爲0.48和0.31。

當然,這樣的成績必然離不開上一部作品《在一起》收視低潮的影響,但整體略顯冷清的市場環境,也加重了這部劇之後的出圈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當前的首播質量,還算不錯。緊湊不突兀的敘事節奏,狙擊手爲第一視角的敘事主體,以及雙線敘事的平行設定,都讓這部劇多了一些看點。而從市場層面來看,今年已經陸續出品了五部作品(前四部爲暑期懸疑短劇)的五元文化,以及其首次執導衛視劇、打造諜戰劇的內容創作,顯然更受市場關注。

五元文化能如願以償打響自家首部“上星”作品嗎?諜戰劇在今年市場中頻頻啞火後,還能重振旗鼓嗎?這是《瞄準》這部劇身上所揹負的兩道使命。五元首部“上星劇”,《瞄準》能瞄準“爆款”嗎?

熟悉網劇市場的觀衆,可能對五元文化這家以內容生產爲核心競爭力,致力於做懸疑劇領域第一廠牌的影視文化公司並不陌生。2015年,彼時還只是一位內容生產者的五百導演,憑藉個人能力打造出了在當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懸疑網劇《心理罪》,隨後同年12月,他便與有着多年媒體經驗的馬李靈珊組成搭配,共同組建“五元文化”。

2017年先後,這家本就有着“內容+市場”雙向優勢的影視文化公司,再次迎來一名重磅級領袖聶倩蓉(曾打造諸多知名影視作品),三人之間的默契組合,也讓公司在同年製造出豆瓣評分高達8.9、首部從劇本到版權反向輸出給Netflix的國產懸疑劇之光《白夜追兇》。五元文化“懸疑劇廠牌”的稱號,由此打響。

這裏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五元文化除了是一家內容型生產公司,幾乎與公司同步建立、由創始人之一的五百發起的“弧光聯盟”計劃,在五元文化的帶領下,已經陸續培養出一批優秀且成熟的製片團隊,比如與五百共同執導《白夜追兇》的新人導演王偉,就是“弧光聯盟”成員之一,旗下的新人導演楊苗、餘慶、臧溪川、劉紫薇等人,都在這幾年陸續創作出了屬於自己、且被市場認知的懸疑代表作品。“弧光聯盟”計劃由此正式落地,且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五百帶領的 “新人”導演作品中,既有《白夜追兇》這樣的國產精品高分劇,同時也不乏《滅罪師》《非常目擊》《白色月光》這樣的平庸之作。尤其是後面兩部,這是五元文化今年暑期檔重點發力的懸疑短劇領域,但其略顯平庸的作品質量,讓其與另外兩部懸疑短劇《十日遊戲》《在劫難逃》共同埋沒在暑期檔懸疑短劇當中。

有人將五元文化內部出現的這種現象歸結爲“新人導演質量參差不齊”,但問題的本質或許就出現在“弧光聯盟”本身。

這是一個將行業內有着理想抱負且有才華的人聚焦在一起的大型“培養皿”,發起人五百是網劇市場中的老江湖,但其個人水平發揮不一、且招來的人才多爲新人,也讓五元出品揹負了一層“質量”方面的問題考量。不過總的來看,五元文化出品的作品,基本還處於及格線水準往上,雖然目前並未出現“第二部”《白夜追兇》,但平均質量在及格線的創作能力,還是讓該公司在影視行業佔據一席之地。

《瞄準》是五元文化今年出品的第五部作品,同時也是該公司推出的首部“上星劇”,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五元后續即將“上星”的其他作品。

從當前已播內容來看,劇情質量、演員演技,以及諜戰劇所需要衡量的服化道、節奏問題,《瞄準》基本在線。但個別不容忽視的問題,還是引起網友擔憂。比如五百導演這次所帶的新人導演別克、之前的導演履歷爲“零”,“雙男主”黃軒陳赫,之前也都分別有演技被質疑、上綜藝頻繁,以及演員私生活出現負面評價的相關問題,黃軒陳赫能否撐起收視還有待考量。

(導演“別克”作品履歷)

另一個引起大衆關注的問題是,該劇的集數長達60集。雖說諜戰劇一定程度上較其他類型劇集數更長,但長達60集的作品體量,還是讓觀衆爲之捏了把冷汗。彈幕、豆瓣小組上,“是否注水”、“後期節奏會不會崩”等相關詞條佔據小半。

《瞄準》會瞄準今年市場中的“爆款”嗎?目前來看,還有待考察。《瞄準》會是今年首部“出圈”諜戰劇嗎?

分析完《瞄準》製作公司的製作能力和後續可能會出現的市場問題外,諜戰劇這一類型化的題材創作,也是觀衆考量的標準之一。

《瞄準》是一部將焦點對準新中國成立時期,兩位因不同信仰最終分道揚鑣的“狙擊手”身上……小人物、兄弟情、狙擊手,可以說是這部劇的“題眼”,也是該劇受到大衆關注的重要元素。

陳赫飾演的池鐵城,出場不到一分鐘,就以果斷、縝密且殘酷的殺人手法,將上船之人絞殺,完結後,他還不忘用手指沾了一口蛋糕品嚐,人物的肅殺感和神祕身份立刻顯露在大衆面前;相比之下,黃軒一出場飾演的“假身份”木雕師,則有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他是誰?爲什麼隱藏真實身份?身上與狙擊手重合的傷痕究竟隱藏着怎樣的過去?這些都是首集播出後,觀衆最想了解到信息。

懸疑、諜戰和多線條敘事的手法,讓《瞄準》這部劇既有傳統諜戰劇的影子,同時也多了不少更年輕化和懸疑推理式的創作風格。這是來自於製作方五元文化的功勞。

但與此同時,這部劇所存在的類型化的市場問題依舊不容小覷。衆所周知,諜戰劇是我國題材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巔峯期時,該類型曾誕生過豆瓣評分過9分的《潛伏》《紅色》,以及《風箏》這樣的經典作品。近年來,諜戰劇發展勢頭雖江河日下,但數量上的維持依舊顯示出市場對這類題材的重視程度。

不過,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今年是諜戰劇市場相對“冷門”的一年。記者初步統計,上半年播出過的諜戰作品,僅有5部,且在收視和口碑層面,皆慘遭不同程度的滑鐵盧。譬如,由當紅小生主演的《秋蟬》,播出期間,該劇創下了任嘉倫近年來作品熱度新低,豆瓣剛過及格線的評分,也未能讓該劇收穫口碑熱度。

“諜戰教父”柳雲龍今年奉獻給觀衆的新諜戰作品《勝算》,豆瓣僅7085人打出的7.1分,也側面顯示出這部劇的冷清。類似的還有張一山、潘粵明主演的《局中人》,孫紅雷、張魯一、萬茜主演的《新世界》,豆瓣評分都未過及格線,平均低於6分的諜戰作品,也讓今年的絕大部分諜戰劇慘遭“口碑、收視”雙層滑鐵盧。

這種情況下,《瞄準》的市場成績好與否,就不再僅僅是單個作品的問題。它還肩負着今年整個諜戰劇市場,以及五元文化首部“上星劇”能否一炮打響的使命。《瞄準》能否順利完成這兩層使命?目前來看,還有待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