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保險公司屬於重資本行業,中小保險公司在高速擴張下對資本的消耗較大,爲了滿足監管要求,公司往往會通過引入戰投或者股東增資來滿足償付能力充足率以尋求擴張。不過對於安誠財險而言,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多年保持在高位,此時引入戰投或許有爲後期上市做準備的考慮。

近日,重慶產權交易網顯示,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誠財險”)發佈引進戰略投資者意向公告,擬以不低於3.81元/股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倘若按照40.76億總股本計算,安誠財險估值超155億。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保險公司引進戰投是爲了增資補充償付能力充足率擴張。不過根據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安誠財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高達541.06%,補充資本的需求並不強烈。

然而除了增資,引進戰投或許在爲上市做準備,畢竟安誠保險早在2012年便有上市的打算。而就在掛出引進戰投公告的同月,安誠正式任命周平爲公司董事長。“引戰投+新董事長”雙管齊下,安誠財險似有大動作。

引戰投爲上市做準備?

早在2012年國際金融公司入股時,安誠財險就曾表示,希望在5年內,實現賬面盈利並着手進行IPO輔導的戰略目標。

上市意味着安誠財險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融資,不再依賴股東注資。公開信息顯示,安誠保險分別在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年底,通過4次變更註冊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40.76億元並維持至今。

其中2012年5月,安誠財險定向增發5億股普通股,同時引入外資股東國際金融公司(IFC),註冊資本變更爲30億元;2013年末,安誠財險第4次增資,引入韓國東部海上火災保險公司(現更名爲“DB損害保險公司”),增資後其註冊資本達到40.76億元。

在引入外資股東後兩年,安誠財險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和2013年分別取得5275.58萬元、5815.78萬元的淨利潤。

不過好景不長,2014年再次虧損1.28億元;2015年得益於二級市場走強,投資收益的增長盈利2.28億元,達到利潤頂峯。但在2016年再次虧損1048.95萬元。2017、2018年則分別盈利3094.03萬元、3710.9萬元。但在2019年,安誠財險淨利潤大幅虧損4.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安誠已經連續兩年盈利,但是國際金融公司仍在2018年選擇退出。2018年2月,國際金融公司將所持有的安誠財險3億股股份轉讓給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城投”)。轉讓後,重慶城投持有安誠財險12.6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31.0403%;股權進一步向國資集中。

從國際金融退出時機來看,恰巧是在戰略入股5年後,而這五年中安誠財險似乎並沒有上市的進一步動作。原因莫過於自身盈利和外部環境。

從財務門檻看,A股IPO對擬上市公司的盈利有要求,比如主板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爲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顯然,安誠財險並不滿足盈利條件。

另外,安誠財險還存在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頻繁的情況,也不符合《上市辦法》規定的“發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外部環境方面,2011年新華保險A+H股同步上市融資後,A股在2011-2017年一直有一段保險公司上市“真空期”。直到2018年11月,中國人保的A股上市打破了這一“魔咒”。這似乎給了一直想要上市的安誠財險一絲曙光。

而引入戰投一方面有利於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另一方面或許能夠利用戰投的資源形成協同效應,一舉多得。

股權變動頻繁,民營企業紛紛質押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安誠保險成立於2006年12月31日,由重慶城投等9家股東發起設立。

事實上,安誠保險股權自成立以來變動較爲頻繁。早在2011年3月,大股東重慶城投曾欲將所持1億股股份轉讓給深圳市騰華投資有限公司,當時轉讓持股比例達10%,不過最終安誠保險向保監會申請取消了該次轉讓。

2015年以後,安誠保險已有多家股東退出或轉讓股權,但轉讓均是老股東接盤。

2015年8月,保監會批覆重慶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的1.5億股股份轉讓給大股東重慶城投,受讓後,重慶城投共累計持有安誠保險約9.65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3.68%。

2016年7月,上海三毛(600689.SH)將持有的5000萬股股份轉讓給第二大股東渝富集團。轉讓後,渝富集團累計持有安誠保險約7.65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8.77%。  

2018年2月,國際金融公司將其持有的安誠保險7.36%的股權轉讓給重慶城投,重慶城投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1.04%,由戰略類股東昇至控制類股東。

此外,安誠保險的股東也由成立之時的9家股東增加至如今的19家,股權主要集中在國資手中。二季報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安誠國有法人股佔比62.33%、社會法人股佔比22.66%、外資股佔比15%。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誠財險的19家股東中,共有8家存在股權質押行爲,8家公司合計質押安誠財險14.24億股股份,佔總股本34.94%,且7家爲民營企業。其中,重慶市公路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2.35億股且均被凍結,是質押凍結股份數量最多的民營企業;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2.04億股被質押,佔總股本5%。

悉數質押也意味着重慶財信對安誠財險的不看好。2018年、2019年,重慶財信曾分別於重慶聯交所、上海聯交所掛牌轉讓安誠財險的5%股權,但未成功。

同在2018年,重慶聯盛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擬向重慶北部雙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出清所持有的安誠財險的0.3億股股份。

經營業績不穩定或因高層變動

安誠財險的人事變更,也是業內關注的重點。2018年7月底,安誠財險原總經理閔衛東被停職,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常務副總經理胡仲林出任經理層臨時負責人,現任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

閔衛東之前,安誠財險總經理爲羅宇星,其任職資格於2011年4月獲批,次年其董事身份獲批。2015年年初羅宇星即主動提出辭職。

不過二季度償付報告中仍未找到總經理的身影,可見,自閔衛東被免職之後,公司總經理職位一直空缺。

除了總經理經常更換外,公司董事長一職也變動頻繁。

2019年12月,安誠財險大股東重慶城投提名周平爲安誠財險的董事長人選。周平有國資背景,曾主管重慶社會保險工作近20年。

據瞭解,安誠保險前任董事長陶俊來自第二大股東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公開資料顯示,陶俊曾任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有媒體報道稱,在陶俊任職董事長期間,安誠保險一度想擺脫大股東重慶城投的控制,大股東與經營層在不少地方存在博弈。

陶俊之前,公司的董事長是華渝生,其從安誠財險開業即擔任董事長一職,2014年3月由於年齡關係辭去安誠財險董事長職務,接任者是來自重慶城投的董事長孫力達。同年1月,也就是在華渝生離職之前,安誠財險副董事長吳堅也辭職。

在管理層和股權的頻繁變更下,安誠保險的經營業績也略顯乏力。

2017-2019年保費收入41.51億、41.17億、45.1億,但這一數值也仍未達到其在2017年時定的用三年時間實現“保費收入超50億元,資產規模達100億元”的目標。

此外,安誠財險較爲依賴車險業務,其車險業務佔比維持在七成左右。高佔比的車險業務也帶來較大的承保虧損,2016-2018年,其車險承保分別虧損2.74億元、2.96億元、3.42億。2019年虧損繼續放大至3.75億元。

營收的增長乏力也帶來淨利潤的波動,經常出現兩年盈利一年虧損的情況,2017/2018年連續兩年盈利後2019年大虧4.3億。而2020年二季度再次盈利0.42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