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令狐

欲以“工具化合物”为主业冲击科创板的皓元医药,自提交上市申请之后就争议不断。近年来成为皓元医药主要收入来源的工具化合物业务因游走在灰色侵权地带饱受质疑,另外,该业务“量小分散,需在线推广”的特性也使得皓元医药的销售费用畸高。而此次IPO募资大力发展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的真实性也模糊不清。

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连续两年超过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成为皓元医药目前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而该业务的发展也直接拉动了皓元医药的综合毛利率。成为皓元医药“美化”报表的利器。

不过,在皓元医药之前,国内没有一家以“工具化合物”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由于目前用于生命科学试剂的工具化合物专利则基本掌握在国际原研药公司手中,比如辉瑞、礼来、阿斯利康等公司。这也成为该领域国内企业被质疑专利不足可能存在侵权的原因。

此前便有媒体报道,《侵权鉴定意见书》显示,100种皓元医药随机在售产品,竟然全部侵权,其中的69个化合物产品侵犯了中国专利,另外31个化合物产品侵犯了外国专利。而主要销往美国的工具化合物业务因“量小分散,需在线推广”也使得皓元医药的销售费用畸高。

工具化合物业务争议繁多,而皓元医药的第二大业务原料药和中间体也未能独善其身。

皓元医药招股书中列出的杭州灵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灵运)与安徽实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实特)、杭州欧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欧内)等供应商都存在问题。

01

被“美化”的报表

自2018年3月从新三板摘牌的皓元医药重返资本市场的路可不顺利。据上交所官网披露,皓元医药科创板IPO申请于2020年5月26日获得受理,6月22日获上交所问询。而这期间,皓元医药业务模式和经营风险饱受外界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皓元医药成立于2006年,位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是一家较为老牌的生物医药CRO企业。目前,应用于药物开发前端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以及药物开发后端的原料药和中间体成为其两大业务。

2017年-2019年,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分别为8125.49万元、15063.79万元、23568.2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6.71%、50.41%、58.49%。而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3.29%、49.59%以及41.51%。

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连续两年超过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成为皓元医药目前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而该业务的发展也直接拉动了皓元医药的综合毛利率。

2017-2019年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7.71%、68.29%、70.70%;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44%、34.78%、38.83%。综合毛利率达到58.03%。彼时2014年皓元医药的综合毛利率仅24.01%。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皓元医药主要收入来源是工具化合物,上市融资后很大可能会继续做工具化合物。因为,工具化合物利润高,是营业额的主要来源;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在国内外均已经充分竞争,利润已经很低。”

不过,据招股书披露,皓元医药拟融资6.5亿元,其中5亿元将用于安徽皓元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建设项目(一期)。这是否意味着,若皓元医药上市,其经营重点将转向原料药和中间体。

在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在国内外均已经充分竞争,利润已经很低的环境下,皓元医药如何“美化”报表,尚存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为皓元医药带来高额回报的“工具化合物”从未在业内其他公司被提及。

在药石科技、凯莱英、九洲药业的招股书、财务报告中检索,均未发现“工具化合物”这一概念和表述,甚至在皓元医药除招股书之外的其他历史公开资料里(2014—2016年财务报告及新三板公开说明书),也均未发现“工具化合物”这一表述。

皓元医药招股书中,在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方面,皓元医药只对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的产品名称、对外销售以及产销率做了详细介绍。且报告期内,皓元医药连续3年“销售额前十大且有较为稳定销售的产品”全都来自于“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

在外界看来,皓元医药存在为了申请科创板上市而将自创的业务类别与传统的“分子砌块”业务拼凑在一起的嫌疑。

02

饱受争议的工具化合物业务

皓元医药对工具化合物业务的介绍并不多,但作为皓元医药的“明星业务”,工具化合物到底是什么,成为每个投资人不得不搞清的名词。

工具化合物则指具有一定生物或药理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分子砌块技术的后端。如果药物分子是一所房子的话,分子砌块可以大概理解为盖房子的砖瓦,后者决定了药物分子的药理活性、毒性等。而分子砌块则是用来制作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块要通过修饰合成变成各种各样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生产分子砌块的技术难度要比生产活性化合物简单的多。药石科技也是皓元医药此业务在国内的唯一竞品。

“活性化合物也可以理解未批准上市的药物,它们通常会被原研药企作为候选药物送去官方机构审批、进行临床实验,只是有的被批准上市有的不能上市”。

皓元医药模糊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也成为上交所询问的重点。

因为国内的“工具化合物”生产大都处于侵权的灰色地带,一旦这类公司上市,涉及专利侵权的问题也将遭到专利持有公司或个人的法律追究。上市意味着这一特殊行业将从幕后摆上台前,接受市场的质疑,有分析人士表示。

招股书显示,皓元医药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超过10000种。但截至2020 年 3 月 31 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获授权专利 53 项,其中发明专利 2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5 项;涉及到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专利仅9 件,另外还有 40 项著作权。

此前有媒体报道,《侵权鉴定意见书》显示,100种皓元医药随机在售产品,竟然全部侵权,其中的69个化合物产品侵犯了中国专利,另外31个化合物产品侵犯了外国专利。

另外,对于核心业务的模糊介绍,皓元医药表示,,公司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产品种类繁多,单一产品的销售收入较低,分具体产品的收入较为零散。

曾有媒体报道,皓元医药工具化合物的销售市场主要在美国,客户较分散,需求量一次只需1斤、3斤,国内公司一般都是以快递的形式寄过去。但为了逃避美国的监管,国内公司一般都会通过香港公司进行中转,再发往美国。

此前,皓元医药通过全资收购MCE公司和CS公司两家公司,将其主要的工具化合物销售渠道并在子公司香港皓天旗下,帮助皓元医药的产品销往美国。

该业务“量小分散,需在线推广”的特性也使得皓元医药的销售费用畸高。

2017-2019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856万元、3225万元、4714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67%、10.74%、11.53%,远高于行业3%-4%的平均值。而同在CRO赛道的药明康德2018年的销售费用率为3.5%,泰格医药的销售费用率为2.37%,昭衍新药的销售费用率仅为1.62%。

与销售费用形成强烈反差,作为科创板考量医药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皓元医药的研发费用已两年不达标。

数据显示,2017-2019年,皓元医药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819.4万元、3542.23万元、5304.4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21%、11.8%、12.97%。

按照《上市规则》规定,科创板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认定为“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03

业务真实性存疑

工具化合物业务争议繁多,而皓元医药的第二大业务原料药和中间体也未能独善其身。

在招股说明书中,皓元医药明确表示,公司尚未完成自有生产工厂的规模化建设,部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主要通过委外生产的方式完成。然而在其大量委外订单背后,其供应商的真实性也饱受外界质疑。

据媒体报道,皓元医药招股书中列出的杭州灵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灵运)与安徽实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实特)、杭州欧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欧内)等供应商都存在问题。

皓元医药2019年11月签下合同金额达到675万元的供应商—安徽实特与皓元医药子公司注册地址重合。

启信宝数据显示,安徽实特成立于2019年9月2日,注册资本500万,注册地址为“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霍里山大道北段1669号3栋”,而皓元医药全资孙公司安徽乐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霍里山大道北段1669号3栋”。

而据调查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安徽实特目前还未正式展业,但皓元医药却在招股说明中表示,与安徽实特的订单已“履行完毕”。

2018年成立的杭州灵运,同年成为皓元医药的第二大供应商,据21世纪经济报,杭州灵运位于杭州滨江区九本文创园,但办公场所不足40平方米,室内仅有两张办公桌,一位工作人员确认,公司是做中间体业务,但主要“做贸易这块”,“原材料买过来再卖给下家”。

目前来看,安徽实特与杭州灵运尚不具备生产能力。

而杭州欧内为皓元医药2017年第三大供应商,彼时采购金额是394.91万元,占比3.37%。杭州欧内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明石路515号明石商业大厦1019室,据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上述地址并非杭州欧内,而是一家中医特色理疗中心。另外,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杭州欧内已经处于注销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