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们农村电商的代表,人非常勤快,吃得苦还是个热心肠,很不错......”10月10日,杨恩林在广安区白市柚母本园基地直播带货,为家乡的白市柚和自己的微店做宣传,看到眼前积极向上的杨恩林,白市镇月光村第一书记赵春艳赞不绝口。

杨恩林,广安区白市镇月光村人,属贫困户,1996年在东莞务工时,在一次作业中由于机器故障不幸失去了双手。但身残志坚的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1997年回到家乡后,在当地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及月光村村组干部和帮扶领导的关怀帮助下,杨恩林逐渐找回失去的“双手”。现在,他不仅是村上的脱贫好榜样,还是大家心中的“活雷锋”。

自强不息“找回双手”,主动脱贫好榜样

对于常人来说失去双手那是多么大的打击,但杨恩林不甘命运如此,为了“找回”失去的双手,回归正常生活,他从简单的吃饭、穿衣等日常基本自理能力开始练习。2017年,通过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杨恩林的危房得到了改造,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和住房安全问题,同时村上还为其提供公益岗位,让他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看到党和政府这么帮助自己,他更加燃起了“要靠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斗志!

为摆脱贫困,维持基本生活,杨恩林主动干起了小卖部,主营油粮副食、杂货等日用品,既方便了村上的群众,也为自己增加了家庭收入。“平均月收入有接近三百来块钱,日常水电基本开销够用了。”此外,由于双手残疾,杨恩林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残疾,每月有50元残疾补贴和100元残疾人护理补贴,加上300元的医保兜底,每月可领到450元左右的补贴,基本生活算是有保障。杨恩林还说道,“去年在村上当巡逻员,每月有400元工资,今年4月通过聘请贫困户做文书助理这一政策,又成功‘上岗’,每月可以领到1600元工资。”做着公益性岗位的杨恩林不仅是村组干部的好帮手,还成了乡亲们一致认可的励志好榜样。

踏踏实实做工作,感恩回馈不言谢

如果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迫于身体缺陷的无奈,那长久以来的热心助人便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恩义举。平日里,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杨恩林还经常帮助村组干部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这不,近日,广安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月光村共涉及5个队,杨恩林知道后便主动申请,走家串户,详细询问每家每户的人员状况和外出情况,并一一做好登记、核对好信息,回去后再逐一将其录入系统。在问及是什么原因让本就用手不便的他主动申请做这项工作,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村上忙不过来,就想着帮他们分担一点,这也是我该做的。”

据杨恩林所述,他挨家挨户地进行信息核对和搜集,共完成了4个队的人口普查电子档录入工作,走访了近200户,耗费近10天时间。乡亲邻里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活雷锋”,每听到感谢的话,他也只是笑着应一句,“哪里,应该的。”

潜心钻研电商微店运营,热心帮助乡亲卖农货添收益

“由于我双手残疾,无法劳动,生活十分艰苦。领导跟帮扶干部经常到我家中,给我宣传党的脱贫政策,帮助我规划脱贫项目。如今,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凭借自己的‘双手’,不仅开了小卖部,还开了微店。”2017年来,在政府的政策宣传和帮助下,杨恩林做起网商,开起了微店,在做好日常工作和照看好小卖部的同时,一有时间他就扑在电脑前“捣鼓”自己的微店,每每遇到网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他就与村上干部积极探讨。慢慢地,微店有了起色,生意也越来越好,2019年他还被评为“广安区电子商务贫困户代表”。“现在微店收入很不错,光这块儿平均每年就有5千元左右的收入。”杨恩林高兴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杨恩林的微店主要售卖当地像白市柚、红柚之类的农特产品。农特产品产自本地,货源稳定,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下,也不愁销路。现在,杨恩林不仅是自家小卖部的老板,还成为了大家信赖的“销售员”,乡亲们一有土鸡蛋、大米,或者自家种的白市柚都拿到杨恩林这里来挂在网上销售,而杨恩林也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服务,与买家沟通、打包发货等等都不在话下,用他的话说,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微店把大家的农产品都卖出去,一起过上好日子。“去年帮助大家在网上卖出的白市柚接近有10来单,大概4千块钱。”说着,杨恩林脸上不禁浮出丝丝笑容。

如今,杨恩林每年收入2万余元不成问题,稳定实现脱贫,他还表示,一定珍惜当前脱贫的大好政策和幸福生活,不断增强自力更生,发展致富的动力,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同时,利用好微店帮助乡亲邻里卖农货,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全媒体记者 | 廖小兵 许婷

通讯员 | 苏明华 张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