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們農村電商的代表,人非常勤快,喫得苦還是個熱心腸,很不錯......”10月10日,楊恩林在廣安區白市柚母本園基地直播帶貨,爲家鄉的白市柚和自己的微店做宣傳,看到眼前積極向上的楊恩林,白市鎮月光村第一書記趙春豔讚不絕口。

楊恩林,廣安區白市鎮月光村人,屬貧困戶,1996年在東莞務工時,在一次作業中由於機器故障不幸失去了雙手。但身殘志堅的他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1997年回到家鄉後,在當地黨委政府、駐村工作隊及月光村村組幹部和幫扶領導的關懷幫助下,楊恩林逐漸找回失去的“雙手”。現在,他不僅是村上的脫貧好榜樣,還是大家心中的“活雷鋒”。

自強不息“找回雙手”,主動脫貧好榜樣

對於常人來說失去雙手那是多麼大的打擊,但楊恩林不甘命運如此,爲了“找回”失去的雙手,迴歸正常生活,他從簡單的喫飯、穿衣等日常基本自理能力開始練習。2017年,通過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楊恩林的危房得到了改造,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喫水難和住房安全問題,同時村上還爲其提供公益崗位,讓他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看到黨和政府這麼幫助自己,他更加燃起了“要靠自己”過上幸福生活的鬥志!

爲擺脫貧困,維持基本生活,楊恩林主動幹起了小賣部,主營油糧副食、雜貨等日用品,既方便了村上的羣衆,也爲自己增加了家庭收入。“平均月收入有接近三百來塊錢,日常水電基本開銷夠用了。”此外,由於雙手殘疾,楊恩林被評定爲國家二級殘疾,每月有50元殘疾補貼和100元殘疾人護理補貼,加上300元的醫保兜底,每月可領到450元左右的補貼,基本生活算是有保障。楊恩林還說道,“去年在村上當巡邏員,每月有400元工資,今年4月通過聘請貧困戶做文書助理這一政策,又成功‘上崗’,每月可以領到1600元工資。”做着公益性崗位的楊恩林不僅是村組幹部的好幫手,還成了鄉親們一致認可的勵志好榜樣。

踏踏實實做工作,感恩回饋不言謝

如果說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是迫於身體缺陷的無奈,那長久以來的熱心助人便是他發自內心的感恩義舉。平日裏,除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楊恩林還經常幫助村組幹部做一些其他的工作。這不,近日,廣安區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開,月光村共涉及5個隊,楊恩林知道後便主動申請,走家串戶,詳細詢問每家每戶的人員狀況和外出情況,並一一做好登記、覈對好信息,回去後再逐一將其錄入系統。在問及是什麼原因讓本就用手不便的他主動申請做這項工作,他毫不猶豫地說道,“村上忙不過來,就想着幫他們分擔一點,這也是我該做的。”

據楊恩林所述,他挨家挨戶地進行信息覈對和蒐集,共完成了4個隊的人口普查電子檔錄入工作,走訪了近200戶,耗費近10天時間。鄉親鄰里都親切地稱呼他爲“活雷鋒”,每聽到感謝的話,他也只是笑着應一句,“哪裏,應該的。”

潛心鑽研電商微店運營,熱心幫助鄉親賣農貨添收益

“由於我雙手殘疾,無法勞動,生活十分艱苦。領導跟幫扶幹部經常到我家中,給我宣傳黨的脫貧政策,幫助我規劃脫貧項目。如今,在大家的幫助下,我憑藉自己的‘雙手’,不僅開了小賣部,還開了微店。”2017年來,在政府的政策宣傳和幫助下,楊恩林做起網商,開起了微店,在做好日常工作和照看好小賣部的同時,一有時間他就撲在電腦前“搗鼓”自己的微店,每每遇到網商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他就與村上幹部積極探討。慢慢地,微店有了起色,生意也越來越好,2019年他還被評爲“廣安區電子商務貧困戶代表”。“現在微店收入很不錯,光這塊兒平均每年就有5千元左右的收入。”楊恩林高興地說道。

記者瞭解到,楊恩林的微店主要售賣當地像白市柚、紅柚之類的農特產品。農特產品產自本地,貨源穩定,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大力宣傳和推廣下,也不愁銷路。現在,楊恩林不僅是自家小賣部的老闆,還成爲了大家信賴的“銷售員”,鄉親們一有土雞蛋、大米,或者自家種的白市柚都拿到楊恩林這裏來掛在網上銷售,而楊恩林也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服務,與買家溝通、打包發貨等等都不在話下,用他的話說,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微店把大家的農產品都賣出去,一起過上好日子。“去年幫助大家在網上賣出的白市柚接近有10來單,大概4千塊錢。”說着,楊恩林臉上不禁浮出絲絲笑容。

如今,楊恩林每年收入2萬餘元不成問題,穩定實現脫貧,他還表示,一定珍惜當前脫貧的大好政策和幸福生活,不斷增強自力更生,發展致富的動力,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同時,利用好微店幫助鄉親鄰里賣農貨,帶着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全媒體記者 | 廖小兵 許婷

通訊員 | 蘇明華 張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