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英傑出我輩,燃情江湖時光催;煤爐退場霧霾清,清潔取暖逞俠風;莫問天下誰爲雄,睥睨蒼生傲蒼穹。

2020年10月13日,天降雪寒,萬蛇冬眠。黑龍江多地區的最低氣溫已經下降到了冰點,對於冬季供暖工程的需求程度已經刻不容緩。秉承着服務百姓、解決民生的信條,我們一路揮師北上,強勢進駐黑河、哈爾濱等地區,完成煤改電的壯舉。

從2016年開展煤改電之初,我們多次前往黑龍江等東北地區,累計建設了千餘次煤改電工程項目,用電磁採暖爐替代了大量的燃煤鍋爐,讓清潔環保的電採暖理念逐漸家喻戶曉,讓廣大居民不再依賴煤炭取暖,極大改善了冬季供暖條件。

據悉,黑河、哈爾濱、漠河、大興安嶺等黑龍江城區都處於最冷的北部地帶,冬季最低氣溫甚至可以降至零下40度,但是由於現在嚴格的環保規定,很多單位已經不能再繼續使用35蒸噸以下的小型燃煤鍋爐了。種種因素的存在,導致煤改電工程成爲了一件需要嚴陣以待的事情。

黑龍江黑河孫吳清溪鄉的某單位曾經認真研究了市面上的各種電採暖設備:空氣能熱泵的耐寒防凍能力太差,不適合黑河這種冬季嚴寒地區;天然氣鍋爐容易出現氣荒的問題,並且存在漏氣的安全隱患;電鍋爐的電費太高、熱效率太低,冬季取暖成本的壓力大……

同時,對於孫吳清溪鄉這種較爲偏遠的鄉鎮單位,基本上是沒有集中供暖的,即便存在集中供暖,也不併划算,因爲集中供暖是24小時連續的,而該單位只在白天上班時間需要取暖。電磁採暖爐具有精確的定時定溫功能,可以設定爲白天開啓、晚上關閉,更爲適合學校、商場、飯店等特定的建築場所。

作爲黑龍江地區主流的煤改電工程設備,電磁採暖爐的電力磁場加熱技術擁有98%的制熱效率,低溫自動防凍技術能夠抗壓住零下50度的超低溫度。正是因爲較高的防寒能力、制熱效率,電磁採暖爐才成爲了孫吳清溪鄉的座上賓,在餘下的10年裏都被欽定爲了冬季供暖設備。

本着急事急辦的原則,我們在黑河孫吳清溪鄉的單位安裝了2臺500KW電磁採暖爐,冬季供暖面積可達1.3萬平米。而後我們又陸續安置了變壓器、循環水泵、補水箱等煤改電工程的基礎配套設施,並對電網線路進行了升級改造,380V的電壓保證了電磁採暖爐的長期穩定運行,室溫輕鬆抵達25度以上。

把酒相逢冰城路,紅塵人間歌一曲。我們的煤改電工程小分隊又進駐哈爾濱,爲雙城區的2戶農村居民安裝了2臺壁掛式電磁採暖爐,依舊使用原來的220V電壓,2臺設備的功率類型分別爲8KW和10KW,可以供暖80平米和100平米,高度切合了農村用戶家裏的暖氣片和地暖。

爲了方便哈爾濱2位居民的管理操作,我們爲電磁採暖爐加載了遠程遙控APP系統和PLC觸摸型微電腦,用戶能夠清晰地甄別電磁採暖爐的運行情況、出水溫度、加熱時間等詳細信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設定室溫,20度—40度之間的度數都可以實現,達到最大化的滿足。

民生爲本、民生爲重、民生爲先。煤改電工程作爲民生項目的重要一環,在冬季供暖方面佔據至關重大的地位,我們身擔重任,更應該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持續加速鄉鎮的煤改電進程,爲居民的溫暖過冬而東奔西走,早日抵達藍天保衛戰的戰略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