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秦惠王非常的聰明。這一點,我們從秦惠王的諡號“惠”就能看得出來。“惠”字在春秋戰國時代還依舊是一個非常美好含義的諡號。我們現代人覺得“惠”字不好,那純屬是因爲那個傻皇帝晉惠帝的原因。其實惠字是非常好的諡號。從這個諡號我們就能看得出來,秦惠王非常非常的聰明機智。不僅武的方面能夠打勝仗,文的方面秦惠王也很機智。

蜀國是一個小小的國家,離秦國很近。秦國一直想打蜀國,但是我們也知道。有一首很有名的李白的詩就說明了一切。那就是《蜀道難》,這首詩就說明了,通往蜀國的路是多麼的艱難不好走的啊。平常一個人進去蜀國已經夠難走的了,更何況如果要打仗的話,那進去的可就是一整個軍隊的那麼多人啊。肯定更加的難以行走了。連進都進不去的話,又怎麼能打仗呢?

這個時候,秦惠王就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想了一個好辦法。秦惠王先派人去打聽,打聽到蜀國的國王非常的貪財。於是秦惠王就針對蜀國國王貪財這一點,想了一個辦法。秦惠王首先派人去了蜀國,告訴蜀國國王說,秦國和蜀國一直以來都是相處很和睦的好鄰居。所以呢,秦國爲了維持這種良好的鄰居關係,想送給蜀國國王一些金子。但是呢,只送金子不太好看,總得有點什麼東西用來裝飾的。蜀國國王一聽有金子收,高興的兩眼都要放光了,連忙就想也不想的答應了。

於是呢,秦惠王開始下令,讓工匠們用大石頭雕刻了好幾個石頭牛。然後把金子放在牛的屁股後面,當作金子是牛糞的樣子。建造好了石牛之後,秦惠王就派人和蜀國國王聯繫說,東西和金子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但是因爲這些石牛太沉重了,我們秦國的兵將要很多人去運輸。但是呢,你們蜀國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啊,這可怎麼辦纔好。

蜀國國王一聽,心裏只想着金子,那顧得了那麼多。趕緊派人去從蜀國開始,把路修好,好迎接秦軍。等到路修好了以後,秦軍果然推着石牛和金子就來了。但是同時來到蜀國的,卻還有很多很多的運輸的秦軍。不僅如此,運輸隊伍的後面,還偷偷藏着許多秦軍。這些秦軍一到了蜀國,放下東西就開始廝殺。一下子就把弱小的蜀國打敗了。秦惠王的這一招真是聰明極了。

還有一次,因爲蘇秦在別的國家到處花錢搞政治聯盟,想要組建一個多個國家的聯盟軍去打秦國。知道這件事以後,秦惠王感到深深的不安與生氣。於是秦惠王跑去諮詢寒泉子。秦惠王說蘇秦這個人啊,天天搗亂,我很厭煩。蘇秦每天跑來跑去,給各個國家講我們秦國是個大隱患。想要聯合好幾個國家一起來打我們秦國。

秦惠王又說,但是我認爲蘇秦的這種舉動並沒有什麼大用。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有堅固的同盟關係的。就像硬要把一羣雞綁在一起,它們也只能是互相啄。蘇秦的這個想法太幼稚了。他以爲他蘇秦憑着一張巧嘴就能成大事嘛?我打算派武安君白起也去各個國家拜訪,告訴他們其中的厲害關係。告訴他們他們只是被蘇秦當槍使了,這樣這個不堅固的聯盟軍就會自己瓦解掉了。

寒泉子立刻對秦惠王說,大王啊,您不能這樣做。如果您想要去打仗,不管打哪裏,都應該派武安君去打。因爲武安君就是專門打仗的好料子。但是這種事情您讓武安君去就不好使了。武安君打仗厲害,但是耍嘴皮子不一定像他打仗那麼厲害的。

寒泉子接着說,大王啊,您應該派張儀去,張儀的嘴皮子最厲害。簡直和蘇秦有得一拼。派張儀去一定能完成任務,讓各個國家的聯盟軍自己就瓦解掉了。於是秦惠王就欣然接受了寒泉子的意見,並且最終順利的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標。

一言以蔽之,通過這兩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秦惠王不僅聰明機智,而且能夠很好的利用不一樣的人才。正是因爲這樣,秦惠王才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大秦帝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