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東普魯士,喜歡歷史的朋友可能都不陌生。東普魯士是現代德國的起源地,也是德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德國人來講,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心理上、又或是經濟地位以及戰略位置上,方方面面都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東普魯士甚至可以認爲是德意志帝國的龍興之地。但二戰後,東普魯士被蘇聯人佔領,從此脫離了德國的懷抱,直到現在都沒有迴歸。而德國人雖然對東普魯士的分離充滿了傷痛和不捨,但在1990年德國統一的時候,德國人卻最終宣佈放棄對東普魯士的領土訴求,從法理上放棄了收回東普魯士的權力。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東普魯士對德國具有特殊意義,德國爲何最終選擇了放棄?

首先,雖然普魯士對於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對於蘇聯人而言同樣如此。東普魯士戰略位置重要,是蘇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支點,是對抗西方的前沿,也是蘇聯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有人曾開玩笑說,蘇聯寧可放棄西伯利亞也不會放棄東普魯士。由此可見,東普魯士的重要性。二戰後東普魯士落入蘇聯人手中。蘇聯人對東普魯士垂涎已久,貪婪的蘇聯人喫進嘴的東西向來不會吐出來,所以蘇聯人在東普魯士問題上根本不會讓步。作爲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連美國人都對蘇聯充滿了畏懼,德國想要回來可能性自然非常渺茫。

其次,蘇聯佔領東普魯士後,驅逐了當地的居民,並把東普魯士改名爲加里寧格勒。當初有德國人想返回東普魯士,但遭到了蘇聯人的阻止和驅逐。爲了同化東普魯士,蘇聯不僅驅逐了當地的居民,而且瘋狂向當地移民,當地幾乎全是蘇聯人,很多德國和普魯士的痕跡也被蘇聯人抹去。東普魯士已經成爲蘇聯人的普魯士,可以說,除了感情和歷史,東普魯士已經和德國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對於德國人而言,收回東普魯士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精神慰藉而已。

此外,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不希望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因爲東普魯士不僅是現代德國的發源地,也是德國容克貴族和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可以說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如果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德國的軍國主義很可能會復活,德國很可能又重新走上老路,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溫順。加上英法等德國的老對手以及波蘭、丹麥等鄰居害怕德國壯大,所以全都反對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因此,當1990年德國統一討論收回東普魯士時,不管是英法還是美蘇,全都表示了反對。尤其是法國,到處煽風點火,聯合英國、波蘭等國家表示強烈的反對。德國媒體曾評論:法國的所作所爲彷彿是20年代針對德國的法波同盟和小協約國又復活了。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在國家統一和放棄東普魯士領土訴求之間,德國選擇了前者。因爲國家統一纔是德國人最急需和最重要的,東普魯士的領土訴求只不過是個泡影。即使德國人不放棄,也沒能力從蘇聯人手裏搶回來。所以理性現實的德國人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東普魯士的法理訴求。實際上,德國人不僅放棄了東普魯士,德國同樣放棄了東波拉美尼亞地區等所有二戰中失去的土地。德國正是以這種以退爲進的做法,讓其他國家放棄了顧慮,贏得了美蘇英法等國的支持。就這樣,德國終於如願以償的實現了統一,爲國家的復興和重新崛起打下了基礎。如今德國已經成爲歐盟經濟的領頭羊,並藉助歐盟這個平臺不斷提升影響力,儼然成爲了歐盟的老大。德國人放棄東普魯士,是一種無奈,但也是一種智慧。

參考資料:《德國通史》、《論聯邦德國在德國統一中的外交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