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三爪侖省級風景名勝區8大景區之一的雷家古村,位於江西靖安縣仁首鎮的南端,東南與奉新幹洲接壤,該村始建於南宋初期,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爲雷姓人家聚居之地。整個村落呈長方形,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致。從靖安縣城驅車大約15公里車程。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

雷家古村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村中的保家樓,該樓爲明末清初年間雷氏先民所建,距今近400年曆史。主要用於嘹望敵情,禦寇保家。至今保存完好的此類建築全國僅存兩處,另一處在四川省。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

雷家古村由現存明、清12幢古民居羣,1幢接官廳,雷志昂公祠、保家樓、古井、古樟樹等組成。民居由青磚砌成,結構大致相同,長方體,每棟房子高10餘米,深40餘米,寬20餘米,屬典型徽派建築風格。民居之間的小巷,鋪青石板,雨後天霽,溼不沾鞋。該村居民500餘戶,大部分至今還居住在明清古建築羣中。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國生部隊侵佔古村作營部,常駐百餘人。解放戰爭時期遺留在古村東面通衢外牆上的《告江西人民羣衆書》,至今保留完好,字跡清晰可見。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的保家樓。

村中東北角的保家樓,又名“保駕樓”、“保甲樓”,橫切面近似正方形,單間建造,磚術結構,高12.5米,佔地64平方米。共4層,1層實體,2層以上內空,寬6米,深6.45米。整幢樓外牆開瞭望窗共14個,窗戶一律外窄內寬呈“八”字形,既利光線、空氣入內又可防盜。保家樓牆體建築工藝十分精湛,堅固無比。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懷疑保家樓內藏寶,用挖戰壕用的羊角鐵鋤頭在樓背面挖有一個0.65米×0.7米×1.28米的牆洞,挖到一樓土層,見樓厚實堅固而放棄。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的保家樓。

保家樓爲全村最高建築,設計合理,建築精良,一直是雷氏家族的驕傲,具有遠眺觀察匪情,警報、躲避、攻擊等功能,易守難攻,古時村民用來抵禦外來宗族、強盜、土匪侵襲而建。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

據傳,保家樓爲雷氏先民雷起鰲所建。據《雷氏家譜》記載,雷起鰲號稱雷八公,行伍出身,明崇禎年間曾做蘆溪縣令,官居七品。古時,雷家地處古驛道上,是靖安通往奉新、南昌等地的交通樞紐,雷八公建此樓目的,一是爲保護族羣不受外界侵略,可作嘹望臺用;二是可用此樓接待過往達官貴人住宿,客官住在三樓、二樓,四樓有人放哨,地面有人把守,安全無比。據說此樓曾人住過兵部尚書等三品以上官員。又傳說是爲皇帝保駕,因而“保家樓”又稱“保駕樓”。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的保家樓。

雷家古村也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雷祚文的故鄉。雷祚文( 1907 —1946年)曾留洋美國攻讀地質學,日軍侵華後毅然回國,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2年帶隊發現四川渡口、攀枝花一帶豐富的鐵礦和煤礦。曾寫過一份調查報告給國家能源委員會,該會置若罔聞。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攀枝花豐富的鐵礦、煤礦才得以開採。1946年9月20日,雷祚文因飛機失事遇難。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

如今,隨着靖安縣生態旅遊的迅速升溫,該縣成爲江西省網紅的打卡地。雷家古村也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吸引着無數遊客的眼球,成爲靖安旅遊重要景點之一。時值靖安縣啓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暨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創建之際,古村將再次迎來旅遊的春天。保家樓則像一座堅固的碉堡,屹立於古村之中,爲古村旅遊增添一份神祕與讚歎;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對研究江西省古代建築史建築演變過程有着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