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武漢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一張娃娃臉上,眉眼彎彎,笑起來元氣滿滿。不過,畫風也轉得很快,談起工作,這位30+的女檢察官給人感覺沉穩內斂,似乎有一股力量聚在她的眉宇間。

從基層檢察院到內設機構改革前的市院公訴部,再到如今所在的經濟犯罪檢察部,王小英一直堅守在辦案一線,保持着始終如初的激情。被問及辦案的激情來源,她說,是敬畏,敬畏正義、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懷揣這份敬畏,十二年來,她辦理的案件,無一起捕後不訴、無一起無罪判決、無一起撤回起訴、無一起漏罪漏犯。沒有“性價比”的事,她做了很多

市級檢察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大多性質比較嚴重,案件判決結果多爲死刑、死緩或者無期。正所謂“辦的不是案件,而是別人的人生”,作爲武漢市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的檢察官,王小英對這句話的感受更爲深刻:“任何一個審查和認定的偏差、錯誤,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審慎對待每一份證據、每一個訴求、每一個辯解,是檢察官辦案中應有的態度。”

王小英曾辦理過這樣一起故意殺人案——被告人的筆錄起始時間和訊問錄像起始時間完全一致,但審查筆錄中被告人唯一一次有罪供述,卻沒有在錄像中出現。對於僅有一次有罪供述或者零口供的案件,要防止被告人翻案,關鍵證據十分重要。爲了固定證據,她聯繫公安機關找來原始視頻,仔細查看錄音錄像,從被告人被抓獲時執法記錄儀拍下的畫面開始,到被告人進入訊問室接受訊問,再到訊問結束,十幾個小時的同步視頻,她硬是緊緊盯着電腦屏幕,一幀幀、一秒秒地看完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正式訊問開始前的一段視頻中,王小英看到,渾身是血的被告人從殺人的中心現場被帶進訊問室,民警問被告人:“你知道自己爲什麼被帶到這裏嗎?”,被告人回答:“ 因爲我殺了某某。”

至此,王小英心裏才踏實了,有且僅有的有罪供述確實出自被告人之口。“儘管有其他證據足以證實被告人的罪行,但我認爲,把被告人有罪供述的實際情況查清楚,不管是對於被告人,還是對於被害人,仍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王小英說道。

這些看上去沒有“性價比”的事,在王小英眼裏卻是最應該做的事,她不遺餘力地做了很多。比如說,不起訴案件的辦理,每辦一個都要比起訴案件走更多的程序、接受更多檢查,付出更多精力。“但不管多麻煩,一想到訴與不訴將會帶給被告人不同的人生,我都願意去做。”聽着王小英的講述,記者看到,敬畏之心的力量,也是暖色的。

她曾對經辦的符合條件的大學生盜竊、留學生走私等案件建議酌定不起訴,讓失足學子可以完成來之不易的學業;她認真對每一起案件的羈押必要性審查並提出建議,經領導批准改變強制措施後,一個涉稅案件中的代賬會計,能夠回家陪伴患尿毒症十餘年的丈夫更多時光……

“當嚴則嚴,是我辦理重大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時的心理定力。當寬則寬,是我喜歡的‘法的打開方式’。”在王小英看來,辦案是用法律公正的靈魂去撫慰受傷心靈,恢復它的平靜,也要喚醒誤入歧途的靈魂重新自我珍重。這是法的溫度,她敬畏這份溫度,而正是這份溫度,讓她比想象中更熱愛自己的工作。“敬畏在心裏,怕也要去”

“辦理案件要有親歷性,有些事實的查明和內心確信一定要去實地勘察。”爲了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證據鏈完整紮實的鐵案,王小英說已記不清去過多少次實地看案發現場了。

兩年前,她受理了一起故意殺人案。該案中,現場目擊證人通過圖片辨認出了逃跑時從自己身邊經過的被告人。但案發地點比較偏僻,當時又是夜晚,且目擊證人與被害人有利害關係,其證據效力受到一定的影響。

爲了增加對證人辨認筆錄客觀性的內心確信,王小英根據現場方位圖和照片,以證人方位爲中心點,製作出詳細的周邊圖,標註清楚當晚路燈及周邊店鋪亮燈情況。等到夜晚,她和同事趕到現場,站在證人當時所在位置,對比亮燈情況,並順着被告人逃跑路線和方向不停地觀察行人,仔細對比面部光影,分析是背光還是逆光。

經過實地勘察,她發現,站在證人當時所處的位置,是能夠清晰地看到作案人的面部特徵,並做出辨認和識別的。由此,她增加了內心確信,證據鏈上的重要一環也被打通,案件得以順利起訴和判決。

在另一起發生在夜晚的案件中,實地勘察更是成爲了駁斥被告人辯解的利器。

這是一起“一對一”的殺人案件,熟人作案,沒有目擊證人,身受重傷的被害人在逃離過程中死亡。被告人及律師提出了被害人逃離時路遇行人求救卻不指認兇手不符合常理等一系列辯解。

既是熟人,爲什麼不說出兇手?一開始,王小英也想不通。在反覆仔細閱卷並和同事一同進行實地勘察,且再次複覈了所有證言後,王小英又一個人來到了案發地。“那天晚上很靜,我沿着被害人當天逃離的路線走了一遍,想象着當時的場景,想象着被害人絕望的呼吸,就是在那種靜謐中一步步走着的時候,我忽然想清楚了。是因爲被害人受傷太重了,僅有的力氣都要用來求救、要活下去,無暇顧及其他,這是生命的本能。”王小英回憶道。而這一點,也成了她在法庭上的闡述得到法庭認可的重要因素。

“那麼晚去兇殺案件的案發地實地勘察,怕嗎?”記者問她。“怕,很怕。可是案件在手上,敬畏在心裏,怕也要去,也得做。”王小英堅定地回答。160個G和一支口紅

2019年,武漢市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辦案部門重新調整。王小英來到了武漢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這是專門辦理經濟犯罪檢察的部門。經濟犯罪案件被告人多、事實多、時間長,法律關係錯綜複雜,案件辦理有相當大的挑戰性。

在王小英在辦的一起涉稅案件中,主要被告人均爲零口供,這給本來就複雜的經濟犯罪案件辦理帶來更大困難。而僅偵查機關從數名被告人的手機、電腦等設備裏恢復的電子數據(證據)就達160G。一座大山橫亙在王小英和案件真相之間。

爲了仔細審查完這160個G的數據,王小英開啓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加班模式。她從被告人等持續幾年的聊天記錄中截取了近千條聊天記錄、數百張轉賬記錄、數百條銀行短信通知,再分別與銀行流水逐一做出對應,成功獲取了零口供的被告人等參與犯罪的客觀證據。

所有的電子證據材料打印出來,有厚厚的五大本。開庭當天,當王小英將五大本電子證據一一開示後,原本零口供的被告人等紛紛表示認罪認罰,連之前對程序性問題都拒絕回答的第一被告人,都對證據予以認可,僅僅辯解自己的行爲不構成犯罪。檢察官的執着,使被告人等心服口服、認罪認罰,案件取得了良好的庭審效果。

執着,體現在堅持,更體現在細節。

在辦理一起5人走私化妝品的案件時,王小英對近200批次的近百萬商品進行了證據複覈,哪怕是一支口紅,她也將散落在多臺電腦、手機及在線證據的採購單、小票、水客賬單、入庫清單、轉賬記錄等證據一一羅列、甄別。經複覈,她重新認定了每一名被告人的犯罪金額,最後,包括犯罪金額增加的4名被告人都自願認罪認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有擔當”

“認真、聰明、責任心強,工作有思路、有方法。”在同事眼裏,王小英身上有太多優點。但在她自己看來,她只是執着,執着地追求事實的真相,執着地追求法律的正義。正是因爲這份執着,讓她無論面對什麼工作內容,都有着內生的驅動力。

王小英到企業開展普法宣講

剛到經濟犯罪檢察部時,領導安排她負責服務民營經濟專項工作,面對完全陌生的任務,她沒有絲毫猶豫就一頭“扎”進去,迅速完成工作銜接,積極與各相關單位聯繫溝通;爲了方便全市幹警學習專項工作相關知識,她在內網開闢專欄,上傳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服務民營經濟的相關政策、具體規定和典型案例;積極參與撰寫基於武漢實際的系列文件,使服務民營經濟在檢察工作中細化、量化、可操作化。

今年,武漢面臨疫後復工復產和經濟重振的重任,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牽頭負責“充分履行檢察職責,服務保障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作爲工作小組的成員之一,王小英又一頭“扎”了進去——參與指導案例和調研;到相關企業進行法治宣講;邀請專家評議經典案例;籌備新聞發佈會和企業家座談會,並收集、整理企業家座談會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和跟蹤,力求爲企業排憂解難到……點點滴滴的付出,有力推進了專項工作進展——新聞發佈會、企業家座談等活動成功開展,社會反響熱烈,多家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聊起工作剎不住車,記者知道此文篇幅也不短了。但王小英最後說的一些話,記者仍想寫在這裏。

王小英是北方人。在這個特殊的甲子年初,生活在江城的北方姑娘,流下了太多眼淚。“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駕車去單位,街上幾乎沒有人,昔日車水馬龍的二七橋上空空蕩蕩,我忍不住淚流滿面。畢業之後就來到武漢,在這裏工作生活,成家立業。這裏是我的家,是我爲之奮鬥的地方。”

在社區值守的王小英(右)

回憶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時光,王小英有些激動地講述着……2月初,她第一時間響應單位號召,下沉社區防疫。她和同事們一起在社區值守,測量體溫,收發快遞、分發物資、買藥送藥、給確診患者家屬送物資……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每一件都會“較真”去做,尤其是協助小區封控,哪怕有時不被羣衆理解,受了委屈就算躲起來哭,也從未放鬆過防疫要求。

與此同時,辦案也不停擺,加班加點也要保證案件辦理不超期不出錯,再加上愛人也在執行抗疫任務,王小英把8歲的孩子送到父母家,幾個月裏唯一一次見面,是遠遠站在門外,張開手臂,與孩子隔空擁抱。

檢察官的工作是辦案,但不僅僅止於辦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有的擔當。”王小英平靜地說。

“法者,天下之公器,善執者無偏無私;勇執者剛正無畏。”始終秉持攻堅克難的韌勁,懷着不服輸的勇氣投身檢察工作,體現新時代檢察官的擔當,“因爲敬畏,所以執着”的檢察官王小英,將繼續在摯愛的檢察事業中奉獻力量。

圖片|劉千戀

文字|汪光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