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衆以伐燕。

齊王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由於其母曹氏只是沛縣的一個寡婦,所以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失去了繼承君位的資格。不過多年的父子之情使得高祖對他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將有着東秦之稱的齊地賜給他當封國,許了他一生榮華富貴。

劉肥影視形象

高祖去世後,呂后爲了消除其他劉姓宗親對劉盈一脈的威脅,計劃消弱劉姓諸侯王的實力,其首要目標就是齊王劉肥。劉肥對於這個女人的狠絕手段還是比較擔心的,最終和手下商議,將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以此換取呂氏的信任。劉肥爲自保獻的魯元公主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終劉肥一生,他也沒有過多的干涉政治,然而劉盈的懦弱和禮待使得呂后開始重新審視起這位齊地之主。

漢初勢力範圍

漢朝的核心區域仍然位於關中和巴蜀,當年高祖從齊地起兵,最終攻滅咸陽的戰績還歷歷在目,這說明齊地具備和長安一較高下的基礎,東秦並非浪得虛名,這裏不僅商業發達,社會沉澱財富衆多,同時還是人口密集地區,城邑多達七十多座。更重要的是,八百年曆史賦予了齊人強烈的屬地認同感,很容易在某種號召下極度團結,迸發出巨大的戰鬥力。

再加上劉肥作爲高祖的長子,雖然非嫡出,但是仍然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如果心懷鬼胎的亂臣賊子用他的身份做文章,扶植他做傀儡,很容易在朝堂上引發一場大地震,這種情況從春秋到秦末也是屢見不鮮。

魯元公主影視形象

基於以上原因,呂后在劉肥入長安省親時,曾經試圖用毒酒殺害他: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

不過最終在劉盈的斡旋下,劉肥逃過一劫,然而這次遭遇,卻讓他意識到了呂后對他的強烈殺心,因此在回到齊地後,他開始積極尋找自保的方法。

通過和謀士的商議,劉肥意識到了呂后最關心的人是劉盈和魯元公主這雙兒女,於是他決定,將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做食邑,通過此舉表達對呂氏(劉氏)的忠心。區區城陽郡爲何能夠令呂后滿足

劉肥獻城陽郡於魯元公主的理由十分簡單,那就是公主貴爲千金之軀卻只有區區幾個城的食邑,自己地位低微卻有七十多個城的食邑,實在是不好意思,於是願意提升公主的生活條件。

其實無論是從分封級別是還是古人的男尊女卑思想上來看,劉肥的地位都絕對超過魯元公主一大截,因此這個理由只是他自謙的說法。

呂后影視形象

不過這個表態令呂后十分滿意,之後再也沒有打過劉肥的主意。

那麼問題來了,爲何一個城陽郡就能令呂后滿足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城陽郡在哪,幾十年前七雄混戰的時候,城陽郡還有個別名,叫莒,是齊國五都之一。

燕國名將樂毅伐齊時,頃刻間攻下七十餘城,可是走到莒城下也毫無辦法:下齊七十餘城,皆爲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

從上述史料不難看出,莒城是齊國五大城之一,而且在被重新改製爲城陽郡後,也將周邊十來個衛星城囊括了進去,規模已然不小了。

更重要的是,高祖晚年爲了鞏固劉氏江山,強行將功臣集團劃分爲兩大陣營,分別是異姓諸侯王和劉氏諸侯王。很明顯,異姓諸侯王成爲了敵人,而劉氏諸侯王必然站隊高祖。即使在高祖死後,白馬之盟也使得朝堂上的絕大勢力傾向於劉氏,因此呂后不願意因爲傷害劉肥而站到劉氏宗親的對立面,於是在得到臺階後,和劉肥重歸於好。失去五分之一領土的劉肥實力未降

表面上看,劉肥的封地五去其一,被呂氏插入了一根釘子,實力應該大爲受損,然而真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毫不誇張地說,劉肥的實力堪稱絲毫未降。

國都是一個國家的權力中心,爲了和中心保持一致,朝堂和民間的各方力量都會向其靠攏,因此政治力量、商業活動和軍事建設一般都會以國都爲圓心向外輻射並衰減。

齊國地圖

當年齊國爲了讓境內各地都得到充分發展,提出了五都制,說白了就是讓國都的影響更細化,可以充分輻射周邊並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當城陽郡被剝離出去後,圍繞此處的經濟活動以及其所產生的財富自然歸了魯元公主。不過齊地坐擁鹽鐵之利,其最富饒的地方是山東半島的沿海一帶和中部地區,魯西的城陽本就不是財富中心,因此劉肥的損失程度較小。

劉肥在獻地時明確表示,城陽郡是魯元公主的食邑,並非她的封地,也側面反應了他的打算,那就是除了財富外,城陽郡周邊的軍政大權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魯元甚至呂后有意在此建立統治,其政令也很難繞過劉肥在齊地傳達。

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那麼大概率魯元不會留在這種是非之地,城陽郡仍然可以作爲主要兵源地和防守重鎮,重新回到劉肥的掌控之中。

從上述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劉肥的謀劃十分老道,他通過交出一定的財富和提供一個虛名,換來了呂氏的信任,而他對齊地的整體打造卻不受影響,就算稱不上實力不降反升,也至少沒有下降。

上一個掌握齊地的人,左右了天下局勢

漢惠帝劉盈早夭後,由於沒有成功建立自己的勢力,使得呂后不得不親自當政,此舉也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劉氏宗親開始起兵反呂,這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就是劉肥之子劉襄和劉章。

正是由於齊地兵強馬壯,聲勢浩大,呂后不得不將兵權歸還給灌嬰和周勃等宿將,失去了對漢軍的絕對控制,爲後來的滅諸呂埋下了伏筆。

而劉襄和劉章兄弟倆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量兵馬,皆要歸功於劉肥對齊地的掌控,這位看起來毫無威脅的庶出子,繼承了其父親韜光養晦的優良傳統,付出了極小的代價,便打造了自己強大的勢力,爲拱衛劉氏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戰國策·燕策一》

【2】《史記·十二本紀·呂太后本紀》

【3】《史記·七十列傳·樂毅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