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曾說過:“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詩人,只是沒有表達而已”。徐志摩,是才華橫溢,有如天馬行空的詩人;是性情溫厚,有巨大引導力的詩人;是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華麗篇章的詩人。

他留下的不僅僅是華麗的詩篇,忠厚的爲人,他的存在還讓後人結識了一位在上海和美國攻讀經濟和土木工程,先爲土木工程師,後從商的徐志摩的獨子——徐積鍇。而徐積鍇的生活完美詮釋了自己便是父親徐志摩口中的沒有表達的詩人。

一枝獨苗

在徐積鍇13歲時,徐志摩不幸墜機身亡,由母親一手拉扯長大。由於是徐家的獨苗,全家老小對之都寄予深切期望。可能是想讓徐積鍇無憂無慮的長大,於是家人給他起了個小名叫“阿歡”。徐積鍇出生百日當天,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要進行百天選擇,家人在他的面前擺放了裁縫用的量身尺、秀才用的小算盤、商人賺的銅錢和一把“特殊”的筆,讓他自己來“預測”一下徐家獨子的未來。

阿歡看了片刻,小眼睛滴溜溜的轉,先瞅着小算盤,繼而掃到量身尺,最後阿歡盯上一樣東西,伸出小手迅速的抓起——喲!那正是他的父親徐志摩用過的毛筆。當時,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先生喜出望外,把孫子阿歡舉過頭頂,激動地連聲稱讚道:“我們家又有一位文化人來使用鐵筆了啊”,這“鐵筆”,是官府重要文獻上常用語“鐵筆不改”。

徐老太爺打心底裏希望孫子從政入仕,積鍇之名也由此得來,“鍇”是鐵的意思,顧名思義,是堅強,不屈不饒的精神。積鍇,積累堅強,在仕途的路上,你若不堅強,怕是沒有前途可言。這也正是徐老太爺對於孫子的厚望吧!可是他哪裏料到,徐積鍇後來的生活方向,與祖父所希望的大相徑庭。徐志摩因事故去世後不久,徐積鍇中學畢業,爲了方便謀生,後入交通大學念土木工程。1947年徐積鍇赴美,鑽研經濟,跟筆墨生涯始終無緣。

一封家書,情感交錯

說起徐積鍇與筆墨生涯始終無緣,卻不能否認他抓起那根徐志摩用過的毛筆,寫下的雖不是徐志摩那樣高雅華麗種透露着樸實浪漫的辭藻;但是他也用自己的筆,寫下了讓他母親潸然淚下的回信,支持自己的母親去追求愛情。

在定居香港的時期張幼儀遇到了一位名叫蘇紀之的醫生,兩人很快情投意合,並且做出結婚組建新的家庭的決定,此時的張幼儀已經49歲了。張幼儀知道,自己的婚姻想要幸福,必須徵得兒子徐積鍇的同意。於是她親筆寫了一封家書:你長期在美國,我定居於香港,我們母子相隔萬里,晨昏誰奉?母親打算出嫁,兒意下如何?

徐積鍇的回信情真意切,概括下來的意思大概是——母親獨居守節30多年,將我撫養長大,已經盡到了做母親的職責。這個時候母親的確需要一個伴侶來度過餘生,如果母親跟此人結婚的話,我會把他看成自己的親生父親。

這封家書,不僅僅有對母親婚姻的支持,更有對徐志摩生前愛情觀的諷刺,這封信其實不僅是給張幼儀看的,而是給離世的徐志摩看的。

雖說徐積鍇對父親徐志摩有着內心的諷刺與批判,但在60年代,正逢我國的歷史上的特殊時期,徐志摩的作品在內地幾近絕跡。臺灣地區有出版徐志摩先生的書籍,但反覆翻印後,漏洞百出。爲此, 梁實秋不希望徐志摩優雅的文學創作無依無靠,於是他願出面編輯全集。

父子間的情誼雖然不是那樣的深厚,但是在有關父親文學創作的事情上,徐積鍇不辭辛苦,他立即到臺灣,與梁秋實先生會合後開始整理,並藉助美國各大學圖書館蒐集徐志摩的文學作品,經過一年的辛苦付出,終由臺灣“傳記文學社”印行了全集。這位經商的土木工程師——徐積鍇,最終還是和書本交手一二,爲留存其父親徐志摩的作品,也爲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研究做了一件彌足珍貴的事情。這是愛的表現,是對其父親深深的思念。

父子間雖有隔閡,但在文字面前,一切都顯得那樣的渺小,儘管徐積鍇在寫給母親的回信中有對父親批判性的一面,但在父子情深上,卻傾其所有。

這種愛情,獨一無二

我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徐志摩的愛情故事,他不僅很有才華,而且也是一個十分浪漫的才子。唯一的缺點就是對自己的妻子太殘忍了,這或許和他浪漫的性格有關。因爲他的性格讓他沒有辦法愛上一個長的不和他心意的女人,所以他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去尋找屬於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浪漫。

他的兒子徐積鍇也繼承了他浪漫的性格,擇妻的條件就像徐志摩心中的那一份浪漫,認爲只要長得好看就可以作爲自己的妻子,事實也確實如此。他的兒子通過母親張幼儀認識了一個漂亮的姑娘。和父親不同的是,他的浪漫這一生只是對這一個姑娘。後來他成爲了一名工程師,一輩子都是一個務實的人。自從結婚以後,就再沒想過去追求其他的浪漫。徐積鍇自從出生起,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由於父母的家境都很好,所以徐積鍇從小就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一般來講,像他這種出生在大戶人家的孩子,婚姻都是不能夠自己決定的,但是他母親很開明,認爲自己婚姻的悲劇不可以再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她一開始並沒有爲兒子選擇未婚妻。等到徐積鍇可以結婚的年紀時,他母親才覺得是時候爲兒子尋找一個妻子了,所以就徵求了兒子的意見。但是令母親意外的是,他的擇偶要求並不多,他說他只要漂亮的姑娘就可以了。雖然這個要求有點膚淺,但是母親還是認真的去打聽,爲了滿足兒子的心願。後來母親發現有一戶人家的女兒長得十分漂亮,並介紹給他認識。徐積鍇一見這個女孩,便知道這完全符合他的擇偶條件的,所以他們認識之後相處得也比較好。可能是一眼就相中的結果,這份愛情與徐志摩相反,一走,就是一輩子。

愛情之路,人生之幸

這一輩子,浪漫的不只是徐積鍇,更爲這份愛情付出的是這位女孩子,這個女孩子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是文化程度並不是很高。爲了讓她可以和徐積鍇有更多的精神交流,母親又費心爲他的妻子找了幾個語言老師。所幸的是,他妻子也比較勤奮學習,很快就掌握了老師所教授的內容。

徐積鍇和自己的妻子一直相處得很和諧,後來他成爲一名工程師,這和妻子對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雖然在他小時候,很多人都認爲他會和他的父親一樣成爲一個文學家,但其實他和自己的母親更加相似。他雖然是一個追求浪漫的人,但是他並沒有像自己的父親那樣不斷的去追求心中的浪漫,一直都對自己的妻子很好。

許多人或許會認爲,這樣的擇偶條件實在是太膚淺了。因爲他們認爲選擇配偶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外貌,更要考慮內在。其實不一定所有長得好看的女孩子都是膚淺的人,就像徐積鍇的妻子,她雖然一開始文化程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後來通過自己的勤奮也成爲了一個和徐積鍇匹配的人。

對於徐積鍇來說,這樣的浪漫,一生一次就好。徐積鍇先生100歲高齡仍健在,與其母親張幼儀一樣長壽,這樣的年紀,這個世界留下了更多的浪漫和更久的傳承。

徐志摩曾經說過:“螢火蟲的光點雖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戰。”,漫漫長路,在外人看來徐積鍇的一生是平淡無奇的,像一隻螢火蟲的光亮,很微弱,但在他的一生中,足以照亮家族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