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拍摆拍错了吗?我不过想拍张好照片!"看到这样的论述请先别开骂(或是赞同?),很多人心中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前几天官田水雉园区"又"传出有人为了拍到好照片,翻入禁止游客进入的水雉栖地。对,我要强调是"又"。因为每年只要到了繁殖季,这样的状况就会一再发生,早已不是第一次。

摆拍歪风何时休

去拍鸟的人,为了拍到好照片,不惜拿着他们手上那支即使拍月球表面,也可以拍到上面坑洞的大炮,翻过围栏,就只为了减少几公尺的距离(跟可能的好角度)。

有人可能会问:"不过就是翻个墙吗?有什么大不了?"你可能会觉得,没必要还特别写一篇文章来骂人吧?

翻过来又翻过去,换来的可能是几张会被别人称赞的照片,但是水雉呢?水雉被打扰了,拍照的人可以负责吗?如果水雉亲鸟因此弃巢(事实上也曾经发生过),拍照的人,你打算怎么办?如果水雉的蛋因为这样孵化失败,谁可以挽回?别忘了,官田水雉看起来很多,但只是"看起来",他仍然是二级保护动物。

这样的事,当然不只发生在水雉身上,到处都是。

在前一些日子,"一级保育类"草鴞,中国剩下可能不到100只的极稀有特有亚种猛禽,降临沙仑繁殖。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天下。当然,传到了许多"拍鸟人"的耳里。马上栖架、闪光灯、鸟音,统统准备好。还呼朋引伴。

然后呢?拍出来的照片一张一张灯火通明,把夜晚照得比白天还亮,甚至互相恭喜,沾沾自喜,没有被发现。否则这样一张照片,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里面第42条──"骚扰保护类野生动物",可以罚好多钱的。

可能也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真的只是拍张照而已。

但当草鴞在繁殖时,听到同种的鸟音,对它而言是外来的攻击,它必须飞出去御敌。久而久之,它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不够安全,直接选择放弃繁殖。那如果幼鸟还没离巢怎么办?就只好请它们来生再会了。这样唯一的结果,就是让原本已经很少、很难繁殖的草鴞族群,变得更少而已。

人人都想看到稀有的东西,也人人都想拍到好照片。我承认我也是,我也想拍好照片,去追稀有的鸟,跟人炫耀。但是,为了拍到好照片,用面包虫、用朱文锦把鸟诱出来,用声音把鸟引出来,甚至把附近的树枝都剪得干干净净,这样对吗?

这种做法不可取

第一,野外鸟的生活中理论上是不会有面包虫的。吃下那些原本不属于它们的食物,最后甚至导致它们非常亲近人类,换来结果就是抢食,甚至路杀。而且鸟类如果吃到过多这样的食物,对它们的健康也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其他鸟的声音对鸟就是干扰。鸟容易因此想要攻击、驱离。育雏中的亲鸟,不止一次被记录到因此弃巢。就算没有因此而弃巢,亲鸟一直被迫离巢,只会增加幼鸟死亡的机率。

最后,把鸟出现地点附近的树枝剪得干干净净,甚至把巢附近的树枝剪的一干二净,只为了一个好的角度,好的背景。但,那些鸟就暴露在掠食者的风险之下。原本栖息在浓密灌丛中的鸟,被食物跟鸟音引出,然后站到拍鸟人为他准备好的枯枝上。拍鸟人得到照片了,鸟呢?Who cares?

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很多原本让人以为是推广生态、倡导科普教育的网站,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使用面包虫诱拍,或是鸟音诱来的照片。对,这样的照片或许特别好看,但它们真实吗?自然吗?那些美丽照片的背后,是多少生态的破坏?

甚至,还会有惯用鸟音跟面包虫诱鸟的拍鸟人,装作是一般的爱鸟人士,上媒体接受访问。如果只是讲讲话那可能也就算了,却还经常性地散布错误信息,自以为专业,却误导了不了解的一般人。

这些状况,还不只发生在鸟的身上

南安小熊最近又因为媒体上新闻了。还记得它是为什么需要被收容吗?基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它迷路了,然后被媒体报道,各方群众蜂拥而至。然后,它的妈妈不要它了,或许更好的说法是,就算想要它,也没办法把它接回来。黑熊是原住民传统神话中的山林守护者,结果就因为人类可笑的好奇心,回不了家。

恶劣跟拍野放的媒体只不过是像《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演的那样,把很多人平常做的事情具象化罢了。骂媒体无良的同时,正也该好好想想,南安小熊为什么会沦落至斯?

还有,网络上常常有许多原本是食物、却在同个镜头下有互动的照片,象是甲虫骑到青蛙头上,或是小动物摆出各种有趣的姿势的照片。看起来很可爱,很特别。但那些照片的背后,可能是丝线绑住动物的脚,让它们不能动弹,绑完线拍完照呢?动物可能也跟着拜拜了。

南安小熊野放前的最后一项训练,叫做"人类趋避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它"怕人",让它知道不是所有人类都怀着善意接近。的确,想追求稀奇珍异之心人人皆有。但想看动物、想拍动物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也为动物好好想想。

否则,谁知道呢?会不会你今天拍到的照片,就是这种动物的最后一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