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南齊時期出現了一位十分著名的歌伎,她常常乘坐油壁車,在山間湖畔遊玩。她的事蹟被我國衆多文人志士寫成詩歌廣爲傳頌,唐朝白居易、李賀,明朝張岱,近代曹聚仁、餘秋雨等詩人都寫過關於此人的詩歌。

她就是蘇小小。

蘇小小是我國南齊時期著名的歌伎,被稱爲“中國版的茶花女”,她的事蹟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但她卻只活到了19歲。

爲何一個僅僅活到19歲的歌伎能夠被衆多詩人傳頌,這還要談及她的兩段愛情故事。

蘇小小年幼時,因爲其家中人曾身爲東晉官,所以其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後來蘇家又搬至錢塘做生意。蘇小小身爲家中最小的女兒,自然受到了全家上下的疼愛,又因其身材嬌小,家人便爲其取名爲小小。

蘇小小15歲時,家道中落,其父母也不幸離世,爲了操辦父母后事,蘇小小變賣了家中資產,待處理完後事之後,蘇小小跟隨其乳母賈姨移居到了城西的西泠橋畔居住。沒有了父母的庇護,蘇小小和其乳母靠着積蓄艱難度日。

清苦的生活沒有讓蘇小小怨天尤人,相反,沒有了父母的管束,蘇小小過得更加逍遙自在。她親自動手製作油壁車,天天坐在油壁車中游山玩水。因爲蘇小小長得玲瓏秀美,坐在油壁車中氣韻非常,引來了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追隨。蘇小小在此期間也結識了許多文人志士,在湖畔的小樓中,蘇小小常常會以詩會友,她也成爲了當地有名的詩伎。

有一天,蘇小小遇見了一個俊美的公子,這個公子舉止優雅,談吐不凡,蘇小小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這位公子又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兩人乾柴烈火,很快擦出愛情的火花。這位公子就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阮家的公子,阮鬱。

阮鬱和蘇小小常常結伴而行,幾乎天天都待在一起。但此事很快傳到了阮鬱父親的耳中,阮鬱的父親認爲阮鬱身爲富家公子,天天與一名歌伎混在一起,有失身份,便以生病爲由將阮鬱騙回了家中,將其禁足。

失去愛人的蘇小小盡管很傷心,但並未鑽牛角尖,很快就走出了失戀的陰霾,再次寄情山水,恢復了昔日的生活。

在一個明媚的晴天,蘇小小像往常一樣來到了湖畔,卻在湖畔看到了一個與阮鬱極爲相似的男生。這個男生名爲鮑仁,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有志青年,無奈家中窮困,沒有足夠的盤纏上京趕考。可能是有阮鬱的影子,蘇小小與其十分投緣,在得知鮑仁的情況後,蘇小小自告奮勇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供鮑仁進京趕考使用。

鮑仁接過蘇小小的銀兩後,心中說不盡的感激,他也不負衆望,成功考取了功名,擔任了滑州刺史。可就當鮑仁回鄉準備報答蘇小小的恩情時,卻收到了蘇小小已經病逝的噩耗。

自古紅顏多薄命,蘇小小也不例外,年僅19歲就不幸病逝。鮑仁來到蘇小小的墓前,痛哭流涕,悲痛不已,併爲其在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有詩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蘇小小的墓上覆有六角攢尖頂亭,被稱作“慕才亭”,據說蘇小小就是在此地資助的鮑仁。

我國古代封建的思想將人民壓迫得喘不過氣來,人們常常會壓抑自己心中的情感,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心理會漸漸扭曲變形,社會上也常常會出現不道德、黑暗的一面。

蘇小小不同,她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突破自我,勇敢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可這樣的行爲在當時社會是不被允許的,蘇小小常常會受到他人的白眼和嘲諷。她的生命也止步於19歲,好像她要將自己人生最美的一面永遠在展現人們面前。

蘇小小悲慘的人生卻映射着人性的光輝,被後世稱爲中國版的茶花女,她的事蹟也被各朝各代的文人志士廣爲傳頌。

溫庭筠就曾以她的名字寫過一首詩歌,《蘇小小歌》:“買蓮莫破劵,買酒莫解金。酒裏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塘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