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報記者唐珊珊丨北京報道

鐵打的新力,流水的高管,陳凱走後,又一位明星職業經理人投向了新力地產的懷抱。

10月12日,有媒體消息稱,祥生地產副總裁、華中區域負責人劉翔,目前已離職,並已入職新力地產,擔任集團常務副總裁,主要負責大運營、人力和品牌。對此,記者致電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代碼:2103.HK,以下簡稱:新力控股)覈實,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覆。

和陳凱一樣,劉翔的履歷也頗爲亮眼,資料顯示,劉翔曾在萬科等企業任職,後入職正榮,歷任過正榮南昌區域營銷總監、集團營銷總監、南昌區域公司副總經理、武漢公司總經理、集團總裁助理、副總裁等職位,去年3月其從正榮離職,4月中旬加盟祥生實業集團,頭銜是地產集團副總裁。

劉翔的到來,忍不住讓人想起當年新力控股實控人張園林與陳凱簽下的那個“對賭協議”:2020年以前,將新力的規模提高到行業第15名,2020年銷售額要達到2500億元。

不知如今這個KPI是否會壓在劉翔的肩上。

━━━━

新高管的使命

“從其以往履歷和此次任命來看,劉翔的加入,對於此時的新力地產來說應該是起着極大的穩定作用。”江西房地產企業營銷副總經理盧毅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新力地產深耕區域和主要銷售額貢獻區域目前主要仍在江西南昌,而劉翔曾在南昌做過區域營銷總監、集團營銷總監,對於南昌的營銷環境很瞭解,對於推動集團銷售業績的完成會有助力。

但他認爲,劉翔此次入職更爲重要的一個任務,是穩定團隊,這點從其任命中的負責內容也可以看出。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會發現,新力控股辛苦找來的明星高管任期均不超半年。

2019年3月,正在籌備香港上市的新力地產,請來了曾任復星國際助理副總裁的王炎擔任新力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資料顯示,王炎是復旦金融學高材生,在銀行系統工作十餘年,在復星國際期間,曾稱爲“郭廣昌背後的男人”。2015年,王炎曾殺入互金行業任小米貸CEO;P2P暴雷潮後,重回本行擔任海倫堡副財務總監,直至2019年2月。

王炎的到來,爲上市前夕的新力控股重新梳理了財務、融資組織架構,並做出了一份800頁的招股書,描述了一個用9年時間從0做到千億的黑馬企業故事,這份IPO資料幫助新力地產在同年11月15日順利登陸港交所。但就在上市前夕的關鍵時刻,王炎一紙辭呈離開了新力。

2020年2月,剛剛上市的新力迎來了陳凱,這個曾先後帶領陽光城、中南置地從百億規模到跨越千億門檻明星職業經理人,張園林曾寄予厚望,慷慨委以其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職位,全面放權,自己則退居幕後。

“陳凱加盟新力後,曾力推把自銷團隊剝離,重新成立營銷公司。同時在集團內部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一位新力內部工作人員表示。

在這波人事調整中,新力控股副總裁佘潤廷離職,重回老東家協信地產擔任總裁。與此同時,陳凱將自己曾經的一些老部下一同帶來了新力。

如:陳凱陽光城時期的老部下湯義龍,加盟新力集團擔任營銷負責人。原卓越副總裁徐春加盟新力,擔任深莞惠區域董事長;原中銳地產總裁、陳凱華潤時期的下屬胡俊任新力杭州區域總;原華夏幸福產業新城財務副總裁鍾堅成爲新力CFO;原旭輝銀盛泰集團副總裁趙洵擔任新力集團人力負責人一職;原深莞惠區域總經理薛金江上調集團;原融信廣州城市總吳昊成爲新力廣州總。

而陳凱離開後,這些他曾經的老部下,是否也會陸續選擇離開,終將成爲新力控股不確定的因素,此次張園林引入劉翔,並將人力交到他的手中,或許也是希望其能夠穩住團隊,同時引入集團所需人才。

━━━━

三道紅線下,能否續寫規模奇蹟

如果梳理一下新力地產的發家史,會發現實控人張園林對規模有着足夠大的野心,也有足夠大的膽量。

2010年,33歲的張園林在江西南昌創辦了新力地產,並在同年8月參與南昌市土拍,競得南望市政府、紅谷灘地塊,打造出第一個項目新力帝泊灣,次年6月再次摘下朝陽新城地王,此後一發不可收拾。

2016年,新力地產開始了全國佈局,也是這一年,新力地產的銷售額開始了跨越式增長。

2011年新力地產銷售額不到3億元,2016、2017、2018三個年度,新力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爲增至22.23億元、52.41億元和84.16億元人民幣,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爲1.3億元、2.78億元和5.55億元人民幣。

在2017年成功晉級全國房企50強後,新力將總部搬到了上海。

2019年11月15日,新力控股順利登陸港交所,成爲登陸港股的最年輕的一隻內房股,也是第一家上市的贛系房企。上市後第一年,新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財報顯示:2019年新力控股全口徑銷售額達到91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約270億元,同比增長220.7%;股東淨利爲19.58億元,同比增長373.4%。

但與諸多“黑馬”一樣,新力地產的規模“跳級”背後有着太多“槓桿”的影子,因此負債率高居不下。

根據其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新力控股借款總額分別爲64.37億元、166.75億元、221.02億元,淨資本負債比率分別爲1.9倍、2.7倍、2.4倍。

2019年初,新力地產淨負債率一度高達310%,儘管在去年底,其努力將淨負債率降到67%,但陡降的負債背後是股東權益和帳面資金儲備的大幅增加,並未實際改善企業負債情況。

高居不下的負債結構也使得新力控股融資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據記者梳理,新力控股融資利率一直維持在9%以上,其中有多隻產品年息率甚至高達15%以上。

10月13日,新力控股與龍光地產同日發行美元票據,龍光地產票面利率爲5.25%,而新力控股爲9.5%。

如果說,在槓桿可以肆意使用的時代,成就一匹“黑馬”需要的是野心和膽量,那麼在收緊的融資新政下,需要的則是企業強銷售力,產品力和健康的現金流,在槓桿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的當下,新力地產將如何行續寫規模奇蹟,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李紅梅 劉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