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年,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被雍正皇帝定了41條大罪,而私藏玉牒就是其中的一條大罪。那麼,皇家玉牒到底是什麼,上面記載了什麼內容,其中到底隱藏着皇家的什麼祕密,令雍正皇帝如此緊張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皇家玉牒說白了就是皇室的族譜,早在唐朝已經有了,沿及清代。清代的玉牒尤爲特別,分滿、漢兩種文本。清朝的皇家玉牒從順治皇帝開始,每十年修訂一次,在清代修訂了26次,還在民國的時候修訂了2次。

清朝的皇家玉牒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爲本支,稱爲宗室,入於黃冊(即爲黃帶子);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爲旁支,稱爲覺羅,入於紅冊(即爲紅帶子)。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孫、列祖女孫三個系統記載皇族繁衍的情況,具體包括婚嫁、生育、繼嗣、封爵、授職、升遷、降革及死亡等情況。

在皇家玉牒中最爲神祕和機密要屬歷代皇帝的記載了,皇帝的記載尤其詳細,通常要佔去兩三頁,包括他的出生日期(生辰八字)、立爲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諡號、廟號、生母姓氏及其徽號,以及后妃的晉封等方方面面的機密信息。在這些信息中就涉及了皇帝即位的一些隱祕信息,例如明朝的朱棣謀權篡位後,爲了表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性,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馬皇后的兒子。實際上,朱棣的生母是誰,一直都是一個謎,數百年來一直撲朔迷離。而這個祕密可能從最初的玉牒中找到答案。

還有就是古代帝王的生辰八字都是高度的機密,他們擔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巫蠱之術,對皇帝不利。清朝的玉牒有兩套,一套玉牒在皇史宬尊藏,另一套在宗人府玉牒庫暫存,備送盛京。正是由於皇家玉牒涉及皇家的隱祕,因此一直被視爲高度機密,嚴禁對外公開和私藏。

隆科多作爲朝廷重臣,經歷了九龍奪嫡、雍正皇帝即位等大事件,必定了解其中的一些隱祕,他本應該老老實實做個啞巴纔對。然而,他明知不能私藏玉牒,還偏偏要幹,這在雍正皇帝看來,他要圖謀不軌,焉能不搞死他。總之,隆科多就是自己作死。各位,你們說呢?

相關文章